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彩環


[摘 要] 產業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結果,是社會分工的產物,隨著社會分工專業化程度的提高逐漸出現各式各樣的新興產業,物流產業的發展就是社會分工專業化程度的最好體現,是社會生產效率提高的產物,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根基。通過實證分析物流產業對河北省產業結構的影響,得出結論:河北省物流產業的發展降低了第一次產業結構比重,提高了第二、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總體來講提升了河北省三次產業結構水平。雖然物流產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經濟增長,提升了產業結構水平,但第一產業結構比重的顯著下降說明了忽視了農村物流建設,導致影響了農村經濟的發展,拉大了城鄉經濟水平差距。因此,也可以說明物流產業發展不均衡是城鄉二元結構的主要原因。
[關鍵詞] 河北省;物流;產業結構;實證分析
[中圖分類號] F598 [文獻標識碼] A
Empirical Analysis of Role of Logistics in Optimiz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a Case Study of Hebei Province
GUO Caihuan
Abstract: Industries are the product of productive force development and social labor division. Various industries emerge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professional degree of social labor divis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s the best demonstration of the increase, the outcome of social productivity improvement and the foundation of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result of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o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Hebei province shows tha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n Hebei province, the ratio i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the primary industry goes down and that of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goes up. In general, the overall level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in Hebei province is improved. Though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y fueled the economic growth to some extent and raised the ratio level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obvious ratio decrease of the primary industry proved that the logistics industry did not develop well in rural areas, resulting in slow economic growth in rural areas and larger economic gap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this connection, the uneven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y is the main cause of urban -rural dual structure.
Key words: Hebei province, logistics, industrial structure, empirical analysis
一、物流產業的概況
《中國現代物流大全》從物流產業的運輸方式及服務對象角度對物流產業概念界定為,物流產業是指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等基礎設施。以及工業生產、商業批發零售和第三方倉儲運輸及綜合物流企業為實現商品的實體位移所形成的產業。
通過不同組織和學者對物流產業內涵的分析,可以對物流產業的特點為:物流產業是復合型產業;與企業的生產經營密不可分;物流產業有利于資源的優化配置。
二、物流產業對產業結構優化的分析
產業結構與經濟發展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從經濟發展歷史來看,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結構互相影響,一方面產業結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不斷調整變動,主要表現為產業結構由低級向高級的演進,另一方面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產業間的協調有序發展強有力的推進經濟增長。
(一)區位商和專業化系數
1.區位商。為了衡量物流產業在河北省經濟發展中的產業生產專業化狀況,以全國物流產業的的發展水平作為參考系,選取了區域經濟學中的區位商這一指標來進行判定。即:
qij = ,其中qij為i地區j部門的區位商,e為i地區j部門的產值,e為i地區的創造的經濟價值,E為全國j部門的增加值,E為全國經濟增加值。
應用EXCEL結合公式計算得出河北省2004-2014年物流產業區位商如表1所示,觀察計算結果可以發現河北省物流產業的區位商一直以來都大于1,越來越接近2,說明物流產業是河北省的專業化部門,即物流產業在滿足河北省自身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還會產生產品輸出,服務于其他地區,這樣的結果對于礦產資源和農業資源豐富的河北省的來說是正常的也是必須的。
2.專業化系數。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專業化部門發展成為主導產業部門才能對地區經濟起到主導作用,推動關聯產業發展,提升產業結構,因此,用專業化系數衡量物流產業的發展水平及經濟地位。
一個地區的某部門專業化水平可以用該部門可以用于輸出部分的產值與該部門總產值之比來衡量。因此用專業化系數來評估河北省物流產業的專業化水平。簡化公式為:x=1-。根據區位商的值得出專業化系數如表1所示:
表1 2004-2014年河北省區位商、專業化系數、三產比重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局
區域經濟學家們認為對于一個地區的主導產業部門的要求是區位商大于2,轉化為專業化系數即專業化系數大于0.5。河北省物流產業區位商在發展過程中均大于1,已經達到專業化部門要求,區位商的平均值為1.48,專業化系數平均值為0.30,尚未滿足主導產業部門的標準。整體來看,河北省物流產業已經達到推動產業關聯發展及產業結構升級的標準但還沒有充分發揮其作用,需要進一步發展實現對產業結構轉化升級的貢獻。
(二)物流產業對三次產業結構的影響
針對物流產業對三次產業結構影響的實證分析主要是以物流產業增加值的對數(InU)為自變量,三次產業所占比重(Yi)為因變量構建回歸模型,并對回歸模型進行經濟意義檢驗,統計檢驗等分析。相關數據如表1所示:
1.相關性檢驗。首先用R軟件中的plot( )函數分別對第一產業比重、第二產業比重、第三產業比重與物流產業增加值的對數進行簡單的散點圖以期大概了解各個自變量與因變量間的線性關系,經檢驗存在相關性。
2.回歸分析。觀察InU,Yi,間的散點圖發現他們之間存在著線性關系。因此構建經濟學模型:Yi=a+bInU+?漬,其中i=1,2,3.使用表1數據,運用R軟件對自變量、因變量分別進行回歸分析得出回歸結果如下:
表2 ?回歸分析結果
數據來源:R軟件運算結果
Yi與InU的回歸分析結果表2所示得出t檢驗的p-value均小于顯著性水平(0.05),各參數通過t檢驗;F檢驗的p-value均小于顯著性水平(0.05),方程通過檢驗。方程的擬合優度及調整后的擬合優度均較高。所以方程通過了顯著性檢驗。根據回歸結果可以得到以下回歸方程:
第一次產業結構比重與物流產業增加值對數的回歸方程為:Y1 = 36.2479-3.2022InU
根據回歸方程我們可以得到如下信息:物流產業增加值對數每增加1%,就會引起第一次產業比重降低3.2%,說明物流產業的發展會降低一次產業在產業結構中的比重,導致這種現象發生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物流產業的發展會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第一產業結構比重的下降完全符合經濟產業結構的發展規律即產業結構由低級向高級演化;另一方面,對于河北省來說有著豐富的農業資源,物流產業的發展并沒有帶動農業的發展,河北省的物流產業發展可能采取了非均衡的城鄉發展路徑,一般農產品集中于偏遠偏僻的農村,存在交通障礙,對于投資大、投資期長、投資回報低的物流產業沒有重視利潤點更低的鄉村農業,使農業產業沒有得到更好的發展,從而導致第一次產業結構比重的下降。
第二次產業結構比重與物流產業增加值對數的回歸方程為:Y2 = 39.0063+0.7954InU
根據回歸方程我們可以得到如下信息:物流產業增加值的對數每增加1%,會引起第二次產業結構提升1.7954%,與第一產業結構變化關系相反,系數大于0,說明物流產業的發展與第二產業結構比重變化是正相關的,會帶動第二次產業結構比重的提升,且效果超過對第三次產業結構變化的影響。
第三次產業結構比重與物流產業增加值對數的回歸方程為:Y3 = 24.7494+1.4059InU
根據回歸方程我們可以得到如下信息:物流產業增加值的對數每增加1%,會引起第三次產業結構提升1.4%,說明物流產業的發展與第三次產業結構比重變化呈正相關,會帶動第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的提升。
三、物流產業促進河北省產業結構優化的建議
通過以上物流產業增加值對數與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的回歸分析得到基本結論:河北省物流產業的發展降低了第一次產業結構比重,提高了第二、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總體來講提升了河北省三次產業結構水平。雖然物流產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經濟增長,提升了產業結構水平,但第一產業結構比重的顯著下降說明了忽視了農村物流建設,導致影響了農村經濟的發展,拉大了城鄉經濟水平差距。因此,也可以說明物流產業發展不均衡是城鄉二元結構的主要原因。為提升河北省產業結構水平從物流產業發展角度提出如下建議: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完善的基礎設施是物流產業發展的根本前提,基礎設施作為公共產品,投資額度大,投資回收期長,投資效益低,投資風險高,不符合一般的營利性組織要求,因此,基礎設施的建設主要投資方是政府部門,但政府部門的資金有限,不能滿足物流產業的投資需求,如此矛盾的現狀,既要滿足物流產業的發展需求,又要有足夠的資金,為了解決這一矛盾需以政府為主開拓新的投資方式,如BOT等。
(二)提升物流產業技術水平的應用
物流產業的發展對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會產生正的外部效應。因此,要優化河北省產業結構水平就應提升物流產業的發展水平,可以從提升物流產業效率著手,改變傳統的人工操作裝卸等作業環節,應用現代新技術,實現機械化、自動化系統應用,提高作業效率,改善工作環境。
(三)支持現代化農業物流建設
農村有大量閑置土地資源可以作為物流產業發展的準基地,一方面方便農副產品的流通,方便豐富的農副產品進城,減少破損率,另一方面可以作為暫時的倉儲地,滿足現代城市24小時配送的保障。針對鮮活農副產品,應建立以產地為中心的交通便捷的冷鏈物流設施,為農村經濟與外界溝通搭建基礎橋梁。
物流產業作為促進經濟發展的一匹黑馬,可以有效的驅動農業現代化,拉動第二產業的發展,增加第三產業的產值,使產業結構更加優化,通過河北省物流產業對產業結構優化的實證分析強化河北省物流產業發展的重要性。
[參 考 文 獻]
[1]孫海燕.優化物流產業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探析[J].現代商業,2013(26):23
[2]高秀麗,孟飛榮.物流業發展對產業結構優化的實證分析——基于空間面板杜賓模型[J].熱帶地理,2013(6):703-710
[3]劉晨.物流產業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貢獻率研究[J].物流技術,2013(21):324-326
[4]王翠敏,安慧子,許璐.河北省物流業發展現狀評析及對策建議[J].價值工程,2013(17):32-33
[5]盧茜.現代物流產業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分析[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4(18):62-63
[6]張亞明,李娟,唐朝生.河北省經濟與物流產業發展關聯性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4(8):22-23+34
[7]崔小楠.河北省物流產業發展現狀分析及對策建議[J].統計與管理,2014(8):64-66
[8]尚娟.河北省物流產業競爭力評價及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5(4):39-41
[責任編輯:潘洪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