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國

[摘要] 目的 深入探究抗氧自由基治療對減少癲癇樣放電以及癲癇發作頻數方面的臨床效果。 方法 隨機選取于該院接受癲癇治療的患者160例。隨機分至僅進行基礎癲癇治療的基礎組與基礎治療聯合抗氧自由基治療的聯合組各80例。對比分析兩組療效。 結果 基礎治療組經12周持續抗癲癇治療后患者控制癲癇發作總有效率僅為61.25%,其抗癲癇治療效果遠低于聯合抗氧自由基治療的92.5%,P<0.05。而在減少癲癇樣放電的療效上,基礎、聯合兩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62.5%和87.5%,P<0.05。 結論 抗氧自由基聯合基礎抗癲癇治療能夠有效減少患者癲癇樣放電以及癲癇發作頻數,應予推廣。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eply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nti-oxygen free radical treatment on decreasing the epileptiform discharge and epileptic seizure frequency. Methods 1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epilepsy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80 cases in each, the basic group were given basic epilepsy treatment, the combined group were given basic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anti-oxygen free radical treatment,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After 12 weeks of continuous anti- epilepsy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ontrolling the epileptic seizure was only 61.25% in the basic treatment group, the anti- epilepsy treatment effect in the basic group was far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mbined group(92.5%),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decreasing the epileptiform discharge was 62.5% in the basic group and 87.5% in the combined group, P<0.05. Conclusion Anti-oxygen free radical combined with basic anti-epilepsy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decrease the patients epileptiform discharge and epileptic seizure frequency, which should be promoted.
[Key words] Basic treatment; Anti- oxygen free radical; Epileptiform discharge; Epileptic seizure frequency
臨床上將人腦部神經細胞群發生異常出現同步放電過度而造成的間歇性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調這一癥狀稱為癲癇。癲癇以其突發性、反復性、隱匿性以及漫長性嚴重威脅著廣大患者的身心健康[1]。至今對癲癇病的病因仍未完全掌握,但已有研究表明,在患者癲癇發作及癲癇樣放電時均有活躍的氧自由基反應發生,因此采用抗氧自由基對癲癇患者進行治療已成為目前研究的熱點,該院就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該院接受基礎癲癇治療同抗氧自由基治療聯合基礎癲癇治療兩種治療方案的160例患者進行探究,取得理想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的160例研究人員均為同一時期在該院接受癲癇治療的患者。其男女各有92例、68例。所有患者均按照癲癇診斷標準確診為癲癇病患者,在接受治療前均未服用過抗癲癇藥物治療,且在接受治療前3個月內均有過1次以上的癲癇發作。同時,排除患有嚴重認知障礙和嚴重基礎性全身疾病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合作不良患者、難治性癲癇患者以及最近12周內出現連續癲癇患者。基礎組患者男女各有47例、33例,年齡15~64歲,病程0.5~18年;聯合組男女各有45例、35例,年齡15~65歲,病程0.6~20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癲癇程度等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按照所采取治療方案的不同所有患者分為基礎癲癇治療的基礎組與基礎癲癇治療聯合抗氧自由基治療的聯合組。
基礎組:對80例癲癇患者采取基礎抗癲癇治療。即根據患者癲癇發作類型的不同,包括癲癇部分發作、全面強直陣攣發作以及部分發作繼發全面強直陣攣發作三大類型。其中,使用的丙戊酸鈉藥(國藥準字H43020874)物對全面強直陣攣發作進行治療,而其余兩類癲癇則采用卡馬西平(國藥準字H11022278)藥物進行治療。具體用量根據患者不同病情嚴格按醫囑執行[2-3]。
聯合組:即在基礎組治療的基礎上聯合抗氧自由基療法進行治療。首先,給予患者口服維生素C、E,均3次/d,前者不得超過0.2 g/次,后者50 mg/次為宜。兩種療法均3個月/療程,并分別在患者接受治療前與持續治療12周后對其進行視頻腦電圖檢查,并分別在患者接受治療后的第1、4、8、12周對患者癲癇的發展次數以及癲癇樣放電情況進行記錄分析,對比兩種療法在減少癲癇樣放電及癲癇發作頻數上的效果[4]。
1.3 療效判定標準
癲癇樣放電的療效判定以患者治療前癲癇樣放電次數為基礎,統計計算在接受治療12周后癲癇樣放電的減少次數。其中,放電次數減小超過75%則為顯效;在51%~75%之間則為有效;而大于25%小于50%則為改善;無效則是指患者放電樣次數減少不超過25%或反而增加[5]。
癲癇發作頻數的療效判定同樣以治療前發作次數為基數設為B,然后,每4周為1個周期記錄患者的發作頻數設為A,按(A-B)/B×100%計算公式進行計算。具體判斷標準同上。
1.4 統計方法
對160例癲癇患者研究過程中的各個數據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采用t檢驗及χ2檢驗對比分析不同癲癇治療方案的臨床效果,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癲癇樣放電療效
較之常規基礎抗癲癇治療的基礎組,基礎抗癲癇治療聯合抗氧自由基療法療效更加顯著,P<0.05,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注:*與基礎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癲癇發作頻數療效
經12周持續抗癲癇治療后,基礎組患者控制癲癇發作總有效率僅為61.25%,其抗癲癇治療效果遠低于聯合抗氧自由基治療的92.5%,二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注:*與基礎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最新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癲癇病患者已接近1000萬人,并仍以每年40萬人次的速度增加,癲癇病已成為僅次于頭痛的神經科第二大疾病。盡管現階段對于癲癇病的發病機理以及致病因素還未完全掌握,但國內外大量研究已表明癲癇發作時人體內的氧自由基會有明顯的增多,即癲癇病的發作同患者體內氧自由基的活躍積累有著密切的關系[6]。
氧自由基作為人體內十分重要的活性元素之一,其化學結構不僅含氧元素,而且活躍性較高。在癲癇患者發病時極易激發其活性使其大量增多,因此,清除并控制人體內多余的氧自由基是治療癲癇病的有效途徑。維生素C、E是最為常見、用途最為廣泛的抗氧自由基藥物。其中,作為水溶性維生素,維生素C對于機體內被活化的中性粒細胞釋放的活性氧均具有很強的活力,因此,其抗氧化以及抗炎效果十分顯著[7]。而作為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E 最為顯著的功效便是對因氧化而損失的細胞膜具有顯著的拮抗作用。二者聯合使用不僅能夠有效清除癲癇患者體內多余的氧自由基,而且對于細胞膜氧化損傷也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3]。由林若庭等人的研究可知,采用丙戊酸鈉緩釋片治療老年癲癇患者能夠有效降低常規藥物治療癲癇的不良反應,提高患者認知功能[7],因此,聯合丙戊酸鈉及抗氧自由基等藥物治療癲癇患者療效顯著。同時,由曹欣[8]等人的研究可知,對于癲癇患兒奧卡西平、卡馬西平等藥物對癲癇患者的放電又有很好的效果,安全性也高,因此,聯合組采用上述藥物聯合治療效果十分顯著。
由上述研究結果可知,采用常規藥物治療癲癇的基礎治療組經12周持續抗癲癇治療后患者控制癲癇發作總有效率僅為61.25%,其抗癲癇治療效果遠低于聯合抗氧自由基治療的92.5%,二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在減少癲癇病放電的療效上,基礎、聯合兩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62.5%和8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較之單純的基礎抗癲癇藥物治療,采用抗氧自由基聯合基礎癲縣療法對癲癇患者的癲癇樣放電以及癲癇發作頻數均有顯著的療效,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文浩,張波,別紅軍.難治性癲癇診斷治療進展[J].中醫藥臨床雜志,2013,25(3):269-273.
[2] 庹虎,姚寶珍,劉小雪.癲癇患兒行為障礙及影響因素分析[J].現代醫學,2014,42(1):30-33.
[3] 常琳.中國癲病流行病學調查研究進展[J].國際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雜志,2012,39(2):161-164.
[4] 魏一芳,龍瑞芳,張渺,等.特發性癲病兒童有無病性放電與認功能的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2,9(21):46-47.
[5] 王鋒,于靜.奧卡西平治療兒童癲病部分性發作的臨床效果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4,12(4):450-452.
[6] 周家帆,楊輝.左乙拉西坦用于中老年部分性發作癲癰患者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6):1621.
[7] 林若庭,洪志林,蔡若蔚,等.丙戊酸鈉緩釋片治療老年癲癰患者的臨床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3):612-613.
[8] 曹欣.LTG與OXC單藥治療兒童部分性癲病的療效和安全性對比[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5,18(21):46-47.
(收稿日期:2015-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