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海靖
【摘要】在小學的德育教學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注重于對知識的講解、理論的探索,忽略了德育知識本身所具有的實踐性。而且德育的教學本身就和我們的學校、社會生活有著極其密切的聯系,我們必須要將德育教育的過程中發揮其時效性。本文結合目前的小學德育教學現狀,來簡要談談如何在小學德育教學中發揮其實效性。
【關鍵詞】小學德育 實效性 教學措施
在如今的小學德育教學中,我們可以發現整個教學的狀態是處于一個低沉的狀態的。這種狀態出現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學校本身對德育教學就缺乏重視,而是將教育教學的重心放到學生的主科學習中;二是教師的教學模式固定,教學內容一般放在一些知識點的講解上,忽略了德育知識本身具有的生活性和實踐性。而學生從小的德育學習關乎著他們今后的學習成長和自身個性的形成,對學生的影響十分深遠。因此,我們要努力改善這種現狀,讓小學的德育教學真正發揮出實效性。
一、開展德育主題的實踐類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感悟知識
德育主題活動的開展,能給學生一個親自動手實踐知識的機會。讓他們在活動中獲得學習的樂趣,體會德育知識的培養與豐富給他們自身帶來的改變。在小學的德育教學中,我們必須要考慮到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心理狀態,開設一些他們感興趣的活動主題,吸引他們參加活動,增強他們參加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在實踐中間感悟知識。
例如,我在教學小學德育三年級中關于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一塊時,在班級開設了這個主題相關的活動。我在班級開設了“傳統美德的小型演繹”。這個活動的主要內容是讓學生能自己找到合作的伙伴,對我們的傳統的美德進行一個表演式的互動,讓他們將書本上的文字變成一種具有活力的表演,同時讓他們在這種演繹的過程中,將其中的思想和行為深化到自身的腦海中去。有的同時會表演在公交車上讓座位給老人的行為,這是中華民族傳統的尊老行為的體現;有的學生會表演互幫互助的畫面,這是樂于助人的精神的體現。
例如,我在教學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如何不要輕信陌生的話,我將幾個預防措施編成了一個口令,讓學生去進行口頭的演練。同時在課堂上開展了一個小型的繞口令比賽,并且嘉獎能將這個口令準確無誤的說出來和解釋出來的同學。這種方式極大的鼓勵了學生去進行一個主動的學習,同時在活動的過程得到自己學習上的成就感。
二、實施結合型教學,以德育課為主在其他科目教學中發掘德育因素
小學德育的教學,并不僅僅局限于德育課堂的教學上,德育的作用也體現在其他科目的學習中,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中,要在教學內容中適當的引入其他科目的教學案例來輔助自身的學習。其中語文是最能和德育的教育教學掛鉤的。尤其是在語文的情感和道德的教學中,教師通過文章的講解來完成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因此,我們要結合各科的特性,來完成對整個德育的教學,要讓其教學的效果真正在學生的生活中的得到發揮。
例如,我在教學關于小學二年級學生與人交往的禮儀這一課時,結合了音樂的學習。在音樂教材中正好有一首關于禮儀的歌曲《問候歌》,里面囊括了所有的禮儀規則,學生可以通過歌曲的學習來掌握禮儀的基本規范;而且在歌曲中還配備了相應的動作進行禮儀的演練,更加加深了學生對于禮儀的理解和記憶。而且將歌曲融入到德育的教學過程中來,極大地豐富了課堂的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更加主動的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間來。
又如,我在教學小學三年級關于善良和聰明這個主題的內容時,我結合語文教材中的《狐貍》的寓言故事,給學生講解了善良的人往往在關鍵的時候會有好運,聰明的反應會讓你化險為夷,培養他們善良的品質和聰明的個性。這種故事性的文本引入到教學過程中來,極大的吸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很容易就進入到學習的狀態中間,跟隨教師的教學進度。
三、在德育教學過程中,創設實踐性強的情景進行教學
在德育教學中,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我們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創設一些實踐性強的情景,來輔助教師的教學活動的進行。如何進行合理的情景教學,需要教師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來設計整個教學的情景。而且學生在整個情景中要有屬于他們自身的主導權,也就是說,教師必須要改變自身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的地位,而是以學生的學習想法和觀點為主。
例如,我在教學關于小學四年級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過程中,就是采用的情景創設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小學生來說,不免是一個較為枯燥和復雜的知識點,許多學生在讀到這個標題時,心里面就充滿了許多的不解。為此,我首先對課程的標題進行了一個詳細的論述和講解,分別從詞語“社會”、“價值觀”“社會主義”等等這些名詞上讓學生去進行理解。在這個過程中,我利用了多媒體教學工具中的圖片和文本來,來輔助我教學活動的進行。學生能更加直觀的理解、加深知識點在腦海中的印象。
另外,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創設自我表現平臺,讓學生在自我體驗中感悟德育知識的學習。這種自我體驗學習關乎著學生的是否真正的理解了一種精神或者品質,以及這種精神乃至品質是否真的融入了他自身的性格里。這些我們都可以從學生的一些課外實踐活動中摸索出來,例如春游活動、學校的小型學科競賽、學校的運動會等,這些需要教師耐心、細致的觀察和對比,才能得出真正的結果和答案。
結語:在小學的德育教學中,我們要結合具體的教學狀況來設計教學的方法和策略,在教學過程中多多開展實踐性的活動,增強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利用情景來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從而在這個過程中培養他們探索求知的能力。我相信將這些措施具體應用到教學過程中來,一定能取得不錯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袁強.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教學法的實行方法[J].教育周刊, 2011(07)
[2]劉明遠.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行有效的朗讀教學[J].科學教育,2010(11)
[3]馬麗敏.如何提高小學德育教育水平的實效性[J].學園:學者的精神家園,20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