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小敏
摘 要:隨著技工教育的不斷發展,學生德育工作面臨新課題。本文通過論述提出,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不僅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起到重要作用,也是順應時代發展、提高勞動者綜合能力的重要舉措。
關鍵詞:大德育 職業生涯教育 軍事化
隨著時代的發展,技工教育的重要地位日益凸顯。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對提升勞動者素質、順應社會發展都起到積極促進作用。技工學校作為培養技能型人才的搖籃,必須明確自身所肩負的重任,大力加強德育教育,提升學生綜合水平。
一、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求學階段是人道德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縱觀學校學生的特點,大部分學生自身學習能力不是很強,短暫的學校生活結束后,他們直接被推向社會。一些學生只是簡單的掌握了最基本的謀生手段,從人格上并未真正成熟。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筆者認為:一名未完全成熟的社會就業者,有才無德比無才無德的社會危害更加嚴重。對于不愛學習的學生,我們的教育應該注意這樣的順序:先做人、后做事。因此,加強德育教育有時比專業教育更重要。
二、學校德育工作面臨的困境
1.學生綜合素質偏低
目前,學生普遍學習成績較差,多數學生自覺高考無望,甚至無法順利升入高中,被迫選擇技工學校。多數學生學習習慣差,存在吸煙、喝酒、打架、沉湎網絡等不良習慣,在學校難教、難管。
2.教學方式簡單
目前學校的德育教學單純依靠課堂教學完成,教學方式單一,教育理念落后。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難以形成有效的師生互動,學生學習德育課興趣低。
3.重技輕德現象普遍存在
用人單位在招聘的時候,主要看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不考量學生的德育水平。學校為了保證學生順利就業,大力培育學生的技能水平,因而出現了重技輕德的現象,影響了學生德育素質的提高。
4.德育內涵的不確定性
技工學校進行了一體化課程改革,但對德育教學的改革一直存在不確定性。社會的發展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育內涵也相應擴大,學生的社交能力、應變能力、發展能力、職業道德修養等如何與德育教學相結合,成為教育教學需要著力解決的問題。
三、德育工作創新應該采取的措施
1.構建大德育體系
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說過,“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作為一所技工院校,其大不應該單純體現在招生數量、學校規模、就業人數上,它應該是德育之大。學校的德育教育資源應重新洗牌,整合部門工作、整合教育資源,形成全員抓德育的教育局面,構建大德育教育體系。
2.實施軍事化管理
毫不客氣地說,我們的學生在任何社會群體中,水平都是偏下的,有的學生甚至可以和農民工畫等號。他們是非觀念淡薄,自我約束不強。對于這樣的學生,有時說教沒有絲毫的意義,只有通過強制性措施才能在有限時間內讓其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因此,實施軍事化管理是技工教育當中的一項有效的管理措施,要大力推行。
3.改進德育工作方法
德育方法應隨著社會發展日益完善。舉最簡單的例子:現在學生男女之間的關系如何界定呢?怎樣的關系算正常呢?究竟有沒有早戀,什么叫早戀?愛情詩《關雎》是文學開端性的文章,我們就不能談愛情嗎?針對學生存在的許多問題,教師要轉變思路,更新方法,靈活載體,使德育工作緊跟時代發展,走進學生內心,發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功效。
4.引入職業生涯教育
職業生涯教育對培養學生勞動觀、職業觀起著重要的作用。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自己、調整心態、適應社會,正確選擇人生道路。由于技工教育的特殊性,我們有必要在其教育過程中貫穿職業生涯教育。
5.注重加強學生的心理輔導和咨詢工作
技工學校學生多數是應試教育的失敗者,學習期間是老師眼中的“壞孩子”,受到嚴厲打壓,他們或多或少地存在自信不足等問題。針對學生特點,學校要加強心理咨詢室建設,引進心理咨詢師,幫助學生進行心理疏導。
6.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
第二課堂的教育效果不容忽視。經過和許多學生接觸,筆者認為,排除學習因素,團干部、學生會干部普遍要比普通學生懂事,最基本的是他們能和老師交流,有健全的思維。因此,要加強社團建設、開展健康有益的課外活動,幫助學生們樹立健全人格、提升水平、增強素質,幫助他們更好地邁向社會。
四、小結
總之,德育工作是個系統性的綜合性工作,它應體現在學校教育內部的方方面面。我們應高度重視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緊跟時代形勢,創新活動載體,構建開放的大德育教育模式,有效地發揮德育工作對教育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