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倩
摘 要:一體化教學即“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融通合一”。這里的“理論”應包括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理論,這里的“實踐”包括學校空間的各類實訓、實操、實驗課,也包括企業空間的認知實習、教學實習、頂崗實習課。本文就一體化教學改革中如何建設與一體化教學相吻合的實訓環境、課題設置、一體化教材、師資隊伍建設等進行探討。
關鍵詞:雙創型人才 雙師型教師 一體化實訓車間 角色轉換
一、充分認識一體化教學改革的重要意義
2016年全國聚焦兩會職教問題,人大代表談職業教育,明確指出在實踐中培養技術人才。這一問題的提出,更加體現出一體化教學在職業院校中實施是勢在必得。結合目前的教育現狀和社會需求人才的特點,筆者深深感到學生和老師都應深入實踐,讓實踐成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真正推進職業教育務實化、創新化發展。
筆者認為現在很多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匱乏,很多老師有很高的理論水平,但實踐經驗卻不足。職業院校應該加強學校和企業的深層融合,建立起一支既有理論水平也有實踐經驗的人才隊伍,讓老師們進企業,讓一線工人進學校,讓教師同時成為技師,最終把學生培養成能手和高手。
二、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建立
目前職業院校的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理論學習能力和動腦能力普遍偏弱,這是職業院校學生生源的主要特點,其中有一部分學生的學習態度不端正、缺乏自信、學習目標不明確,因此實施一體化教學模式勢在必得。要真正做一體化教學不可立竿見影,結合目前各學校的辦學特點,應先從理實一體化開始,而理實一體化教學法即“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融通合一”,這里的“理論”應包括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理論兩方面的內容,這里的“實踐”應包括學校空間的各類實訓、實操、實驗課,也包括企業空間的認知實習、教學實習、頂崗實習課。它突破了以往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狀況,一體化教學打破了以往老師單純上課授課,學生被動學習的傳統教學模式。
三、建設與一體化教學相吻合的實訓環境
一體化教學要求教學需要在實訓車間進行,設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是通過教師的指導完成的,而不是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具有較強的直觀性是一體化教學模式體現出的顯著特點,這樣避免了傳統課堂教學的枯燥無味,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使學生掌握數控機床的操作、數控加工工藝及程序的編制是筆者學校數控加工專業培養的目標。根據培養目標的需要,結合企業運作模式、職業院校數控實訓基地建設的參考標準,筆者學校制定了較為現代化的、符合企業要求的培養目標。筆者學校已建成較完善的數控實訓基地,實訓基地數控加工車間有FANUC、SIEMENS數控系統車床、數控加工中心以及軟硬件配套完整的數控仿真實訓機房。在校期間讓學生們能真正進行技能訓練,順利地應對企業的要求。
四、課題設置打破傳統的專業課程體系
打破傳統的專業課程體系,推行走課題形式教學。筆者學校制定的校本教材劃分為三大課題:零件鉗加工實訓、數控仿真模擬和數控操作實訓。零件鉗加工通過普通鉗工、車工這些課題培養學生的基本操作能力;數控仿真模擬課題主要是利用上海宇龍數控仿真軟件學習數控車、加工中心編程基礎、基本操作過程、模擬加工等;數控操作實訓課題是數控加工專業的重點,主要學習操作界面及程序編制,根據零件圖進行程序編制、輸入調試、零件裝夾、刀具選擇及裝夾、平面輪廓加工、孔加工、配合件的加工與計算機自動編程、簡單曲面加工等。通過以上課題的實施,讓學生真正學到技能,并能很好地與企業接軌,做到學生與員工的轉換。
五、編寫數控加工一體化配套教材
“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思想要在校本教材中體現,秉著夠用實用原則,結合生源特點,將各個知識點分解在每個課題中,有計劃地開展技能訓練。同時針對職教學校的培養目標,降低專業理論中心,突出與實踐技能相關的必備專業知識,對課程內容進行整合和創新,編寫出一套以項目為導向,以任務為驅動的一體化校本教材。
六、培養“雙師型”教師一體化師資隊伍
落實一體化教學的關鍵在于“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還要有熟練的實踐操作技能。因此學校制定了系統的教師培養計劃,安排專業教師到企業進行專業實踐和鍛煉,另外學校還可以從企業請進技術人員、特殊技能人才到學校做實訓指導,協助學校教師實現一體化教學改革。
一體化教學改革的實踐,將會為職業教育發展帶來諸多好處。但實施起來,初期會面臨諸多問題,例如課題在設置、實施過程中的完整性和趣味性上存在不足,教師的教學理念、技能水平、教學方法和對企業生產的認識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教學質量評價體系還有待完善等。因此需要進一步探索和實踐。
(作者單位:山西機械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