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美華 巫東堂 趙軍良
中圖分類號:S63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1-3547(2016)14-0050-02
北方地區早秋大白菜栽培一般于7 月上中旬至8月初播種,9月中下旬至10 月上中旬采收。早秋大白菜的上市增加了蔬菜花色品種,彌補了蔬菜淡季的市場缺口,滿足了市場需求,深受消費者青睞。但早秋大白菜生長期多處于高溫干旱或高溫多雨季節,病蟲害發生嚴重,因此,在栽培管理上需采取一系列技術措施,即“三選”(選茬口、選地勢、選品種)、“三早”(早間苗、早追肥、早澆水)、“三適”(適期播種、適期定植、適時打藥)、“三保”(保全苗、保齊苗、保壯苗)、“兩防治”(早防、早治),確保優質高產,取得良好經濟效益。
1 選擇優良品種
一般選用生育期50~65 d、單球質量1.5~2.5 kg、早熟、耐熱、抗病、高產、優質、結球性好、商品性好的優良品種。目前生產上的主栽品種有科萌銀55、科萌金55、晉綠5號、夏秋王、早熟5號、北京小雜55 和北京小雜66等秋早熟大白菜品種,可根據當地土壤、氣候等情況選用適宜品種。
2 選地與茬口安排
大白菜早熟栽培,應早選地、早翻耕、提早做好播前準備,并盡可能選擇前茬為非十字花科作物、排灌良好的肥沃地塊。旱能澆、澇能排,土質疏松且肥沃的壤土為宜,地勢低洼、酸性強及發生過根腫病的地塊不宜選用。
3 重施基肥,精細整地
秋早熟大白菜因生育期短、密度大,必須保證土壤中有充分的養分,以滿足大白菜高產優質栽培的生長需要。因此,整地前要重施基肥。每667 m2 施腐熟有機肥3 000~5 000 kg, 三元復合肥50 kg,將70%左右的基肥均勻撒于田中, 深耕翻入深土層中,余下肥料撒在田面并耙入淺土層中,然后整地。細土拌一些低毒、低殘留藥粉撒入土中,防治病蟲害效果更好,提倡使用專用肥和生物肥, 有條件的地方可測土配方施肥,保持土壤肥力平衡。
早秋大白菜一般采取平畦或高壟栽培,南方宜采用起壟栽培,壟距55~65 cm,壟面寬35~40 cm, 壟高15~20 cm, 壟長7~8 m, 每壟種植2行。起壟栽培,首先是增加了土壤耕作層的厚度,為根系的生長創造了有利條件;其次是便于澆水和防澇;另外,還有利于通風,能有效減輕病蟲害的為害程度。
4 適期早播,排開播種
早秋大白菜的播種時間一般為7 月上中旬到8 月初,各地應根據選用的品種、當地氣候及上市時間安排播種期。播種過早易導致結球不實,病蟲害嚴重;播種過晚,上市晚,效益低。山西、山東、河北、河南等早秋大白菜產區, 一般7 月下旬播種, 國慶節前后上市。早秋大白菜的種植還應排開播種期, 分期上市,避免上市過于集中而影響經濟效益。
早秋大白菜以直播為主, 有條播和穴播2 種。條播:在壟頂開1.0~1.5 cm的淺溝、撒籽、覆土,用種量200~300 g/667m2 ;穴播時, 根據品種要求的株行距開穴,穴行距10 cm×10 cm,深1 cm, 每穴擺籽3~5粒,覆土約1 cm厚,667 m2用種量100~150 g,較撒播用種量少。無論采用哪種方法,播種后都要及時輕輕鎮壓,隨即澆足水,根據天氣及墑情48 h再澆水一次,確保苗全、苗齊、苗壯。
育苗移栽利于避開氣溫高、雨水多對幼苗的侵害,便于發芽期和幼苗期的集中管理。采用穴盤育苗,每穴播2~3 粒種子,用種量50~100 g/667 m2。播種后覆厚0.3~0.5 cm細土鎮壓,用噴壺噴透水,然后將苗盤擺在已準備好的床面。為了降溫、防雨及減弱強光對幼苗的傷害,苗床上要搭建遮陽網,出苗后及時間苗,苗齡20~25 d移栽。
5 合理密植,強化田間管理
5.1 早間苗、適時定苗、合理密植
早秋大白菜生長迅速、生長期短,應早間苗、早定苗及合理密植。苗齊后及時間苗,防止徒長。苗期間苗3次,2片真葉、4片真葉各間苗1次,5~6片真葉時選晴天下午定苗,便于觀察及去雜去劣,間掉病苗、弱苗,一般株行距為45~50 cm,每667 m2留苗3 000~3 500株。
5.2 肥水早促,一促到底
為了獲得優質、高產、穩產,早秋大白菜肥水管理應抓一個“早”字,采取肥水早促,一促到底,不蹲苗。做到“三水齊苗,五水定棵”,始終保持地面濕潤,降低高溫對幼苗的不良影響;見墑中耕淺鋤,切忌傷根。追肥以速效肥為好,掌握少量多次,定苗后及時追施提苗肥,每667 m2可施尿素5~10 kg,蓮座期生長量迅速增加,每667 m2施尿素10 kg,結球期重施高氮、高鉀、低磷速效復合肥,追施2次,每667 m2每次25 kg,每次追肥后培土,隨后澆水。根外追肥對優質豐產的作用很大,可結合防治病蟲害一起進行,適當補充硼和鈣元素,以避免缺鈣引起“干燒心”現象,可提高大白菜的商品性、品質及產量。收獲前5~7 d停止澆水。暴雨后及時疏溝排漬,以防積水引發軟腐病等病害,同時積水會導致土壤中缺氧,使根部的呼吸作用無法正常進行,而被迫進行無氧呼吸,導致根部細胞死亡,造成大白菜葉片大量死亡。因此,熱雨過后,提倡采用澇澆園(輕澆水)措施來降低地溫,防止熱雨為害。
6 病蟲害早防、早治
病蟲害防治,以苗期防治為重點。防治猿葉甲、蚜蟲、菜青蟲、小菜蛾為主,若防治不及時,可能導致幼苗幾天之內被害蟲吃光。因此,管理上要求早防早治,適時用藥,交替用藥,安全用藥,科學混用,因地、因時、因病蟲用藥,提高防效。
7 及時采收
及時采收是提高早熟大白菜經濟效益的關鍵,采收過遲降低大白菜的商品性。一般當葉球七八成緊實時開始陸續采收,分期分批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