高豐 吳志鵬 歐陽以勇
冬春育苗是西瓜栽培特別是早熟西瓜栽培的關鍵環節,以往我們依賴溫室加溫設備進行育苗,近年來隨著環保意識的加強,環保部門對燃煤、燃油等環境污染因素的嚴控,使得溫室加溫日益困難,而加溫不僅造成環境污染,還大大提高了育苗成本。為遵循可持續發展規律,近年來研究出不加溫日光溫室西瓜嫁接苗培育的技術模式,即在日光溫室內利用塑料小拱棚、電熱線、補光燈、無紡布等設備培育西瓜嫁接苗,采用這種技術模式不僅可以有效降低育苗成本,還可以培育出高品質的西瓜嫁接苗。
育苗前苗床準備
采用溫室內離地可移動苗床。應先在苗床上鋪1層厚約0.5 cm的泡沫板,上鋪遮陽網,再鋪設電熱線,然后安裝溫控儀。苗床長20 m、寬2 m,需鋪2根1 000 W、120 m長的電熱線。
砧木育苗
種子處理
選用當地品種長頸葫蘆作砧木。播前先曬種2~3 d,然后用55~60℃的溫水浸種,浸種時不斷攪拌直至降到30℃,自然冷卻后再浸泡16 h以上,然后清洗2~3遍。包上濕布后再包1層濕毛巾,放入28~30℃恒溫箱內催芽,期間需補充水分。
育苗基質的配制、消毒與裝盤
將泥炭、蛭石、珍珠巖按2∶1∶0.5的比例拌勻,每1 m3加入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0.5 kg拌勻,然后裝入50穴育苗盤中,整齊排放在苗床上。
播種
大約36 h后,揀出發芽的種子播入穴盤中。播種后架設小拱棚(小拱棚膜用無滴膜),打開電熱線,將溫控儀溫度調到20℃,陰雨天可調到25℃。
苗期管理
溫度。播種至出苗前保證溫度較高,白天溫控儀調到20℃,陰雨天25℃,夜間25℃;出苗后,白天調到15~18℃,夜間20℃。外界溫度低于-5℃時,夜間加蓋無紡布。
水分。真葉展出前要控制水分,以防植株徒長。真葉展出后,保持充足的水分,嫁接前澆透水。
光照。小拱棚膜早掀晚蓋,保證幼苗充分見光,連續陰雨天要打開補光燈補光。
施肥。出苗后第1次澆清水,以后都是澆肥水,交替使用花知音速效全水溶性肥(碩農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800倍液和磷酸二氫鉀1 500~
2 000倍液。
病蟲害防治。用進口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靈)或多菌靈定期噴灑,一般8~10 d噴1次,預防病害。猝倒病用70%綠亨一號(噁霉靈)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白粉病用世高(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2 000倍液、病毒病用病毒A(嗎呱·乙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防治。蟲害主要有蚜蟲、白粉虱等,可用格卡(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防治。
接穗育苗
種子處理
根據實際情況一般在嫁接前5 d左右,砧木播種后18~
20 d播種接穗,處理方法同2.1。
接穗育苗基質的配制
將蛭石和泥炭按2∶1混合配制,裝入平盤。
播種及嫁接
接穗種子催芽后有70%~80%出芽時,將種子撒播在平盤里,放入晝夜恒溫28℃的出苗室內。一般4~5 d后用頂接法進行嫁接。嫁接后,用多菌靈800~
1 000倍液充分噴苗,并打開電熱線,同時在小拱棚膜上加蓋遮陽網。
嫁接苗的管理
嫁接后溫、光、水的管理
嫁接后前3 d管理重點是保溫保濕,將溫控儀調到夜間25℃、白天20℃,空氣濕度要求在90%以上。接穗有萎蔫時用清水和多菌靈800~1 000倍液交替噴灑。嫁接3 d后濕度可略低,每天中午在背光面揭膜通風
2 h,陰雨天可不蓋遮陽網。接穗真葉抽出后,可降低溫度管理水平,白天20℃、夜間18~20℃,小拱棚則由單邊通風漸漸到兩面通風,這一時期,如陽光過強,可在中午時加蓋遮陽網,特別是久陰乍晴時,一定要使用遮陽網,防止接穗萎蔫。隨著真葉的生長,溫度降低,將溫控儀溫度調整到白天18℃、夜間15℃。在嫁接苗全生長期內若遭遇寒流,外界溫度低于-5℃時,夜間除打開電熱線外必須加蓋無紡布。第1片真葉充分展開、嫁接苗完全成活后,采用早揭晚蓋的小拱棚管理模式,如陰雨天可推遲揭膜時間。為煉苗,若夜間外界氣溫達到10℃,可以不蓋小拱棚膜。
施肥、病蟲害管理
嫁接苗生長期施肥、病蟲害防治同苗期管理。
參考文獻
[1] 田惠,鄒建軍.西瓜嫁接育苗技術要點[J].中國瓜菜,2004(2):28-29.
[2] 冉清華.日光溫室西瓜嫁接育苗技術[J].吉林蔬菜,201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