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琴
摘 要 在2016年的全國“兩會”上,集中展現了媒體融合的成果。從中可以看出,媒體融合成功的關鍵:一是,傳統觀念的徹底轉變;二是,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三是,系統性的全方位融合。
關鍵詞 兩會;國內;媒體融合;行業報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6)07-0070-01
1 2016年“兩會”報道的做法評析
全國“兩會”歷來都是媒體各顯神通的賽場,文字、圖片、音頻、視頻、H5、VR等各類新聞表現形式的綜合運用成為今年“兩會”報道的亮點。
1.1 中央主流媒體
1.1.1 做法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的應用無疑是今年“兩會”報道的亮點。“中央廚房”向全球各類媒體、網站、微博、微信、客戶端免費,實時提供最新的新聞產品。“中央廚房”由指揮員、采集員、加工員、技術員、推銷員和信息員組成,各成員各司其職,權責明晰,分別承擔全面統籌所有媒體報道、新聞素材提供、圖文音視頻等素材的加工、視頻編輯、產品推送、媒體發稿需求收集等任務,突破了媒體邊界,實現了內容生產、技術服務和產品推廣的完美對接。
新華社主推的“現場新聞”依托于新聞客戶端,通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和虛擬現實(VR)等,讓用戶如身臨其境,360度無死角了解新聞現場。新華社為記者配備了視頻直播云終端、平衡車、VR、無人機、直播云鏡頭等新裝備,從技術上保證了“現場新聞”的實現。另外,新華社客戶端專門設置了“兩會”互動板塊,用戶可直接參與互動留言,向委員、代表發問,而這些留言也反過來成為新聞素材。
1.1.2 評析
中央主流媒體將媒體的轉型與融合做得風生水起,帶動所有媒體紛紛進入一個由新興媒體引領的發展里程。《人民日報》和新華社無疑成為我國媒體融合的領頭羊。他們之所以在媒體融合領域發展迅速,得益于以下幾方面。
一是,旗幟明確,方向正確。中央主流媒體對媒體融合的探索早于2014年中央《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的出臺,從最初的微博到現在微博、微信、微視和客戶端“三微一端”新媒體格局的形成,從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口號式的融合到在內容、渠道、平臺、經營和管理等多個方面的深度融合,體現出中央媒體從頂層設計開始,在思維和觀念層面向互聯網的轉型。
二是,有專門的機構和人才投入到新媒體的發展中。比如,人民日報社設置有新媒體中心,其由中編辦批準成立,微博、微信、客戶端等都在該中心運營。機構的成立和人才的聚合有力保證了新媒體有充足的土壤去發展。
1.2 行業報
1.2.1 做法
以中國氣象報社為例。中國氣象報社借助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組合優勢,通過動態新聞、圖片故事、人物專訪、網絡專題、在線訪談、新媒體互動、記者連線等多種形式進行報道。主要有以下幾大
特色。
一是,加強與人民網、新華網等重量級媒體的合作。將氣象“兩會”專題鏈接入人民網;與新華網聯合開展“兩會”氣象熱點公眾調查,并通過微博、微信和客戶端進行轉發,廣泛搜集民意,推動回應社會關切,提高氣象部門公信力。
二是,突出利用微博等新媒體。在新浪微博@中國氣象局開設微話題#氣象記者跑兩會#,前方上會記者可直接發送微博,也可后方編輯在前方記者新聞素材的基礎上編輯形成更加完善的內容后發送。借助@中國氣象局130余萬“粉絲”量,有效擴大了“兩會”氣象聲音的傳遞,并與之形成互動。
三是,實現“一次采集、多元發布”。前方上會記者采寫素材,被編輯成適用于各類媒體的產品,包括圖、文、圖解、H5等。
四是,邀請“兩會”代表、委員參與公益行動。專門制作了“應對氣候 有你有我”的公益卡片,邀請代表、委員在卡片上簽名并通過網絡等平臺推出,通過他們的影響力呼吁更多的人關注氣候變化。
1.2.2 評析
行業報在中國報業體系中既特殊又復雜,既有媒體形態與功能的一般特征,也有行業管理與內部運營的特殊條件。近年來,行業報在學習先進的同時,摸索了適合自身發展的媒體融合之路。
在行業內頗具影響力的《中國交通報》《人民鐵道報》《中國氣象報》等無不在應用互聯網、多媒體、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最新技術理念和手段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實踐,基本形成了圖、文、音視頻等新聞信息的“一次采集、多元發布、層級利用”,基本奠定了媒體融合發展的基礎。同時,微博、微信已成為行業報熟練應用的新媒體平臺,且多以新穎策劃、重磅內容、社會視角、廣泛傳播為目標。
2 媒體融合成功的關鍵
從各媒體在“兩會”上的表現可以看出,媒體融合成功的關鍵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一是,傳統觀念的徹底轉變。媒體融合首先需要的是融媒體領導人,其次是融媒體編輯和記者。媒體融合歸根結底還是思想觀念的融合和人的融合,建設一支具有互聯網思維、適應新傳播業態的媒體人才隊伍很關鍵。未來的采編人員需要學習不同渠道的傳播方式,具備“全媒體思考”能力,知道哪一種話題最適合哪種渠道傳播,同時要掌握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不同的敘述方式。
二是,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的中間紐帶就是技術紐帶,離開技術力量所支撐的技術平臺,兩者最多是分立發展,無法真正實現一體化融合發展。不管是《人民日報》這樣的重量級媒體還是《中國氣象報》這樣的行業報,都需要緊跟新技術的發展,“中央廚房”、VR等的實現都首先是基于技術手段的到達。
三是,系統性的全方位融合。媒體融合的實現需要在內容、渠道、平臺、經營、管理等方面都形成融合,而這些又都相輔相成、互為補充,任何割裂都將有損媒體融合。管理融合重在建立適合融合發展的組織結構、傳播體系和管理體制,人員去身份化、管理去行政化、業務去部門化。系統性地進行全方位融合仍是未來媒體融合需要探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