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曉慧
【摘要】目的:分析時間護理對提高子宮肌瘤患者的護理質量的應用價值。方法:對78例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期間收治的子宮肌瘤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n=36)和研究組(n=42),對照組實施子宮肌瘤常規護理,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時間護理,對比其護理效果。結果:對照組患者中顯效的有7例,有效的有22例,無效的有7例,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0.6%,研究組患者中顯效的有11例,有效的有29例,無效的有2例,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5.2%,對比數據(x2=4.094,P<0.05),對照組患者表示非常滿意的有9例,滿意的有18例,不滿意的有9例,整體的護理滿意度為75%,研究組患者表示非常滿意的有13例,滿意的偶26例,不滿意的有3例,整體的護理滿意度為93%,組間比較(x2=4.748,P<0.05)。結論:時間護理應用于子宮肌瘤患者中,提高了患者的治療效果,改善了護患關系,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時間護理;子宮肌瘤;護理質量;應用價值
子宮肌瘤是臨床婦科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對女性的身心健康產生極大程度的影響[1]。時間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是護理人員根據時間的節律性對患者的病情進行檢測和護理[2]。為探究時間護理在子宮肌瘤患者的應用價值,選取我院收治的78例子宮肌瘤患者行本次研究,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78例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期間收治的子宮肌瘤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所有患者經過B超檢查符合子宮肌瘤的診斷標準,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n=36)和研究組(n=42),對照組患者的年齡在(40-70)歲之間,平均年齡在(50.6±2.2)歲,病程在(1-11)年,平均病程在(5.1±2.3)年;研究組患者的年齡在(41-67)歲之間,平均年齡在(51.8±1.8)歲,病程在(1-8)年,平均病程在(5.3±2.1)年,對患者的資料進行分析,P>0.05,可以比較。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實施子宮肌瘤常規護理,即為患者提供舒適的病房,監督患者按時用藥以及婦科常規的臨床護理等;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時間護理,具體護理如下:①飲食護理:以時間護理為原則,根據患者的個人情況為患者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告知患者飲食方面的注意事項。②用藥護理:由于不同藥物的起效時間、持續時間各不相同,因此,要求護理人員要嚴格的掌握各治療藥物的最佳給藥時間,嚴格按照醫囑進行用藥,使其發揮最大的療效,同時還可以減少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③健康教育:在一天中的上午9點-下午3點是人們的心理欣快期,利于接受相關知識的傳授和他人的意見,因此,在這個時間可以向患者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在該時間段,護理人員可以和患者積極的進行溝通,告知患者的日常注意點,提高整體的治療效果。
1.3觀察指標
以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護理滿意度等作為本次觀察指標,分析時間護理對提高子宮肌瘤患者的護理質量的應用價值。
1.4評價標準
治療效果的判定如下:①顯效:患者子宮肌瘤縮小程度超過80%,陰道出血量減少。②有效:患者子宮肌瘤縮小程度在50%-80%之間,陰道出血量有減少的趨勢。③無效:患者子宮肌瘤縮小程度<50%,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3]。采取我院擬定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本次實驗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共分別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總分為100分,所有問卷均及時回收,回收率100%,分數越高,滿意度越好[4]。
1.5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2.0軟件統計分析,分析的數據包括護理滿意度和療效,所有數據均用(%)表示,行χ?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療效結果
所有患者經過有效的治療后,對照組患者中顯效的有7例,有效的有22例,無效的有7例,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0.6%,研究組患者中顯效的有11例,有效的有29例,無效的有2例,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5.2%,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明顯低于研究組患者的總有效率,對比數據(x2=4.094,P<0.05)。
2.2滿意度結果
所有患者經過不同的護理后,對照組患者表示非常滿意的有9例,滿意的有18例,不滿意的有9例,整體的護理滿意度為75%,研究組患者表示非常滿意的有13例,滿意的偶26例,不滿意的有3例,整體的護理滿意度為93%,組間比較(x2=4.748,P<0.05)。
3討論
子宮肌瘤在臨床中較為常見,嚴重的影響了女性的正常生活,予以患者有效的治療對改善患者的生活治療十分重要。手術治療是目前首選的治療方法,在治療中易出現不良反應,因此,加強護理干預是必要的。時間護理在近幾年被廣泛的應用于臨床護理中,是以患者的心理、生理的差異以及藥物的特性等方面為基礎,予以患者不同時間段的相應護理,從而提高患者的療效,改善患者的生活,取得了良好的護理效果[5]。時間護理是一種以時間為基礎的護理模式,將飲食、用藥以及健康教育等護理均從時間的角度進行考慮,然后分別予以相應的護理干預,從而使患者達到最佳的護理效果。患者通過實施時間護理,不僅有效的改善了臨床癥狀,還改善了以往對護理人員不好的態度,更能接受目前的護理模式,可見,該護理模式得到患者的廣泛認可,說明該護理模式在臨床護理中應用,護理效果好,滿意度高,因此,應該在臨床護理中廣泛的應用。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護理滿意度均低于研究組(P<0.05)。綜上所述,應用時間護理在子宮肌瘤患者中,可以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對改善護患關系具有重要的作用,是臨床中值得推廣的護理模式,可以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王玉潔.時間護理對提高子宮肌瘤患者護理質量的價值[J].西部醫學,2013,25(1):144-145.
[2]姚道鳳.時間護理在子宮肌瘤患者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4,(1):337-338.
[3]張景美.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肌瘤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1,15(10):69-70.
[4]王長芹.層級護理對子宮肌瘤患者術后康復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5,(22):42-43.
[5]董雪,張明明,趙琪珩等.音樂療法及放松訓練對子宮肌瘤手術患者生理及心理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5):
782-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