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華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互聯網已融入人們生活的許多方面,上網也成為當今大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網絡方便了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但也有學生因沉迷網絡而荒廢學業,可見網絡是把雙刃劍。在虛擬世界輕易就能體驗到的成就感,容易使大學生逃避現實;大學生借助網絡釋放情緒與壓力,在現實中卻難以表達自己。本文通過總結網絡發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提出相應措施,認為學校應以“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為目的,鼓勵大學生多參與集體活動,通過行之有效的方法減少網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影響,幫助大學生合理利用網絡。
關鍵詞:網絡發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導
中圖分類號: G4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19-125-2
0 引言
互聯網的發展是現代文明進步的一項重大飛躍,便捷、資源共享等特點讓網絡很快在高校中普及,無論在學習、交往、消費還是休閑方面,網絡都給大學生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虛擬世界中的娛樂、消遣讓一些大學生不愿面對現實中的困難;互聯網上可以隨心暢談,甚至隱藏身份,無須承擔現實責任,上網感到的自由與放松,這些無一不吸引著渴望表達、證明自己的大學生,而網絡游戲、網上購物、網戀等一旦成癮,不僅耗費財力、精力,還會對大學生正常生活、學習及心理發展造成嚴重影響,有不少同學因為沉迷網絡游戲而影響學業。
1 網絡發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1.1 虛擬世界中的成就感容易讓大學生沉迷其中,而慢慢忽視現實生活,繼而喪失積極向上、努力進取的動力。
成長過程中,很多人關心學生的成績、班級排名,但班里的尖子生只能是少數人,多數同學在班里排名比較平庸,如果沒有特長,在學校、班級也很容易被忽視,與此相反,網絡游戲獲得的成就感、網戀時的被關注感,深深地吸引著大學生,很多人因此在網絡上花費了不少精力和金錢。另外,大學生正好處于青年階段,每個人都有爭強好勝之心,現實中的比較與失敗會讓他們逐漸對學習消極倦怠。而在虛擬的世界中,每過一關、打敗一個對手,都會增加相應的分值,這些看得到的獎勵會使人產生一種在現實中很難得到的愉悅感和刺激,繼而產生對網絡的依賴,依賴一旦形成很難擺脫。這個惡性循環就像滾雪球一樣,現實中的挫敗讓人傾向逃避,越是選擇逃避現實,挫敗感會積累的越多。
雖然大家都知道虛擬世界的滿足感是不真實的,但偏偏是這種感覺使人深陷其中,從而變得更加沉迷于網絡?,F實中落下的功課越多就越沒有前進的動力,長期沉迷于網絡也會讓人的競爭力下降,時間越久,陷得越深,有的同學甚至變得分不清虛擬與現實。
1.2 網絡的發展迎合了大學生的需求,但也因此讓一些大學生在現實變得更孤獨。
大學階段是學生步入社會前的延緩償付期,大學生不僅有交往的需求,還渴望得到友情、愛情,希望得到別人的關懷與理解。正常狀態下,青年在這個過程中通過接觸不同的思想、價值觀不斷地修正自己的認知,從而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可以說大學是個體學會適應并嘗試融入社會的過程。然而,現實生活中人際關系的錯綜復雜、大學生的單純無知,很容易使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受到打擊、懷疑自己,導致人際交流障礙進而產生害羞、自閉、自卑等心理,恰巧網絡可以讓大學生生活在虛擬的世界里,暫時不必面對失敗。在網絡世界中,人們可以不因為長相不好、衛生習慣不好而厭惡一個人。大家可以在互不相知的情況下進行交流,彼此交友。在網上人們可以不必考慮現實的規則,自由、平等的發言,人們會根據一個人在網上的談吐、頭像等來形成對他的印象;利用網絡交談可以不用像在現實中那樣注意說話的場合、語言方式、談吐氣質等,有時也不用為說錯的話承擔責任。
在網絡中交談很容易說出內心真實的想法,這就大大縮短了時空距離,在滿足大學生傾訴欲的同時,也提供了一個比較自由的言論環境,有的人因此偏愛利用網絡進行交流。通過網絡的雙向溝通,陌生人也可以產生友情甚至愛情,大學生可以在網上體驗到一種理想的情感,并且因此體會到自我存在的價值感。可是復雜的現實卻讓大學生覺得交往有時并不容易。這種對比會讓一些學生傾向于選擇網絡。
1.3 網絡可以幫助大學生緩解壓力,宣泄情緒,但也存在許多潛在的危險。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競爭也日益激烈,對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每天面臨的壓力讓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生們不斷感受到矛盾與挫折,體驗到校園生活的種種不順心及在社會中生存的不易,為了釋放自己,尋求心理的解脫,把現實中的壓力與煩惱宣泄出去,有些大學生借助網絡傾訴或利用微博等表達自己的觀點,有的大學生喜歡網購,也有的大學生選擇了網絡游戲。
網絡的發展的確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在網絡中創造一個形象或改變一個形象非常容易,大學生們可以借助網絡感受他們向往的生活。近年來網絡購物的盛行,讓很多喜歡“宅”在家的學生動動手指就滿足日常所需。此外,網絡飛速發展,為人們打開了全方位的感官通道,讓使用者獲得了更多刺激的感覺,網絡游戲不斷推陳出新,大學生玩家已成為一個很大的群體。好面子、喜歡浪漫、愛冒險是大學生的特點,許多不法分子正是抓住了這點利用網絡在校園牟利,例如校園高利貸就是借助網絡一步步引誘學生陷入泥潭。這種網貸沒有實體交易,所以后期不易被偵查,學生也因為缺少判斷信息很容易被誘騙,當最初的小額借貸變得令學生無力償還時,甚至可能釀成嚴重的后果。
現實的規矩有時約束不了互聯網,而虛擬的世界更容易讓大學生迷失,網絡的不當或過度使用,不僅影響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還會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
2 引導學生正確利用網絡資源,減少網絡對大學生心理發展的負面影響
網絡是把雙刃劍,在豐富校園生活、提供便利、傳播知識信息的同時也存在很多“黑洞”,容易讓大學生迷失其中。對網絡過度依賴,可能造成部分學生沉溺于虛擬世界。
虛擬與現實世界存在感的落差對個體心理發展的沖擊是巨大的。學校既不能阻擋互聯網的使用又要善于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使用網絡。所以建議學校應以促進學生心理健
康發展為目的,盡量發揮網絡的積極作用,減少其負面影響。
第一,支持學生多參與社交活動,鼓勵學生多關愛自己及他人,在人際活動中體驗交流帶來的樂趣。自信心是通過一次次成功積攢而來的,只有在社交活動中,大學生才能通過觀察、比較、反思、修正,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學校支持大學生參與集體活動,本身就是在幫助大學生拓展交際面,積累人脈,有助于他們的成長與成功,也有助于調動學生交往的熱情及內部動機,利于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
第二,從大學生的實際需要入手,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校園是同學們步入社會前實習的場所,現代教育的目的,不是僅讓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同時也注重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關注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在學校學習的知識應該與社會中需要的相銜接,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要能解決實際問題,能幫助同學解答成長中的疑惑。珍視生命的教育、人際交往的技巧、人生觀的樹立、情緒管理、應對壓力、職場適應等內容都是當今大學生可能會面臨的問題。
第三,利用技術手段加強學校對網絡的管理。學校可以利用網絡防火墻等技術對學生接觸到的信息進行過濾,保護大學生人身與財產的安全。大學生渴望獨立,希望能證明自己,但其社會經驗不足,很容易遭受挫折。此外,大學生生理發育已經成熟,也有一些經濟支配權,如果沉溺于色情網站,不僅影響自己還會影響宿舍的其他人。高校作為學生的臨時監護者,可以通過技術手段把同學們保護起來。
總之,網絡對大學生的影響有利有弊,學校應通過系列管理與教育措施,幫助大學生合理利用網絡,對于網絡成癮的學生要耐心的正面引導,讓他們認識到只有勇敢的面對現實,才能成功;只有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目標,從而幫助沉迷于網絡的大學生在現實中重塑一個優秀的自己。
3 結語
網絡的出現時是代的發展,面對科技信息的多元化,我們要擇善而從,合理利用。關注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是從其內部著手,引導學生樹立積極的人生目標,培養他們形成自律的好習慣,幫助他們完善自我,促進大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
參 考 文 獻
[1] 王淵.基于科技倫理視角的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模式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13.
[2] 賈秀蘭.網絡發展對大學生群體影響的利弊及應對措施[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
[3] 季海群.網絡語言視域中當代中國大學生價值觀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4.
[4] 姜巧玲.高校網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構建[J].中南大學,2012.
[5] 王洪順,趙雪芬.網絡發展對大學生政治參與的影響[J].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