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猛

[摘要] 目的 對比腹腔鏡與傳統開腹膽囊切除手術治療急性膽囊炎的臨床效果。 方法 隨機選取該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間收治的80例急性膽囊炎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0例,對照組采用傳統的開腹切除手術,觀察組采用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對比兩組患者的手術效果。 結果 觀察組的手術時間、出血量、排氣時間及下床時間均比對照組短;觀察組在術后12 h、24 h、48 h疼痛感均比對照組小,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對患者創傷小,手術時間短,患者術后恢復快,并發癥少,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nd traditional open cholecystectomy in treatment of acute cholecystitis. Methods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holecystit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4 to May 2015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0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open cholecystectomy,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the operation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blood loss, exhaust time and getting out-of-bed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pain at 12 h, 24 h and 48 h after oper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the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s with less trauma, shorter operation time, quicker recovery after operation and fewer complications,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
[Key words] Laparoscopic; Open Cholecystectomy; Acute cholecystitis
急性膽囊炎是一種常見的外科疾病,發病率較高[1]。傳統的治療辦法為直接開腹手術。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展,近年來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被廣泛應用。該手術創傷小、出血少,術后恢復快[2]。為了進一步探討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的療效,該院隨機選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該院就診的80例急性膽囊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該院就診的急性膽囊炎患者80例?;颊呔诓“l48 h內住院,并執行B超檢查,顯示膽囊內有結石,膽囊壁的厚度超過3 mm。癥狀為腹痛、發熱、畏寒等。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其中,對照組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20~69歲,平均(36±7.5)歲;觀察組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22~68歲,平均(35±7.9)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史、體制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術前兩組患者均實施全身麻醉。其中,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的開腹切除手術:在患者右肋緣下或上腹位置切口,將膽囊剝離掉,對腹腔進行沖洗,最后縫合膽囊床。觀察組患者實施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首先,讓患者保持平臥姿勢,然后放入腹腔鏡,觀察膽道、膽囊三角區,對積液進行清除[3]。同時,分離腹粘連,對膽囊三角區進行解剖。其次,根據膽囊三角區的解剖關系,選擇順行或者逆行的辦法來切除膽囊。膽囊切除后,及時用電凝棒止血,然后徹底檢查手術視野。最后排除二氧化碳氣體,拔掉穿刺管,對傷口進行縫合[4]。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的手術時間、出血量、排氣時間及下床時間,并對其術后12 h、24 h、48 h的疼痛感進行評分,取10 cm直尺,起始端代表無疼痛,刻度上漲代表疼痛感增強,疼痛的等級由患者自行估計。
1.4 統計方法
研究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的手術時間、出血量、排氣時間及下床時間均比對照組短;觀察組在術后12 h、24 h、48 h疼痛感均比對照組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2所示。
3 討論
急性膽囊炎是一種常見的外科急腹癥[5],傳統的開腹切除手術治療方式對患者身體傷害大,術中疼痛感強烈,且術后恢復時間長,存在很大的缺陷。另外,由于急性膽囊炎發作時,膽囊壁明顯水腫、滲血,張力大,部分解剖層次模糊,給手術造成了很大阻礙[6]。近年來,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腹腔鏡手術技巧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從而越來越多的應用于急性膽囊治療中,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的優勢主要表現為這幾點。①在腹腔鏡環境下,擴大了手術視野,同時成功的建立了人工氣腹,提高了疾病的診斷率,避免出現誤診現象,安全性高。②該手術對患者的創傷小,減小了患者的疼痛感,術后恢復時間短。③腹腔鏡切除手術時間短,避免麻醉時間長對患者胃功能的傷害,同時增加了腹膜對腹腔內滲液的吸收,達到減小感染的目的[7]。④采用傳統的開腹手術時,由于腸管暴露在空氣中,容易引發腸粘結的風險。在腹腔鏡手術下,開口小,減小了外界的干擾,避免了自然粘結的現象。同時,患者術后并發癥少,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該研究對觀察組40例急性膽囊炎患者實施腹腔鏡手術,結果觀察組的手術時間、出血量、排氣時間及下床時間均比對照組短;觀察組在術后12 h、24 h、48 h疼痛感均比對照組小,這與王勇[8]的研究結果一致,由此可見,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對患者創傷小,手術時間短,患者術后恢復快,并發癥少,相對于傳統的開腹切除手術,具有更大的優勢。
[參考文獻]
[1] 胡圣良,翁勝,李來.腹腔鏡與傳統開腹術切除膽囊治療急性膽囊炎療效比較[J].安徽醫學,2014(4):35-41.
[2] 鄭偉,何宗富.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腹腔鏡治療[J].臨床醫學,2013(2):58-59.
[3] 趙玉龍,丁海.急性膽囊炎腹腔鏡手術時機的選擇[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2(3):202-204.
[4] 譚衛.急性膽囊炎的腹腔鏡手術治療體會[J].江西醫藥,2011(3):225-226.
[5] 趙宗彬,許繼紅.急性膽囊炎腹腔鏡手術時機的選擇[J].微創醫學,2009(1):57-58.
[6] 李紅輝.腹腔鏡和開腹切除術老齡急性膽囊炎的療效觀察[J].中外醫療,2011(33):19-20.
[7] 涂從銀,沈毅,韓寧.急性膽囊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J].肝膽外科雜志,2010(2):112-114.
[8] 王勇.急性膽囊炎腹腔鏡與開腹手術療效的對比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2(12):170-171.
(收稿日期:2015-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