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錦容
第一個有效方法是重復事實。如在執教“重疊問題”一課時,教師夸獎:“你們能想到把重復的小動物取走,說明你們不僅會觀察這個報表,還會思考。”學生們露出了愉悅的神情。教師重復學生正確的做法,并表示出對學生的認可,使學生享受自主探索的過程,從而促進他們進一步地探索。當學生們紛紛舉手時,教師把看到的情景說出:“我看到大家舉手很積極。”有了這一句鼓勵,學生得到積極的心理暗示。學生發言完畢后,教師豎起大拇指說:“他在表達時,用了一個很準確的字——‘只來強調這些動物只參加了一個項目。”這句話給了學生新的啟示:回答問題時,不僅要回答完整,還要恰當地遣詞用字,這樣,會讓答案更加準確到位。
第二個有效的方法是說出感受。感受是豐富的,把它表達出來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當進行小組合作時,教師說:“我很高興能聽到你們這個很有創意的想法。”聽到教師的鼓勵,學生能感到自己的小組果然是團結力量大,也樂于合作,提高小組合作的時效性。“你那動聽的聲音讓我覺得很舒服。”教師表達出自己想法。學生們一下子注意到這位靦腆的女同學的聲音,同時也激勵了這名學生發言的積極性,使她更愿意自信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第三個有效的方法是讓學生描述自己操作的過程,或者解釋自己的想法。在“重疊問題”一課中,教師指著“6+5-3=8”,問生:“你這個想法與眾不同,你能解釋一下嗎?”生說:“這個5表示5種,‘-3表示有3種動物既參加跳繩又參加跑步,這三種動物在6中算了一次,到‘+5又算了一次,把大象、兔子、猴子放回學具袋就是‘-3的過程。”全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學生像這樣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是對自己學習行為肯定的過程,這是由教師的鼓勵轉化為自我鼓勵的過程。
(作者單位:福建省廈門市濱東小學 責任編輯: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