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佳

[摘要] 目的 探究益氣通脈湯治療冠心病合并心絞痛的臨床療效。方法 隨機擇取該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絞痛患者100例,按照數字隨機法分為常規組和研究組,每組患者50例。分別采用西醫與中醫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研究組與常規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6.0%和78.0%(P<0.05);研究組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常規組(P<0.05)。結論 對冠心病合并心絞痛患者采用益氣通脈湯治療的臨床療效顯著,可明顯改善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指標,改善患者臨床癥狀。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decoction for tonifying qi in treatment of coronary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angina pectoris. Methods 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angina pectori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50 cases in each, the convention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hinese medicin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was 96.0% in the research group and 78.0%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0.05), and the improvement of haemodynamics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P<0.05). Conclusion Decoction for tonifying qi in treatment of coronary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angina pectoris has an obvious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which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patients haemodynamics index and improve the patients clinical symptoms.
[Key words] Coronary disease; Angina pectoris; Decoction for tonifying qi; Treatment
冠心病合并心絞痛是一類心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并使得血管狹窄、阻塞、痙攣并引發心肌缺血缺氧壞死而導致的一類心臟疾病[1],并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與日常生活質量。近幾年來,該類疾病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因此,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進行臨床治療十分必要。該研究回顧性分析了該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合并心絞痛患者的臨床資料,并對其中的50例患者給予益氣通脈湯治療,探究其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擇取該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絞痛患者100例,所有患者經臨床常規診斷后疾病均確診。按照數字隨機法分為常規組和研究組,每組患者均50例。常規組男女患者分別有26例,24例,年齡最大的76歲,最小的54歲,平均(66.2±5.6)歲;研究組男女患者分別有27例,23例,年齡最大的77歲,最小的55歲,平均(65.6±4.9)歲。比較常規組與研究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后顯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之間的可比性良好。
1.2 臨床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進行吸氧、抗炎、穩定斑塊、冠狀動脈擴張等基礎治療。
常規組:采用西藥治療,主要為:給予硝酸異山梨酯片(齊魯制藥有限公司;H20065684)口服,每次用量為10 mg,3次/d;給予阿司匹林腸溶片(新鄉恒久遠藥業有限公司;H41022369)口服,100 mg/次,1次/d;將冠心寧注射液(20 mL)兌入至250 mL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并進行靜脈滴注[2-3],1次/d,連續治療2周。
研究組:給予益氣通脈湯治療,藥方組成包括黃芪30 g,丹參3 g,川芎、當歸、赤芍、郁金、制香附、葛根各15 g[4],并將其用水煎服,1劑/d,共分早晚兩次溫水送服,連續治療2周。
1.3 臨床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心絞痛癥狀明顯改善或消失,心電圖顯示正常;有效:心絞痛的發作次數有所減少,心電圖檢查時與治療前比較有所改善;無效:病情無改善。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5]。
1.4 評價指標
比較常規組與研究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與血流動力學的改善情況。
1.5 統計方法
將冠心病合并心絞痛患者的相關資料均納入SPSS18.0軟件中進行統計學處理,其中臨床治療效果采用[n(%)]表示,行χ2檢驗比較,血流動力學的改善情況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行t檢驗比較,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治療效果
研究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詳見表1。
注:與研究組對比,#P<0.05。
2.2 血流動力學改善情況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指標水平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上述指標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且研究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顯優于常規組(P<0.05),詳見表2。
注:與該組治療前、常規組治療后對比,#P<0.05。
3 討論
冠心病合并心絞痛是臨床上較為普遍的一類老年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并使得血管狹窄、阻塞、痙攣并引發心肌缺血缺氧壞死而導致的一類心臟疾病。臨床研究[6]顯示,采用常規西藥治療可有效抑制膽固醇的合成,降低血膽固醇水平,減少相關的炎癥反應,但其同樣存在諸多弊端,如:患者需長期大劑量使用,因而容易出現藥物依賴性,不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療。
中醫理論認為,該類疾病屬于“真心痛”與“胸痹”[7]的范疇,主要的致病機理在于臟氣衰微、氣血不足、痰濁痹阻、血脈久積成瘀等導致。為此,中醫主張采取益氣通脈湯進行臨床治療。該類藥物的抗凝血、改善心肌功能、擴張冠狀動脈的作用較為顯著,以活血、益氣作為主要的治療機理。其藥物組方包括黃芪、丹參、川芎、當歸、赤芍、郁金、制香附、葛根等,其中黃芪可將血液粘稠度有效降低,并保護患者心臟,具有補氣的功效;川芎、當歸、丹參可起到活血化瘀的功效;赤芍治療散淤血與瘀滯的效果顯著;郁金可止痛、涼血破瘀;制香附可起到理氣解郁的功效;葛根能夠有效擴張患者血管等。
該研究分別采用常規西藥(常規組)與益氣通脈湯(研究組)進行臨床治療,結果顯示,研究組與常規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6.0%與78.0%,說明研究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更為顯著,與于磊等[8]的研究結論一致。此外,經過臨床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情況均獲得了一定的改善,且研究組的改善程度明顯優于常規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冠心病合并心絞痛患者給予益氣通脈湯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可明顯改善血流動力學的相關指標,減輕患者痛苦,值得大力推廣并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建超.益氣通脈湯治療冠心病合并心絞痛的療效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2,11(13):1008-1009.
[2] 加孜拉·哈力拜,阿米娜·哈力拜.冠心病合并心絞痛臨床診斷及治療體會[J].中國傷殘醫學,2015,23(15):75-76.
[3] 董學芳,王壽海.生脈湯聯合補陽還五湯治療糖尿病合并冠心病32例[J].陜西中醫,2010,31(10):1280-1281.
[4] 劉保定.中藥方治療冠心病合并心絞痛60例臨床觀察[J].亞太傳統醫藥,2012,8(11):50-51.
[5] 喬茂志.冠心病合并心絞痛急診治療體會[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5(2):91-93.
[6] 曹衛華.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合并心絞痛臨床研究[J].亞太傳統醫藥,2015,11(14):85-86.
[7] 李鷗,徐浩,高鑄燁,等.1072例冠心病住院患者中醫證候分布特點的多中心橫斷面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9(4):385-386.
[8] 于磊,高翔,邢佳,等.中藥解郁止痛方治療伴抑郁癥狀的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5,24(10):1861-1863.
(收稿日期:2015-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