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達克·克也哥米別克
摘 要: 進入知識經濟和數字化時代,人類對于信息和知識的需求及質量要求也越來越多樣、復雜,圖書館開始向信息化管理發展。筆者簡述了當前縣地級圖書館信息化管理的現狀,分析研究了存在的諸多問題,并就信息化管理提出了相關對策,提高圖書館服務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圖書館管理 存在問題 對策探索
中圖分類號:G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7-0020-01
隨著當前數字文化的發展,以及電腦計算機的普及,縣級圖書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縣級圖書館如何適應數字化時代的需要,怎樣將傳統型圖書館逐步轉型為現代化的數字圖書館,用當前的網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去管理圖書,讓圖書事業走向數字化和網絡化,實現資源共享是擺在當前圖書館管理員面前的一個必須去面對的課題,需要我們去探索,找出適應當前圖書發展的道路,并付諸于管理。
一、圖書管理工作中的常見問題
1.投入嚴重不足。由于當前縣級圖書館普遍相對較差,政府經費明顯不足,政府主要將辦學經費用于了城市的硬件建設維護等可量化、見效明顯的項目上面,因此對圖書館的建設改造投入相對偏少。政府對圖書建設的重視不夠、投入不足是當前縣級圖書館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也是當前圖書館建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此外,由于投入資金的不足,圖書資源也得不到及時更新,導致絕大部分政府圖書館的館存資料過于陳舊,圖書質量普遍不高,圖書內容不能與時俱進,圖書的利用率也較為低下。
2.圖書流失現象普遍。當前幾乎每個縣級圖書館都存在圖書流失現象。流失的原因包括自然損耗和人為損失兩種。自然損耗指紙質圖書在流通、儲藏過程中發生的各種損耗,諸如受潮、發霉、閱讀時發生的損耗等。也有隨著書籍的使用時間的延長,字體出現變淺、變模糊的現象,這些都是書籍使用過程中難以完全避免的正常損耗。人為損耗指圖書管理過程中能夠避免的一些損耗。如部分圖書館管理松散導致的蟲蛀損耗。由于藏書室得不到及時頻繁的清理,滋生的害蟲、霉菌就會對圖書造成不可挽回的損毀。此外就是借閱書籍無法及時收回或丟失造成的損耗。外借書籍無法及時回收的原因有可能是部分學生由于轉借、丟失、占有等原因導致,也可能是圖書管理員缺乏應有的責任意識和職業素養,造成圖書資源的流失。人為損耗是圖書資源損毀最為嚴重的方面,也是最難杜絕的。一方面是資金投入的不足、圖書資源無法及時補足更新,另一方面是人為、自然耗損造成的圖書資源流失,對圖書建設造成極大的壓力,也成為圖書管理工作亟待解決的棘手問題之一。
3.管理體制不夠完善。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圖書管理規范化的重要前提。然而圖書管理工作在政府歷來不受重視,圖書管理崗位一直被視為閑職,圖書管理的各項制度都不夠健全,在縣級圖書館尤為嚴重。圖書管理的制度不夠健全、完善,管理觀念較為陳舊、滯后,圖書館的服務模式仍以開放閱覽為主,缺乏主動和創新意識。制度的不完備容易導致從業人員工作態度的松散和懈怠,服務態度不積極,致使圖書資源浪費嚴重,資源流通效率極低。此外,由于政府的圖書館是非盈利性質的,又缺乏完善的相關資金的管理章程,使得圖書館的資金周轉得不到切實的保障,也為圖書館的管理帶來諸多隱患。
二、加強和改進縣級圖書館圖書館管理工作的對策
1.加大圖書管理投入。一是加大對圖書館基礎建設資金的投入。只有通過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基礎建設資金投入,才能有效地解決當前圖書館基礎建設薄弱、硬軟件配備落后等問題。只有具備充足的資金, 才能更好地改善相應的硬件和軟件條件,讓學生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二是加大對圖書館的資源投入。圖書館要對一些絕版的、有研究價值的書目加以保藏;對于發展較快的專業或學科,應當將相應的理論圖書更新速度跟上;對于一些陳舊過時的圖書,要注意妥善保存,應將其作為研究該門學科發展史的研究資料 以備不時之需。通過及時更新補足圖書資源,能夠更加有效地豐富和充實學生的知識結構體系,及時跟上知識更新的速度。圖書館的館藏圖書要體現與時俱進的原則,對于讀者反饋的信息要重視,要集中購買讀者需求較多的圖書,并做好新書上架和入庫的工作,根據讀者的需求采集不同類型的圖書,以調動讀者的積極性。
2.加強對讀者的教育管理工作。圖書借閱流通管理過程中,首先要使讀者熟悉圖書借閱流通的檢索技術、方法和相關規章制度,在進行完整的館前教育的前提下,提高讀者對館藏資源系統性和完整性的認知,要廣泛開展愛護圖書的宣傳活動,通過讀者座談會、報告會、專題討論會等不同形式,增強讀者的社會公德觀念,要對不合道德的行為進行評判和辨識,大力倡導文明借閱行為。同時,還要引導讀者正確使用“代書板”,采用宣傳板的醒目宣傳方式,告誡讀者不能隨意亂放圖書,要正確使用“代書板”:進館時要隨手拿“代書板”;取書時要將“代書板”放于相應書架位置;閱讀完要將書放歸原位并取出“代書板”,從而減少“亂架”現象,實施規范借閱的行為。要開設“文獻檢索與利用”課程,培養讀者的檢索意識和技能,開展圖書上架比賽和找書競賽等,并給予優秀者以一定的獎勵。
3.建構圖書館數字化建設,升級借閱流通系統的功能。圖書館的數字化館藏建設是在網絡信息技術下的改革和創新,它可以使圖書館的館藏資源得到最大化、最優化的利用,在帶寬網絡全面擴展的條件下,圖書館可以更新設備,提供數字化館藏資源信息,使讀者在網絡平臺上獲得所需的資源信息,從而消解圖書借閱量配額的問題。同時,還要從技術層面升級圖書館的借閱流通系統,實現人書的匹配,要將圖書進行多元化的分類,要考慮圖書的“學科”和“時效”兩個因素,增加圖書的有效價值。要對讀者依照其需求背景進行分類管理,體現出不同讀者在圖書借閱中的差異性,并建立圖書內容與讀者之間的關聯,在動態的匹配之下,產生圖書借閱應有的效應。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我國的圖書館信息化管理得到了很好的發展,為廣大讀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然而,我們還應清醒地認識到目前圖書館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主動分析研究 相應的 對策,積極提高圖書館信息化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務大眾、服務社會。
參考文獻
[1]張平.圖書管理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其對策[J].甘肅高師學報,2013.
[2]張文娟.讀者決策采購(PDA)組織模式多樣性分析[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