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民

[摘要] 目的 分析非胃腸道手術嚴重多發傷患者早期腸內營養的應用效果。 方法 隨機擇取在該院接受治療的且于2013年1月—2015年10月期間入院的患者60例,對這60例患者按奇數、偶數診療的先后順序分組,一組給予早期靜脈營養支持(參照組30例),而另一組給予早期腸內營養支持(研究組30例)。對兩組非胃腸道手術嚴重多發傷患者經不同營養支持后的前白蛋白、白蛋白、總蛋白以及肛門排氣時間進行觀察比較。 結果 治療后參照組與研究組的前白蛋白、白蛋白、總蛋白差異顯著(P<0.05)。參照組與研究組之間的腸道功能恢復時間差異顯著(P<0.05)。 結論 對非胃腸道手術嚴重多發傷患者進行早期腸內營養支持,臨床效果顯著,患者的營養狀況恢復以及腸道功能恢復良好,值得推廣。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multiple injuries treated by non-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Methods 60 cases underwent inpatient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October 2015 were selec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order of admission,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reference group (30 cases with the odd number treated by early par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and the study group (30 cases with the even number treated by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The prealbumin, albumin and total protein levels and anal exhaust tim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s in the levels of prealbumin, albumin and total protein between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recovery time of intestinal function between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can achieve good recovery of nutritional status and intestinal function with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multiple injuries treated by non-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so it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Non-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Patients with severe multiple injury;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臨床研究認為,早期的腸內營養對提高臨床治療嚴重多發傷患者有著重要意義。腸內營養能夠有效預防感染,增強機體免疫能力,預防代謝并發癥,改善營養狀況以及患者的腸黏膜情況[1]。此次研究針對2013年1月—2015年10月60例非胃腸道手術嚴重多發傷患者進行分組行早期腸內營養與早期靜脈營養,其中早期腸內營養的效果更好,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擇取在該院接受治療的患者60例,對這60例非胃腸道手術嚴重多發傷患者按奇數、偶數診療的先后順序分組,奇數則為參照組,而偶數則為研究組。參照組有30例,而研究組亦有30例。
其中,參照組其男、女性別比例為23:7,共有30例,其年齡在25~6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6.55±5.77)歲。
研究組其男、女性別比例為21:9,共有30例,其年齡在26~6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6.76±5.69)歲。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是非胃腸道手術嚴重多發傷患者;所有患者均是由于交通事故導致受傷。排除標準:該研究將患有嚴重的全身性疾病患者排除在外,排除了心臟、腎臟、肝臟存有功能障礙的患者,研究將存在造血系統障礙的患者排除在外,排除了接受胃腸道手術患者。
1.2 治療方法
1.2.1 參照組 對該組患者使用早期的靜脈營養治療,對患者經其靜脈進行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劑的輸注,同時輸注格林福斯、維他利匹特、水樂維他、安達美的治療。
1.2.2 研究組 使用早期腸內營養對患者進行治療,輸液泵來自紐迪希亞公司,輸入的量以25 mL/h為起始劑量,在3 d之內,將劑量升至100~120 mL/h,確保總的營養量注入控制在1 500~2 000 mL/d。兩組患者的熱量以及氮的輸入量一致。
1.3 觀察指標
觀察組間患者的前白蛋白、白蛋白、總蛋白以及肛門排氣時間。
1.4 統計方法
將參與此次研究的60例非胃腸道手術嚴重多發傷患者的相關數據,錄入進SPSS 19.0軟件中做數據處理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并采用 t 檢驗。
2 結果
2.1 組間患者的蛋白水平比較
治療后參照組與研究組的前白蛋白、白蛋白、總蛋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組間患者的腸道功能恢復時間比較
參照組與研究組的非胃腸道手術嚴重多發傷患者之間的腸道功能恢復時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臨床研究認為,患者的機體在受到一定的創傷與打擊之后,因補體的激活,機體的炎癥介質會被釋放出來,會出現毒素吸收、創傷失血性休克與缺血以及再灌注損傷的生理情況變化[2]。還會出現代謝反應,代謝反應的主要特點就是患者的能量消耗顯著增加并且代謝率有所上升;隨著代謝率的上升,患者體內的蛋白被快速的分解消耗,容易出現營養不良與電解質紊亂的情況,這也是致使臨床重癥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3]。因此,需要為患者快速補充機體所需的營養成分。
營養支持作為治療受到重創的臨床重癥患者,其對減少臨床病死率、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具有顯著的作用,另外還能夠顯著促進患者恢復健康[4]。臨床對嚴重多發傷患者進行營養支持主要的方式有腸內營養與靜脈營養兩種方式,研究認為,與靜脈營養的方式進行比較,腸內營養其技術操作簡單,并且監測也更為簡便,此外,還有著費用低的優點[5]。對患者進行腸內營養支持能夠幫助保護腸道黏膜的細胞與腸道功能完整,能夠顯著減少對因營養支持造成的腸源性感染等問題。并且,臨床有多項研究證實,患者只需要生命體征與內環境穩定以及腸胃蠕動的功能已恢復這三樣條件便可以進行腸內營養支持[6-7]。且有研究認為,為了增強患者的機體免疫能力,改善患者的組織損傷情況,減輕昏迷程度,應該盡早對嚴重多發傷患者進行營養支持,一般都是在手術后的5 d之內完成營養支持治療[8]。
血清蛋白是臨床反映患者營養情況的直接參考指標,這是因為血清蛋白有著半衰期短,敏感性強的優點。此次研究中,研究組接受早期的腸內營養支持之后其前白蛋白水平為(0.20±0.07)g/L、白蛋白水平為(33.31±4.91)g/L、總蛋白水平為(54.35±1.86)g/L;參照組接受早期靜脈營養支持后,其前白蛋白水平為(0.30±0.06)g/L、白蛋白水平為(40.66±6.04)g/L、總蛋白水平為(59.08±1.72)g/L。實驗組血清蛋白的水平顯著要高于參照組(P<0.05)。
王虎等[9]在《ICU中腸內營養支持臨床療效評價》中表明,給予非胃腸道手術嚴重多發傷患者早期腸內營養,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血清蛋白水平。其研究結果與該文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另外,通過早期營養支持,可以調節患者的消化液分泌情況,促進腸道與機體免疫能力的恢復。此次研究中,研究組的腸道功能恢復時間為(64.07±6.44) h,參照組腸道功能恢復時間為(43.10±3.21) h,實驗組腸道恢復時間較參照組顯著要短(P<0.05)。這說明早期腸內營養支持的效果較早期靜脈營養的效果顯著要好。
龔華景等[10]在《控制血糖結合早期腸內營養治療多發傷的臨床觀察》中表明,為非胃腸道手術嚴重多發傷患者實施早期腸內營養支持,可以有效縮短患者健康恢復的時間。該文研究結果與相關研究結果一致,因此,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對非胃腸道手術嚴重多發傷患者進行早期腸內營養支持,臨床效果顯著,患者的營養狀況恢復以及腸道功能恢復良好,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華晨,劉勵軍.早期腸內營養在危重癥病人營養支持中的臨床價值[J].腸外與腸內營養,2011,18(1):12-14.
[2] 尚福泰,趙紅梅,臧奎,等.重型顱腦外傷機械通氣病人早期腸內營養臨床應用的研究[J].腸外與腸內營養,2010,17(4):199-202.
[3] 田艷萍,王鳳,李蘭菊,等.胃癌術后病人早期腸內營養的應用和護理[J].腸外與腸內營養,2010,17(4):255-256.
[4] 張雯,吳傅蕾,花文哲,等.胃腸道手術后患者應用早期腸內營養的系統評價[J].護士進修雜志,2015,30(11):988-993.
[5] 郭明發.食管癌病人術后早期腸內營養的療效觀察[J].腸外與腸內營養,2011,18(4):218-220,224.
[6] 游華,梁峰,劉莎莎,等.早期腸內營養對胃大部切除術后患者營養狀態、肝功能及并發癥的影響[J].山東醫藥,2010,50(20):79-80.
[7] 鄭超球,王成忠,郭宇,等.早期腸內營養在預防胃大部切除術后殘胃排空障礙中的作用[J].腸外與腸內營養,2010,17(3):150-152.
[8] 潘向東.早期空腸內營養在嚴重多發傷患者術后的臨床應用[J].浙江創傷外科,2010,15(5):696-697.
[9] 王虎,姚莉.ICU中腸內營養支持臨床療效評價[J].中國實用醫藥,2011,6(6):40-41.
[10] 龔華景,覃炳軍,葉婷,等.控制血糖結合早期腸內營養治療多發傷的臨床觀察[J].廣東醫學院學報,2010,28(3):244-245,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