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
摘要:當今社會中,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也就更注重精神文化的體驗,這也就促進了旅游的發展。而旅游的發展也就帶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傳承。以保護為主要原則,生態旅游開發為基本模式,從而達到旅游開發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雙贏的目的。
關鍵詞:旅游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保護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的瑰寶,是民族個性、民族審美習慣的活的體現,它是無形的遺產,與有形的物質文化相比,它的保護更加的難,也更容易受到毀壞,甚至被遺忘,流失。這也就使得在近幾年來,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問題,引起了很多學者的注意,且各自有各自的主張。由此可見,關于旅游開發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繼承和保護的這個問題,是一個很值得探討和研究的問題。
一、保護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和開發的前提
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來說,無論是從文化的傳承方面,還是有關旅游開發的方面來看,都應該本著以保護為前提的原則,確保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完整和真實并且原生態。尤其是有關于即將瀕臨滅絕和消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旅游開發時,應該注重發掘它的文化價值、生態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等,來進行傳播和弘揚;而不是為了旅游開發,而大肆的進行改造和創建,由此而破壞了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所以,為了能夠達到旅游開發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雙贏的結果,我們應該合理利用資源,保護非物質文化的傳承,促進旅游的開發。
能夠正確的處理好“時代”和“傳統”之間的關系。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積累下來的瑰寶,是歷史的財富,它具有傳統性的色彩,體現了濃厚的民族性和文化積淀,甚至于還有部分的消極因素的傳承,它是受歷史環境所影響的,受制于傳統。對于當今社會來說,會有很多不適應現在社會要求的因素,需要我們去改變的地方,所以在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時候,應根據現代社會的文化,去改革創新和傳承,使它富有時代的氣息,符合人類全面發展的文化需求。
能夠正確的處理好“保護”和“開發”的關系。在進行旅游開發的時候,經常會出現關于如何更好地開發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問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必須實行的,當然這里的保護,指的不光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的保護,也包括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所處的生態文化環境的保護。在進行旅游開發的時候,多多少少會對當地的環境進行改造,但是應該本著保護的原則,來適度地開發。保護和開發這兩者之間并不是完全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科學合理的開發和利用,是進行有效保護的前提和策略;而且只有在有效地保護的基礎上,才能進行更好地開發和利用。
二、旅游開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繼承的有效措施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歷史的積淀,需要得到有效的傳承,而旅游開發則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繼承起著促進的作用。能夠保證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有效傳承,而不被流失或破壞;也使得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大眾所熟知。旅游的開發都是根據當代社會的需求進行的開發,是被廣大群眾所接受的,通過旅游開發的形式,有利于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知名度,從而使其得到更好地弘揚和繼承,使得更多的人愿意去了解這些文化,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起到了促進的作用。旅游的開發其實也是一種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的方法,在使得被廣泛大眾所熟知的基礎下,也保護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會自生自滅,同樣還得到了很好的弘揚和傳承。
三、以生態旅游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旅游開發的模式
生態旅游,顧名思義就是指讓人們充分的去的自然中,感受自然,享受自然,了解當地的文化和風俗習慣,并且能夠最大限度的減少旅游開發對自然環境和社會文化的影響,貫徹落實現在的可持續發展政策,也讓人們能體會到自然風光和文化氛圍。這對于繼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來說,既能在保證其的完整性,也能得到更好地傳承。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旅游開發必須要保證其的完整性、原生態性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處于原生態的文化環境和氛圍中,在進行旅游開發時,應就地取材,合理地利用資源,而不能將其隨意的搬來搬去,影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完整性,破壞它的基本規律,而且隨意的挪動非物質文化遺產會導致其特點的不正宗;離開了形成它的生態環境,就好像樹沒有了根,很容易消失,滅亡。所以在進行旅游開發的時候,應就地開發,科學合理地利用資源,從而保證能夠更好地弘揚和繼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旅游文化的開發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繼承是相互促進的,是相輔相成的。我們應該以保護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繼承和開發的前提,以旅游開發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的有效措施,以生態旅游為開發的模式,來弘揚和繼承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