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宏梅
摘 要: 自主學習使得學生有了自由的學習空間,但是教師的合理引導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學生朝著正確的學習道路前進,為學生的自主學習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本文則對自主學習有效性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達成。
關鍵詞:初中語文 自主學習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7-0150-01
隨著素質教育的開展,學校的教育模式也再跟著改變,對學生的教育不是對其知識的灌輸,而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作為良好的指導者,起到激勵與鞭策的作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讓學生在自我學習中體會學習的樂趣,找出合適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一、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價值
1.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統一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通過教師的引導,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發掘學生的潛力,使得學生們在不斷學習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1]。
2.培養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初中生的思想方面還不成熟,正處在發展階段。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思想獨立的個體,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培養了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減少了對教師指導的依賴。每當遇到問題時,學生可以通過思考問題,并自己解決問題,有利于學生獨立思維能力的培養。
3.更好的適應社會
學生自主學習的養成對學生今后的學習以及生活都有很大幫助,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學習是人們一生中的大事,可以使其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走的更遠。學生自主學習的養成,為其在以后工作生活中更好的解決遇到的問題,從容應對遇到的各種挑戰,適應社會的發展。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對策
1.多樣化的課堂教學
教師要避免“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例如,《安塞腰鼓》一課的學習,老師可以現播放一段視頻,讓學生們感受腰鼓的磅礴氣勢,首先活躍一下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小組探討的模式教學,這就要求學生對本篇文章提前預習,并提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探討,說出對文章的理解,最后由老師帶領大家進行文章的分析。例如,《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一課的學習,教師可以講解詩歌的寫作背景,以及詩歌中詞語的解釋,然后對學生提出討論問題,文中哪些描寫是作者虛構的場景,表達了作者怎樣是感情,通過問題的探討進而總結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積極培養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有針對性的進行培養[2]。
課堂教學的多樣化,主要是使學生們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但是教師也不能一味追求活躍的課堂氛圍,出現本末倒置的現象。切記教學內容膚淺,問題簡單,學生的學習浮于表面的現象發生。
2.合理引導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效率。教師做好引導者的角色,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探索中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促進學生的高效學習。例如,在古文的學習過程中,某些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詞語表達,像古代官員的升遷與貶官,有較多的說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其進行總結,并列表對比詞語的意思。并復習以前學過的古文,找出課文中的例句,加深對詞語的理解。通過溫故知新的學習方法,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掌握了新的學習方法,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與思考是分不開的。學生的學習離不開思考,在思考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學生不斷提高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為防止學生的思維過于散漫,教師要圍繞文章中心,對學生提出問題,合理引導學生對文章的思考。例如,《最后一課》的教學,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小說中小弗郎士起到了什么作用?”“小說中韓麥爾先生的人物特點有哪些?”“小說中的環境描寫描寫哪些?”,這些問題的提出,使得學生對文章更好的理解,學生的自主學習層層展開,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并且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率。
3.積極的教學評價
從中學生的心理角度分析,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比較重視,一句鼓勵的話能激勵學生更加主動的學習,促使學生自主學習的持久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對積極表現的學生應給予肯定[3]。對于成績不太好的學生應多給予鼓勵,增強對學習的信心,教師要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并做到因材施教。激勵式的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它始終貫穿于教學活動中,教師積極、正面的評價,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信心,使得學生愉悅地投入到語文的學習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4.運用情感教學,提高學習興趣
素質教學的開展,不僅僅是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而是如何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變被動為主動,要將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為目標。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文化素質的提升,嚴重阻礙了學生的思維的發展,學習中出現了“書呆子”的現象。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我們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點,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培養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對學習有了興趣,那么,學生就會主動去看書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在《背影》一課的學習中,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將本篇的朗誦播放給學生聽,并講解作者寫作的時代背景。通過對學生的引導,自然而然的聯想到自己的父親,感受文章中“父愛子,子疼父”感情的流露,深深體會父愛的偉大,此時學生能很快的融入到文章中的感情中,引發學生的思考與學習。
結語
總之,學生學習語文自主性的養成是慢慢培養的,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客觀冷靜分析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找出適合自己教學個性的教學方法。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曉嵐.試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自主學習[D].上海師范大學,2009.
[2]葉發春.初中語文自主學習探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24(7):112-114,126.
[3]林燕.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實施自主學習的策略[J].青春歲月,2012,(24):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