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閱讀是人類社會中一項重要活動。本文以諸城市圖書館為例,通過對全民閱讀現狀的分析,指出圖書館是推動全民閱讀的重要陣地,并對公共圖書館推廣全民閱讀提出作者的建議與對策。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 全民閱讀 閱讀推廣活動
中圖分類號:G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7-0033-01
倡導全民閱讀古往有之,自孔子時代起就有優良的讀書傳統。讀書體現的是一種社會風氣、一個人的生活狀態。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全世界發出了“走向閱讀社會”的召喚;2006年,中宣部等11部門聯合倡議開展全民閱讀活動;2009年10月,《中國閱讀—全民閱讀藍皮書(第一卷)》中提出將推進全民閱讀上升為國家戰略;2013年《全民閱讀促進條例》列入國家立法計劃。
一、全國國民閱讀現狀分析
由上表可看出:2015年我國18-70周歲國民圖書閱讀率為58.4%,比2014年的58.0%增加0.4%;2015年我國18-70周歲國民人均閱讀圖書4.58本,與2014年的4.56本稍有增加。與國外一些國家相比也存在著巨大的差距。例如:目前全世界讀書最多的國家是以色列,人均每年讀書約64本;其次是日本每年人均讀書40本;法國每年人均讀書20余本。2015年我國未成年人的人均圖書閱讀量為7.19本,較2014年減少了1.26本。而未成年人中0-8歲閱讀量較上年略有增加,另外兩個年齡段的閱讀量都有所下降。分析下降的原因,排在第一位的是“沒有時間”;“沒有讀書習慣”居第二。生活節奏、高速網絡及多媒體等因素,使手機閱讀、微信閱讀呈迅猛增長狀態。淺閱讀多,深閱讀少;圖像閱讀多,文字閱讀少等。這些變化使傳統閱讀習慣受到很大影響。
二、圖書館在閱讀推廣工作中的重要性
1.由圖書館性質和服務職能決定
圖書館是文化服務中心,也是社會文明健康發展的前沿陣地。它擁有豐富的館藏文獻資源,引領著傳統文化不斷發展,在社會進步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同時,舒適優雅的閱讀環境和氛圍使它成為大眾閱讀的重要場所。公益性的社會職能決定了圖書館要服務于社會不同階層、年齡段和文化程度的讀者,要深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貼近社會生活、百姓生活。
2.樹立全民閱讀的理念
全民閱讀既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實現當代中國夢的重要前提。圖書館作為社會公益性服務單位,應樹立全民閱讀的理念,不斷拓展服務領域,創新全民閱讀方式,提供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在全社會創造濃郁的讀書氛圍。使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閱讀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走進圖書館,利用圖書館。
3.重視青少年的閱讀活動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據調查,12歲之前若不養成閱讀習慣,那么閱讀的大門將會很難打開。從小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僅使個人受益無窮,對—個國家來說也意義深遠。美英等發達國家,對于青少年早期的閱讀政府都給予了大力的政策支持和公共服務。許多父母經常利用假期、周末帶著孩子去圖書館,從小就開始培養他們的讀書興趣,并教會他們如何利用圖書館來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和知識。我國的圖書館也應積極與學校聯合,如開展專家講座、讀者征文、閱讀演講比賽等活動,引導青少年走進圖書館,從小養成閱讀的習慣。
三、諸城市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工作的做法
1.圖書館免費開放,實現最大公益化
21世紀人們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多,圖書館并不是唯一的來源,因此各地圖書館提出了“以人為本”的服務宗旨,逐步廢除不合理的收費項目。2011年6月,諸城市圖書館實行免費服務。報刊閱覽室、少兒閱覽室、電子閱覽室、報告廳等場地免費開放;文獻借閱、檢索和咨詢、公益性講座與展覽、業務輔導、流動服務等免費提供,以及辦證(只收取押金)、驗證及存包等全部免費。
2.建立圖書館網絡服務體系,提供全民閱讀便利性
自2008年以來,諸城市圖書館在全市235個社區實施以Interlib圖書館集群管理系統為平臺的“一卡通”工程。建立了以市館為中心館、鄉鎮綜合文化站為分館、社區圖書館室為館藏地的三級網絡服務體系。將全市范圍內的圖書資源高度整合,使市圖書館與鄉鎮社區圖書室資源實現真正的通借通還、共建共享。突破了傳統服務的地域限制,將服務延伸到全市各個角落,為民眾提供利用館藏文獻資源、就近閱讀的社會環境和優質服務,真正做到方便讀者。對于偏遠落后的山區,我們采取送書下鄉、流動圖書站(車)等服務形式,讓全民閱讀落到實處。
3.加強導讀宣傳力度
館藏文獻資料能否得到充分利用,與導讀工作的好壞有著直接關系。因此,圖書館應根據讀者的閱讀需求為不同年齡段、不同文化層的公民提供有針對性的信息。諸城市圖書館每年以板報的形式向讀者推薦獲好評的各類圖書2000余種,如:為青少年推薦曹文軒、孫幼軍、金波、楊紅櫻等讀者所喜愛作家的作品及“中宣部向青少年推薦的100種優秀圖書”等;為成年讀者推薦獲“國家圖書獎”、“文津圖書獎”及冰心、季羨林、史鐵生等作品系列。組織媒體刊登全民閱讀公益廣告,營造“書香諸城”的良好輿論氛圍。
4.開展經典閱讀活動,引導讀者進行深層次閱讀
著名作家莫言曾說過“經典作品經過一代代人考驗,是大浪淘沙的,閱讀應從讀經典開始。”但是,隨著新生事物的出現,民眾對深層閱讀越發不感冒,淺閱讀日益盛行,因此推崇經典就顯得尤為重要。諸城市圖書館利用“尼山書院”國學講堂每年舉辦各類國學經典、傳統文化講座80余次,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對讀者進行深層次閱讀提供了幫助。
5.加強對少年兒童閱讀習慣的培養
6-18周歲是閱讀習慣形成的重要階段。據第13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統計,2015年成年人圖書閱讀率為58.4%,而18周歲以下未成年人圖書閱讀率卻高達81.1%,這一結果表明少年兒童為我國閱讀群的主體。諸城市圖書館每年以“讀者閱讀調查”的方式向青少年進行問卷調查,及時了解他們的閱讀心理和需求。由專業人員有針對性地向青少年推薦各種優秀作品,引導青少年通過讀書豐富自己的人生,體會閱讀的樂趣。為方便讀者隨時隨地閱讀,我們還在市中心廣場建立了“青少年公益書屋”,精選部分經典名著、科普漫畫、休閑娛樂等書籍供大家免費閱讀,成為我市“五城同建”中一道亮麗風景線。
6.提供多元化閱讀服務平臺滿足不同閱讀需求
由近五年“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可看出,數字化閱讀方式呈逐年升高的趨勢。2015年,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為64%,較2014年上升了5.9%;各媒介綜合閱讀率為79.6%,較2014年上升了1%;2015年成年人均閱讀電子書3.26本,比2014年略有上升。針對數字化閱讀率迅速增長的現狀,諸城市圖書館電子閱覽室依托“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平臺,形成市、鎮、社區三級互聯,覆蓋城鄉、傳輸快捷的電子圖書傳播體系。開展網上閱讀活動,安排專職人員指導讀者進行網上閱讀、網上互動;開通諸城市圖書館網站,建立了擁有2萬多種電子圖書和3千余種人文社科類電子期刊的“縣級數字圖書館”,讓閱讀全方位走進生活、貼近讀者。
7.調動社會各方力量促進閱讀推廣活動全面展開
全民閱讀推廣不但耗時耗力,而且還要有大量的經費支持,單憑圖書館很難達到效益最大化。因此,主動聯合各種民間組織、學校、企業等都是重要的社會閱讀推動力量。諸城市圖書館聯合中小學校、老年大學、鄉鎮社區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閱讀改變人生”、“讀書節”、“書香諸城”等全民閱讀活動。如“書香龍城.全民閱讀”讀書征文比賽、舉辦“全省讀書朗誦大賽”濰坊賽區諸城市選拔賽活動、諸城市社區文化節國學經典比賽、親子共讀演講比賽等。據統計,每年全市舉辦全民閱讀活動100余次,參加活動約8萬人次。
四、結語
英國著名劇作家莎士比亞曾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大地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閱讀意味著明天;閱讀意味著希望。一個不閱讀的社會,是人文精神缺乏的社會;一個不閱讀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衷心希望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充分發揮圖書館閱讀推廣的作用,讓閱讀走進每一位公民的生活,讓書香浸潤每一位讀者的心靈,從而使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美好,更為光明!
參考文獻
[1]第九次—第十三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
[2]祝少輝.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的研究[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20)
[3]馮嬡.我國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研究[J].江西圖書館學刊,2010(4)
作者簡介:李光惠(1975-),女,山東省諸城市圖書館,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