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仲凱
【摘 要】課堂提問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是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是師生交流信息的主要途徑,也是教材、教師與學生有效融合的主渠道。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精心設計,掌握必要的提問技巧。
【關鍵詞】數學;提問;技巧
一、精心設置問題
要評價一節課的效果如何,課堂提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如何設置問題才能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去理解、去思考,并使知識點逐步滲透到問題當中。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難以理解的地方,或需要啟發學生思維的地方,以及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在備課時都應盡可能考慮到。在設置問題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編制難度不同的問題。例如,在學習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別式定理》時,教師可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先引入,提問:①為什么Δ≥0,才能代入求根公式求解呢?如果Δ<0,方程有解嗎?②一元二次方程是否有解由什么決定?③當Δ>0時,方程的兩個根相等嗎?Δ=0呢?④你能歸納出一般性的結論嗎?引導學生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解決問題,從而得出根的判別式定理,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又大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創設良好問題情境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它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師要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角度去設計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從而全面提高課堂效率。例如,在講授九年級《確定圓的條件》時,創設如下教學情境引入新課:小華家有一塊已打碎的圓形玻璃鏡子,她想拿上殘片去玻璃店重新配置一塊同樣大小的鏡子,你能幫助小華解決這個難題嗎?同學們面面相覷,這怎么辦呢?在大家產生強烈興趣的基礎上,教師說:“如果你們想知道其中的奧妙,就要學好本節知識。”既緊緊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所學新知識上,又激發了學生的思維。
三、善用靈活的提問技巧
課堂教學應該是學生自主參與、自主體驗和自主學習的過程,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滿足于自己問,學生答,應視學生為教學活動的主體,通過精心設問,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這一活動中來。教師應多給學生創造提問的機會,用教師的教學機智營造具有挑戰性的教學情境,充分利用教學中的各個環節,圍繞教學內容,根據學生實際,設疑問難,啟發思維,創造一個教學相長的民主氣氛,使每位學生都有“發問”的機會、時間和場所,使每位“發問”的學生都感受到教師的熱情、信任和尊重,從而受到鼓舞。另外,課堂應留有自學時間,讓學生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提出問題。例如,《車輪為什么做成圓形》一課,在課堂上組織學生思考并嘗試解決以下問題:①車輪是什么形狀?②車輪能不能做成三角形、四邊形?能做成橢圓形嗎?為什么?學生先進行討論,然后交流、匯報結果。對學生的發言,教師不失時機地啟發其他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這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熱情,把學生學到的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到一起。
四、準確把握提問時機
提問對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問有很多學問,在課堂教學的不同階段,課堂提問體現的作用是不同的,因此,教師要從課堂教學的時間上把握、選擇合適的時機。一般來說,在講授新知識前的提問是為新知識的學習鋪路搭橋;學習新知識時的啟發式提問是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抓住知識的重點;課堂小結時的提問是指導學生系統、有條理地梳理知識;課堂結束前的提問是為了了解和檢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接受和掌握情況,便于教師及時查漏補缺。
五、教學語言要以鼓勵為主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注重以鼓勵為主,充分發揮教師的激勵作用。為此,教師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要將語言和肢體動作相結合。教師只有做到語言和動作相結合,才能充分發揮語言的激勵作用。例如,當提問某個學生問題時,學生沉默不語或者因為害羞而不敢回答,這時教師可以走到學生旁邊,摸一下學生的頭說:孩子,你很聰明,不要害怕,大膽的將你心中所想的說出來。通過這種方式鼓勵,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信心,還能夠讓學生切身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心和愛護,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善教學效果。第二,要將語言和眼神相結合。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教師心中所想都會從眼神中有所體現,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語言和眼神的結合,具體而言,教師在提問哪位同學解釋一下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過程時,教師可以一邊說:老師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有各自的算法,請大家積極與同學們分享自己的運算過程,來鼓勵學生積極發言,一邊用眼神掃視全班,與全班同學進行眼神交流,通過眼神,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和信心,從而鼓勵學生積極發言。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通過教師的眼神充分感受到教師的親切,改變學生對教師的觀念,讓學生能夠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不僅提高了教學效果,還能通過鼓勵學生發言,培養和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總之,課堂提問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是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是師生交流信息的主要途徑,也是教材、教師與學生有效融合的主渠道。恰到好處的課堂提問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精心設計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從而大面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