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揚
【摘 要】地鐵區間火災及阻塞是地鐵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及危害現場人身安全、設備安全,由于位置的特殊性,對地鐵整條運行線路或線網都具有較大的影響。針對區間火災及阻塞的發生及預防,本文結合區間模式設計思路、設備聯動特點、調試方法、人員操作、發展趨勢進行闡述及說明,以達到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將危害排除或降至最低的目的。
【關鍵詞】地鐵 區間火災及阻塞 綜合監控(ISCS) 調試
1地鐵區間火災設備及設計原則
地鐵區間火災涉及設備較為復雜,就目前已開通地鐵線路而言,主要包括信號系統設備(SIG)、機電設備監控系統設備(BAS),一些新建線路還包括綜合監控系統設備(ISCS)。通過各系統設備聯動,到達快速確認火災、排煙、送風、滅火的目的。
1.1區間阻塞及火災信號觸發
地鐵區間模式通常有區間阻塞模式和區間火災模式,區間火災模式又分為列車車頭、車中、車尾三個位置的區間火災模式。列車發生阻塞或者火災時,SIG根據列車所在軌道位置,計算出列車所在區段,然后將區段號上傳至ISCS。這時,由中央環調人工判斷列車是阻塞還是火災,如果是火災,環調根據位置進一步判斷。
1.2區間火災及阻塞模式設計及聯動
SIG將區間阻塞模式信號發送至ISCS,由調度判斷并在ISCS上進行操作,將阻塞模式信號或區間火災信號下發給BAS,由BAS系統執行啟動相關設備,如隧道風機(TVF)、風閥、區間應急照明等。
根據西安地鐵區間火災及阻塞模式設計思路,無論列車車頭、車中、還是車尾發生火災,隧道風機(TVF)開啟遵循對人員疏散方向迎面送風原則,即疏散方向反向送風。模式聯動相應程序的編寫也是根據上述思路進行,只需調度與現場工作人員確認疏散方向,執行相應區間火災模式。
2區間火災及阻塞模式調試
2.1調試技術條件
該項目調試的首要條件為已具備行車能力,且ISCS系統已完成所有有關BAS系統的軟件點編程,車站級及中央級計算機的調試,BAS系統接口的調試。ISCS系統與SIG系統接口功能已完成關于列車占位信息的驗證,SIG系統能正常觸發區間阻塞給ISCS,通信狀態良好。
2.2調試流程
現場測試人員檢查綜合監控系統、SIG系統及相關設備已投入運行,且工作狀態正常。列車在全線上下行隧道指定位置停車2分鐘以上,信號自動發送阻塞信號給ISCS 。驗證該現場軌道號與軟件編程所使用的軌道號或SIG系統定義的編號是否一致。
調度在中央級綜合監控工作站上下發(確認)隧道阻塞模式。隨后調度執行隧道火災模式,由于火災模式具有最高優先級,可直接執行,BAS系統接收正確的火災模式。由于區間火災發生位置的不同,需對上下行車頭、車中、車尾及不同方向分別進行測試。
2.3功能及程序驗證
2.3.1信號收發
驗證SIG能否正確發送信號至ISCS,ISCS能否正確接收SIG信號并發送相關信號至BAS,現場設備能否及時啟動。
2.3.2現場設備動作
區間火災模式所涉及的設備及動作情況與車站模式有所不同,首先區間火災模式觸發不是自動觸發,區間內無相應探測器,一般由現場人員確認,通知車站或調度后進行手動觸發,根據模式信號觸發,測試人員在現場核對觸發模式表與現場設備動作內容是否一致,設備動作時間是否過長。
2.4調試常見問題
區間火災及阻塞模式測試過程中一般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即信號傳輸與設備啟動、聯動準確性及人員操作。
2.4.1信號傳輸與設備啟動問題
在測試過程中會遇到未收到阻塞模式信號,這就需要SIG、ISCS共同檢查,確認SIG是否觸發信號并發生至ISCS,ISCS是否接收該信號,相應信息是否正常顯示,如阻塞模式是否跳圖,信息是否正確。
在BAS系統執行相應火災模式時,需核對現場設備是否按設計要求啟動或關閉,有無不一致設備及運行方式。存在一些機電設備未按要求開啟情況,主要為設備處于就地位、該設備存在故障、設備接線存在問題等。
2.4.2聯動準確性問題
操作人員需通過人機界面(工作站)顯示,進行下一步操作,如果顯示不準確,會直接導致人員誤操作、設備誤動作情況,甚至起到反作用。這就需要驗證觸發模式及內容是否一致、軌道號或SIG自身定義區間是否一致。軟件問題有工作站圖元顯示錯誤,權限設置、個別鏈接錯誤等問題。
2.4.3人員操作問題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不僅僅要求操作人員(含調度)熟練操作流程,還要有較強的應變能力。能夠準確描述現場情況,尤其是現場位置及疏散方向,個別設備無法正常聯動,應及時進行手動操作,以達到模式啟動效果。
3未來區間火災模式需考慮幾個方面
3.1設計考慮
根據地鐵區間特點如有無疏散通道、區間特殊地理位置、區間長度等因素,初期設計需考慮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行業標準,同時對現場設備、人員疏散方式方向、人員操作等內容全面審視,以達到將危害排除或降至最低的目的。
3.2設備升級
隨著我國地鐵行業的迅猛發展,相配套的地鐵設施設備不斷更新,CBTC模式與軌道電路模式并存,并有逐步提高的趨勢,綜合監控系統、機電設備監控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等系統設備的穩定性、自動化程度、數據處理能力不斷提升,以滿足地鐵設施日趨復雜的需求。
3.3操作優化
設施設備自動化程度的提高,操作更加快捷、方便,也許在聯動過程中人員操作內容會逐步減少或不需要人工干預,設備根據檢測信息自行計算,達到相應條件直接發送命令,人員只需要判斷設備執行情況,將影響降至最低。
4結語
地鐵作為地下建筑, 其安全性尤其重要。通過實時監控,及時動作設備,達到減災滅災的效果。要求地鐵運營人員針對具體地點和不同聯動設備的編程要求,擁有驗證設備功能的能力,掌握疏散方式方法,熟練操作相關設備設施,以保證地鐵運營安全。
參考文獻:
[1]《地鐵設計規范》.GB 50157-2003.
[2]《城市軌道交通技術規范》.GB 50490-2009.
[3]《城市軌道交通綜合監控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 50636-2010.
[4]《消防聯動控制系統》.GB 16806-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