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良建 江凌
【編者按】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一點誰都承認,但長期以來,我們對教師“教什么”“怎么教”關注多,研究多;對學生“如何學”“應采取哪些方法、策略進行學習”關注不夠,研究也少。這就必然會影響語文教學的成效。在本專輯中,有側重指導學生自學的課堂教學模式介紹,有培養學生提問能力的探索,還有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的嘗試。相信這些具體的做法、經驗會給讀者帶來新的認識、新的啟發。
崔巒老師在全國青年教師賽課活動中曾提出“簡簡單單教語文,扎扎實實求發展”的要求。課堂教學就像一個天平,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只有教師教得簡簡單單了,學生才可能學得扎扎實實。如何簡化教師的“教”,優化學生的“學”?我們提出“樂群課堂”教學主張,將“均衡性”“選擇性”“實踐性”作為我們的追求,以學生“自學”“共學”“享學”與教師“先學”“讓學”“助學”相結合,培養學生“樂于學習”“善于溝通”“勇于擔當”“敢于創新”的品質,逐漸形成了“樂群課堂”的“三部曲”。
一、序曲:學習共同體建構
未來社會,越來越需要合作。世界公認的經合組織PISA(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測試,2015年開始新增了“合作解決問題”的素養測評。“樂群課堂”就是以“群落”(學習共同體)為單位,開展學習活動。每個學習“群”的人數限制在6人左右,保障每個學生全面、深度參與的時間。自由的分組,讓每個學習群落成員之間能更均衡地享受學習過程,沒有強權與服從,更多的是對話與選擇。
1. 推選組長。“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每周上學的第一天,全班公開推薦組長人選(人人都可能當組長),推選出的組長有的聰明好學,有的樂于助人,有的認真負責,有的號召力強……學生推薦組長最大的益處在于,組長不會是清一色的“學霸”:除了成績之外,學生身上還有這么多美好品質值得我們去關注、去培養。
2. 選擇組員。“車頭”誕生了,緊接著便由組長依次選擇組員,要求只有兩個:一是要志同道合;二是要有兩位或兩位以上的異性成員。
3. 確定序號。小組成員確定后,由組長負責安排座位;座位確定后,學生們按順時針方向,確定出自己在組內的序號,為課堂上的小組合作學習做好了組織準備。
二、一部曲:自學
1. 熟讀課文、整體感知。
實施課堂教學時,教師或情景導入,或開門見山地引出課題,學生個人朗讀課文(有時可以開火車接力朗讀),正音,掃清字詞障礙,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繼而,根據課文的長短和難易程度,給予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在“導讀單”提示下,對文本形成整體感知,全班訂正。以下是筆者在執教《西門豹治鄴》時,設計的“導讀單”。
《西門豹治鄴》導讀單
我的名字:
孩子,相信你能在閱讀中有目標地、有系統地進行文章的初步分析!
【步驟一】讀懂內容
把文章讀完之后,你能用一個句子來說說這篇課文主要在說什么嗎?(提示:西門豹治鄴先做了什么?再做了什么?最后做了什么?你對什么感到有趣或有疑惑?)
我讀到了:
【步驟二】讀出中心
讀完課文,西門豹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從哪些關鍵詞句看出來的?(用自己的話,簡單說)
我讀到了:
【步驟三】讀出寫法
你發現作者在詳略安排上有哪些地方非常棒,很想學呢?
※我讀到了:
2. 出示議題,自學探索。
在學生整體感知文章內容、中心、寫法的基礎上,教師向學生出示自己或備課組在文本細讀后篩選出的4~5個議題。議題的選擇要充分體現閱讀理解的三個層次,即查找與回憶—整合與解釋—批判與評價。議題的設置要充分考慮議題的意義性,是否緊扣文章主題;議題的層次性,是否循序漸進;議題的完整性,是否囊括文章的要點。以《西門豹治鄴》為例,筆者設計了下面四個議題。
1. 西門豹在調查原因時,采用了哪些調查方法?了解了哪些情況?從而得出什么結論?(查找與回憶)
2. 西門豹懲治惡人時,他是怎么做怎么說的?他為什么要這樣做、這樣說?(整合與解釋)
3. 西門豹治鄴的三項舉措中,作者詳寫哪些部分?略寫哪些部分?這樣安排合理嗎?為什么?(整合與解釋)
4. 在眾多臣子中,魏王為什么派西門豹去管理鄴這個地方?(批判與評價)
學生在議題的提示下,進行3分鐘左右時間的自主學習,勾畫重點詞句,批注自己感受,充分與文本對話。
三、二部曲:共學
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開始6分鐘時間的合作交流,組內成員按照序號依次發表自己的觀點,人人參與,在小組內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1. 選擇議題,深入探究。
在各小組對上述4個議題進行了全面學習與交流的基礎上,教師運用HiTeach教學應用軟件,對所有小組進行隨機抽點,先選中的小組具有優先選擇其中一個議題的機會。選擇適合自己小組的學習內容,這個過程實質上是學生對自己現有狀況可能到達的理想狀況之間的一個評估。此環節中,教師的主要職責在于引導學生在選擇議題時,要有挑戰難題的勇氣,也要有腳踏實地的坦然;要有追求高分的理想,也要有堅守興趣的執著……
議題選定(四選一)后,各小組再進行5分鐘左右的深入探究學習,準備下一階段的匯報交流。
2. 教師“讓學”,提供支援。
教師為選擇不同議題的小組準備不同的智慧“錦囊”,如第一個議題的“錦囊”如下圖。
設置“錦囊”的目的主要在于當學生的探究失去方向,或遇到瓶頸時,能通過“錦囊”的提示搭建臺階,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小組是否使用“錦囊”,則由學習小組共同決定。
四、三部曲:享學
1. 選擇形式,分享提升。
深入探究結束后,各小組將按照議題的序號進行分享交流,有的采用集體匯報的方式,有的選擇隨機抽點的方式。一個組分享完后,下面的聽眾將從學習效果、匯報形式、參與態度等方面對該學習“群落”進行“1+1”的評價,最后共同提升、全面提升。每個組匯報結束后,將由同學和教師對相關知識點進行整合、梳理,對匯報“群落”進行綜合評分。
教學《西門豹治鄴》時,針對議題:“在眾多臣子中,魏王為什么派西門豹去管理鄴這個地方?”第7小組采用了集體匯報的方式,分享如下。
生:西門豹能夠用迷信破除迷信,可見西門豹智慧非凡,所以魏王要重用西門豹。
生:西門豹將計就計,懲治了巫婆和官紳,很聰明。
生:而且西門豹愛民如子,沒有見利忘義。
生:西門豹沒有和巫婆官紳勾結起來騙取老百姓的錢財,而是帶領大家開渠引水,獲得了大豐收。
生:西門豹面對官紳和巫婆,一點也不害怕,說明他很勇敢。
生:我們組匯報完畢,謝謝大家!
師:聽了他們小組的匯報,誰有補充?
生:我有補充。我認為西門豹還很認真謙虛,因為他已經是鄴的大官了,他來到這個地方并沒有想當然地治理鄴這個地方,而是先觀察,然后再問老大爺情況,了解清楚了情況才對癥下藥,所以我認為他很認真謙虛。
師:同意他的看法嗎?
生(齊):同意。
師:還有不同見解嗎?
(無人舉手)
師:同學們的上述觀點老師都同意,此外,這個故事發生在兩千多年前,人們普遍相信鬼神的存在,西門豹治鄴不求神拜佛,而是帶領大家開渠引水,從這里,我感受到他身上還有一種可貴品質……
生(異口同聲):尊重科學!
師:孩子們真棒!根據7小組剛才的表現,你們認為他們能獲得三星嗎?
生:我認為不能,因為他們的匯報雖然聲音洪亮,但是不夠全面,還遺漏了兩點。
生:我也認為不能,因為他們在匯報時,主要是5個同學在陳述理由,肖華群只說了一句“我們組匯報完畢,謝謝大家!”這樣分工不公平,我們都不知道肖華群究竟會了沒有。
師:第7小組接受同學們的意見嗎?
生(7組):接受。
(最后第7小組獲得了兩顆星)
短暫的匯報評價結束了,但如何改進小組的學習和分工,相信這個大大的“問號”,將引發更多學生的反思。課堂里,教師是山,學生是水,只有山和水相互映襯,才是如畫風景。
2. 小結收獲,拓展延伸。
學習接近尾聲時,學生進一步思考交流:(1)本節課你學到了什么?(2)還有什么疑問嗎?(3)還想知道什么?
生:我知道了做人要善良,不能騙錢害人,還要相信科學,不能迷信。
生:我想知道封建迷信這個說法是什么時候提出的?
生:我想知道古時候大家都相信迷信,為什么西門豹不相信?
……
一節優秀的課,應該帶給學生許多收獲,更應該引發學生無限思考。
3. 雙軌評價,助力學習。
(1)評選優秀學習小組。
每天學習活動結束后,綜合各組成員的行為習慣、上課表現、作業完成等情況,評選出優秀小組,給每位成員積分。同一小組連續兩天或每周累計三天被評為“優秀小組”的,要向同學們介紹經驗;同一小組連續兩天或每周累計三天分數“墊底”的,組長要組織本組成員反思總結。
(2)評選明星學員。
以一個月為單位“1”,每組成員之間根據每個人的表現,比如積極思考、勇于分享、敢于擔當、樂于助人等品質,評選出一位“明星學員”,給予表彰。
通過對語文“樂群課堂”的深入探究,我們逐步概括出三個核心要素:一是“均衡性”。務必保證每個學生在課堂上享有“三個一”:有一次自學建構的機會,有一次組內合作交流的機會,有一次全班展示分享的機會。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均衡的機會和平臺,促進全體學生的成長。二是“選擇性”,讓學生真正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合作伙伴、選擇學習內容、選擇學習方式、選擇匯報形式,真正做到“依足制鞋”,而不是“削足適履”,讓學生因選擇而產生責任感,學會擔當。三是“實踐性”,學習實踐、交往實踐貫穿“樂群課堂”始終,讓學生在獨立的實踐中去主動探索和學習,去發現并解決問題,獲得更多屬于學生自己獨特細膩的感受,在實踐中求真知。
“簡簡單單教語文,扎扎實實求發展。”讓我們減去一些“美輪美奐”的課件,減去一些激情澎湃的表演,讓出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扎扎實實地思考、實踐、討論、發展吧!
(作者單位:四川省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四川省成都高新區錦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