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華
摘要 結合興寧市農業生產的現狀,分析了建設節約型農業的必要性及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總結了幾點當地節約型農業發展的對策,以促進興寧市農業的發展,實現農業穩定增產、農民增收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關鍵詞 節約型農業;現狀;問題;對策;廣東興寧
中圖分類號 F3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7-0314-02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Xingning City,the necessity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building conservation oriented agriculture were analyzed,on this basis,the countermeasur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servation oriented agriculture were summarized,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Xingning City,achieve the go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for increasing production and farmers' income steadily.
Key words conservation oriented agriculture;status;problems;countermeasures;Xingning Guangdong
作為一個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我國農業資源較為缺乏,人均占有量較少。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及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農業資源越來越稀缺。從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等多個角度出發,有必要加快節約型農業的發展。節約型農業是現代農業中的一種全新的模式,是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及生產方式,對農業資源進行節約利用,徹底改變傳統的粗放式經濟增長方式,實現農業生產效益的最大化,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長久、穩定,使農業的市場競爭力得以全面提高[1-3]。
興寧市位于廣東省的東北部地區,地處北緯23°50′~24°37′、東經115°30′~116°之間。全市的總行政面積在2 100 km2以上,境內的氣候屬于南亞與中亞熱帶過度氣候,年降雨量在1 500 mm以上,平均溫度為21 ℃。最冷的1月,常年均溫為11~12 ℃,最低溫度為-6.4~-2.7 ℃;最熱的7月,常年均溫為28~29 ℃,最高溫度超過38 ℃。自然條件優越,光照資源豐富,四季均適宜開展農業生產,十分利于農業的發展。
1 興寧市節約型農業發展的必要性
節約型農業發展的核心是提高對資源的利用率,重點在節水、節種、節地、節能等方面進行綜合利用,并在生產中推廣與之相配套的技術措施,建立起耗能少、污染小、效率高的農業可持續發展之路。
1.1 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
20世紀80年代,隨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興寧市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大大增強,加大了農業生產中化肥等投入品的使用量,在當時的背景下,為增加興寧市農業產量、解決溫飽問題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伴隨著人們越來越依賴農業投入品,逐漸忽視了精耕細作的重要性,化肥的用量逐漸增加,天然有機肥很少施用,導致了土壤中的養分含量不均衡,透氣性越來越差。根據有關資料,我國過量施用的化肥占2成,浪費了大量的化肥。興寧市一些地區在農業灌溉時都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造成大量寶貴水資源的浪費。此外,在防治病蟲害時,當地很多農戶胡亂施用農藥,不按照說明書上的配比施藥,隨意加大用藥比例,不僅造成浪費,還沒有明顯的效果,甚至適得其反,對產出的農作物的品質也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在興寧市推廣節約型農業,要采取節約與科技相結合的方式,以促使效益達到最大化。比如,采取節約施肥技術,重點選擇有機肥等,因地制宜地進行配方施肥,可以使肥料的利用效率提高10%左右[4-5]。
1.2 推廣農業新技術,促使農業增產
興寧市實現農業的節約化生產,可以促使新的節能、節水配套新技術在當地得以推廣應用,改變原來粗放式的經濟增長方式,促使農業生產的規范化、集約化。如可采取免耕拋栽、輕型栽培等新型的技術,盡量將節約理念貫穿到水稻生產的各個關鍵環節中,這些技術推廣后,可增產4%~15%。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作為一項新的節約型技術,推廣后可以使施肥量減少30%,大大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增收10%以上。
1.3 有效促進農業的長期穩定發展
節約型農業新技術在興寧市生產中的推廣應用,可以對當地光、熱、水等自然資源進行充分挖掘,以確保在土地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盡可能地提高耕地的產出。結合興寧市各地的水源現狀,發展旱作節水農業,因地制宜地建立起節水型生產及灌溉模式,有效地緩解了水資源的浪費現象。節水、節肥等節約型技術在興寧市的推廣,不僅可以提高農業的產出率,對生態環境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還具有明顯的經濟、生態效益。
2 興寧市節約型農業生產的現狀
近年來,興寧市對高效、節約型農業的發展高度重視,結合自身的產業優勢,重點放在規劃、基地建設、規模化等方面,因地制宜地將發展節約型農業作為當地農業發展重要的工作之一。
2.1 農業龍頭企業逐漸發展壯大,合作經濟組織快速發展
當前興寧市農業龍頭企業發展迅速,數量在2013年即達到了52家,其中省級、梅州市級、興寧市級分別為3、24、25家,對超過8萬戶農戶起到了很好的帶動作用。其中,涉及到加工業的企業年總產值超過1.8億元,對1.14萬戶農戶起到了帶動作用,主要包括水果、養殖、油茶等。實現了產、加、銷一體化的企業數量超過20個。這些農業龍頭企業在當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達到了節本增效的目標。此外,隨著興寧市農業經濟的發展,農業合作經濟組織也獲得了較快的發展,據2013年統計,興寧市農業專業合作社、農民專業協會數量分別達到了173、4個,發展會員超過2 500戶,涉及到的產業包括水產、養殖、種植業等。
2.2 農業基地發展成效明顯,基礎設施得以改善
當前,興寧市的農業基地建設成效明顯,2013年調查數據顯示,建成的農業產業基地數量達到了59個,主要包括以下6個大類:蔬菜基地、優質稻基地、油茶基地、優質茶基地、蠶桑基地、水果基地。2007年至今,興寧市投資了1.8億元左右,用于綜合開發農業、整治基本農田、建設小型農田水利等項目的建設中,大大改善了當地農業基礎設施條件,有效提高農業生產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節約農業的發展。
3 存在的問題
3.1 農業產出品科技含量不高,價格不穩
興寧市的龍頭企業雖然近年來發展迅速,但是相對而言規模還是較小,檔次不高;相對于農業經濟發達的地區,興寧市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等發展較為滯后,組織化程度不高。農產品市場信息體系落后,加上銷售市場的管理不規范,造成產品在市場上流通不順暢,價格也隨之有較大幅度的變動。
3.2 投入不足,基礎設施不牢固
目前,興寧市有些地區的管理部門不能充分認識到節約型農業發展的重要性,沒有完善其發展的幫扶機制,造成政策及資金方面出現短缺,不利于節約型農業的發展。此外,雖然興寧市基礎設施較以前有了較大程度的改善,但相對于發達地區還較為滯后,且農田中大部分為中低產田,高產田占比很小。
4 發展對策
4.1 更新農業發展理念,創新農業發展機制
興寧市各級政府在農業發展中要引入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十二五”期間將節約型農業作為農業生產的重要任務,增強人們的節約意識,逐漸在農業生產中兼顧到社會、經濟及生態效益多個方面。對于當地農村經濟的發展,要盡快建立起長效發展的節約型機制,使農村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漸完善,從而大大提高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引進人才,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作用。在農村的水資源開發、生態環境改造等方面,要完善社會資本參與進來的市場機制,逐步建立起效益高、污染小、循環發展的節約型農業生產模式。
4.2 加強技術創新,加大扶持力度
興寧市對節約型農業要加強技術創新,以使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得以大幅度提升。對于科研新成果,要加快其在生產中示范、推廣的速度。全面推廣旱作農業、保護性耕作、節水節肥等優質高效的集約化技術,確保農業資源的利用效益有所提高,促使農業由資源依賴型逐漸過渡到技術推動型,生產模式逐漸由粗放型過渡到節約型。
5 參考文獻
[1] 趙亞靜,萬興亞.吉林省東部半山區發展資源節約型農業對策建議[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6):61-64.
[2] 趙予新,張慶.發展資源節約型農業的對策研究:以河南省為例[J].中國農業信息,2013(16):15-17.
[3] 郝愛民.我國建設節約型農業的對策[J].價格月刊,2009(1):26-28.
[4] 雷書彥,吳遠明.影響資源節約型農業模式推廣的障礙因素及其對策[J].農業現代化研究,1995(1):36-39.
[5] 李樹青,傅嵩.濟南市歷城區建設節約型農業的對策與措施[J].山東農業科學,2006(6):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