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傳梅
【摘要】"健康是革命的本錢"在當今社會迅速的發展,疾病越來越猖狂,身體健康是人們所關注最多的話題之一,體育運動因而受到了人們的重視。
【關鍵詞】課堂管理 活動內容
在做體育運動之前就必須要做準備活動即熱身運動,熱身運動是指在運動以前,用短時間低強度的動作,讓待會兒運動時將要使用的肌肉群先行收縮活動一番,以增加局部和全身的溫度以及血液循環,并且使體內的各種系統----包括心臟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神經肌肉系統及骨胳關節系統等----能逐漸適應即將面臨的較激烈的運動,來預防運動傷害的發生。根據筆者多年的中職體育教學實踐,就體育課前準備活動淺談如下想法。
一、準備活動的練習形式要多樣化
形式多樣的準備活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活動情趣,使學生全身心投入準備活動,這樣準備活動才能真正達到活動筋骨和鍛煉身體的目的。如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運用自己已經掌握的基本知識、技能,選擇有關項目進行鍛煉,這樣既能彌補學生肌體練習中的不足,又能充分發揮學生學的主動性,同時在運動負荷的這安排上也能體現出區別對待的原則,使學生得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其運動欲望,提高準備活動的實效性和可行性。
二、中學體育課的準備活動要盡量滿足學生的需要
從課的準備活動部分的設計就要把學生主動、全面的發展放在重要地位。在注意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也要強調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體現,要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拿籃球課為例,我可以先征求學生的意見,比如“大家覺得準備活動中,怎樣才能既能熟悉球性又能讓身體得到充分熱身?”,學生的想法肯定是多樣的,這時教師再根據學生的想法將其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進行準備活動,中間,教師也可以進行積極性的指導和干預。我想,這樣的設計才符合新課標的理念。
三、準備活動要注意學生情感的體驗
準備活動的設計從形式上要跳出傳統的模式。中學生從事體育活動不僅使身體得到鍛煉,增強體質,而且還能使情緒得到改善,擺脫不良情緒的困擾。本節課從效果上看,我設計的游戲可能過于老套,導致學生缺泛積極性,對準備活動的興趣不高,有的甚至故意逃避,學習的壓力也隨之而來,不良情緒得不到釋放。因此體育教師應首先從準備活動部分加以改變,改變傳統的模式,讓學生從課堂一開始就積極投入到活動中,在活動中緩解學習的壓力。
四、準備活動內容要有針對性
準備活動的目的是為了把學生的身體機能調整到最佳狀態,更好地學習基本內容,以及預防運動創傷。鑒于此,我們應根據每課的教學內容,教學任務有針對性地安排準備活動,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原地高抬腿跑”,其主要運動部位是下肢,我們應通過壓腿、擺腿、踢腿、蹬腿等方法把下肢的多關節、肌肉、韌帶活動充分,以更好地學習原地高抬腿跑,預防運動損傷。若教學內容是“拋實心球”,則我們應安排以上肢和腰腹部為主的準備活動以提高投擲能力。對于危險性相對較大的項目,除了針對主要運動部位做好準備活動以外,還應針對易受傷的部位做好準備活動。例如“前滾翻”頸部雖不是其主要運動部位,但十分容易受傷。因此,頸部的準備活動也應做充分,做到防患于未然,未雨綢繆。
五、準備活動一定要把握好強度
一次體育課中,準備活動的強度通常以活動后脈搏增到125次/分鐘左右為宜,準備活動的時間一般在10分鐘左右,以全身發暖,微微出汗為準,當然在夏季出汗多些,在冬季出汗就少些;脈搏、血壓比安靜時增強,比運動后稍低為宜。而學生的活動量也應根據課堂的性質和外界環境等條件來確定,因人而異。例如:時間短、強度大的運動項目的教學,準備活動的時間可以適當增長,強度適當增大,使運動器官和內臟器官達到相當高的機能水平;中長跑等項目教學,準備活動時間可進行20分鐘左右,應以參加活動的肌肉溫度提高到適宜高度、內臟器官動員到較高的機能水平為標準,通常是以活動后的脈搏增到130次/分鐘和本人感到全身已活動開為宜。
六、在安排準備活動時應遵循循序漸進原則
準備活動一定要注意調整好運動強度,根據項目特點來安排內容。設計安排的活動內容應從慢到快、由易到難、由大到小、由簡到繁、 由平緩到激烈、由局部到全身、由上到下來進行,運動負荷逐步加大。這樣可以盡快提高中樞神經的興奮性,使各個關節及韌帶充分活動并調動全身各器官由非運動狀態進入到運動狀態。但是做活動時應注意使全身各部位的肌肉群互相交替進行活動,要避免局部肌肉負擔過重。例如:體育準備活動的徒手體操,必須安身體活動部位的順序要求。從身體部位看,應按照上肢、肩胸、下肢、腰腹、全身的順序來安排;從具體動作順序來看,每套操的動作應按照上肢運動(伸展運動)——擴胸運動——踢腿運動(四肢運動或下肢運動)——體側運動——體轉運動——腹背運動——全身運動——跳躍運動的順序來安排。
七、準備活動內容要有創新
在選擇準備活動時還應考慮到準備活動的內容與活動方式,應力求準備活動多種多樣、新穎,還可以穿插一些競賽性、知識性、趣味性強的游戲練習,使學生中樞神經系統不斷得到新的刺激,產生適宜的興奮性和愉快的情感體驗,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例如:適當安排游戲,這樣可以改善課堂氣氛,提高練習者的興趣,讓學生在歡笑娛樂中使身體各個部分逐漸進入運動狀態,以適應上課的需要,并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如:結合上肢練習而采用“記先法”進行各種遞球比賽,結合下肢的 “跳繩”游戲等,但在游戲練習中要注意活動量不宜大,以免影響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又例如:利用女生喜愛舞蹈、藝術體操、健美操項目的特點,給學生編排一些韻律操的小組合,并配以優美的音樂,這樣就能使學生在愉快的音樂聲中完成身體的練習。這不僅改變以往徒手操比較呆板、枯燥無味的現象,還可以提高了學生的練習興趣和效果,同時還可培養了學生的節奏感和韻律感。
總之,體育教師要重視準備活動,盡量讓準備活動具有新穎性、多樣性,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把學生的情緒調整到最好狀態。對于準備活動,每位教師應給以極大的重視,應在準備活動中為整節課的教學做一個良好的開端。
【參考文獻】
[1]徐兆靜;淺析體育課準備活動的特點及選用策略[J];體育博覽;2011年07期
[2]張博;關于運動訓練中準備活動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
2012年
[3]聶勝利;王思君;體育教學中應保安全促發展[J];少年體育
訓練;2011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