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愛琴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對我國的初中物理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在2011年國務院頒發的《初中物理新課程標準》中,就明確提出了要結合生活實踐進行物理教學的要求,要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明確了“物理源于生活,物理應用于生活”的教學理念.充分利用生活實踐中的相關條件來輔助物理實驗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物理的相關原理,并且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良好的思維能力.
1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現狀
在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主要的目的就是引導學生學習基本的物理知識和技能,提高他們學習物理的興趣,能夠為后期物理的深入學習打下基礎.這個階段系統知識的學習并不是重點,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這就要求在物理實驗的教學過程中,要將學生的體驗和探索放在首位,將知識的學習與學生生活聯系起來,有效地促進學生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望.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實驗有相當一部分是利用學生的生活實際來創造情景的,雖然有些源于生活但是操作性并不強,導致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學效果并不盡如人意.例如,在壓強章節的實驗教學中,有些教師會利用“口吹硬幣跳過木板”的實驗來凸顯壓強的作用,但是實驗的效果差強人意.
1.1教學理念落后,以分數為評價標準
雖然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教育改革,將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做了大量的宣傳,但是傳統的教學觀念已經深入人心,很難發生根本改變.物理試卷上的考試分數,依然是評價物理學習狀況的標準,雖然物理實驗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重視,但是關于物理實驗的考察依然是停留在試卷上,而不是學生的動手操作.
1.2實驗選材遠離生活
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做的演示實驗大都是直接源自于實驗室的現成器材,甚至有些器材學生很難在現實生活中看到,利用這些器材來做物理實驗,學生很難將它們與自己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
1.3學生的思維、能力得不到鍛煉
在實驗室做的很多實驗,都是實驗員事先將需要的器材準備好,并將它們組合起來,學生只需要簡單的操作就可以觀察到相應的實驗現象,并不需要動腦思考,實驗的過程并沒有體現出探究性.
2結合生活實踐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狀況
結合生活實踐下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應該是以學生為中心,重點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通過簡單的課堂實踐學到相應的物理知識.另外,通過這樣的實驗能夠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應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從課堂氛圍上來看,結合生活實踐的物理實驗課堂是民主活躍的課堂,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整個教學過程不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而是以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為主的知識探索.從教學目標上來看,教學的目標不再僅僅是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學生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維能力的培養也同樣是重要的教學目標.教學目的上,不再以學生的知識學習為最終的目的,而是將所學的知識應用于實踐生活,以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為最終目的.
3利用生活實踐促進物理實驗教學的原則
3.1生活性原則
物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與日常生活的關系非常密切,在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地多去創設真實的生活情景,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積極地探索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便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應用于實踐當中.
3.2科學性原則
在物理實驗中,教師選取的實驗器材和物理實驗要具有科學性,不能以表面的現象來下結論,要培養學生通過現象揭露本質的能力.在選取實驗器材時,既要考慮選取器材的生活化,又要考慮生活與理論之間的差距,避免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
3.3互動性原則
整個教學過程要注重講練相合,要學生共同參與,通過雙方的互動實現知識的學習.在進行教學之前,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和教學內容,教學的設計要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和探索.
4利用生活實踐促進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途徑
4.1設計生活化的實驗情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高效率的學習離不開濃厚學習興趣的支撐,在實驗教學中將學生熟悉的生活內容引入課堂,構建相應的教學情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奇聞趣事,通過直接講述和視頻的方式展現給學生,創設出相應的教學情境.在情景的創設時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引入的素材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要能夠引起學生參與探索的欲望;其次,提供的教學素材要與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具有差異性,這樣才能夠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例如,用扇子扇風會感覺到涼爽,這樣的生活常識非常容易會讓人認為扇子吹的風是涼的,而實際上是因為空氣流動造成的蒸發散熱.為了避免學生的誤解,可以在這個實驗后再加一個步驟用扇子對著溫度計扇觀察溫度計示數的變化.
4.2實驗設計和實驗選材生活化
在實驗的設計階段,盡量選擇來源于生活的實驗,將實驗的目的轉變為解決生活實際問題,這樣學生能夠將沒有實際意義的物理實驗轉變為解決生活問題的生活探索.另外,在物理實驗器材的選取上盡量選取生活化的器材,在實驗室中的器材雖然更加精良,但是教學的效果并不一定比生活中選取的實驗器械好.在實驗教學的設計中,可以選取在實際生活中便于制作、常見的器材代替實驗室器械,這樣能夠給學生營造一種情切的學習氛圍.在實驗器材的選取中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在選擇生活器材的時候應選取學生常見的,這樣便于學生現有知識的遷移;其次,實驗器械的選取盡量選擇簡單,成本低的器材,讓學生放手大膽的去探索和完成實驗;另外,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制作教材中提到的小實驗和小制作.例如,為了體驗壓強,可以利用一根吸管向兩根點燃的蠟燭中間吹氣,觀察火苗是否向中間靠攏.另外,在“光學”的實驗教學中,可以自制光學折射演示儀來觀察光的折射現象.首先做一個透明水缸,里邊裝上淡藍色的墨水,然后將透明水缸的兩側和后面都覆蓋上黑紙,上方用玻璃板蓋住,在水面上方充上煙霧,用光線照到玻璃缸上,保證光線一半在水面上方,一半在水面下方,透過上方玻璃板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水面上方沿直線傳播的光線和水面下方偏折后的光線.
4.3設計生活化的實驗過程
在實驗過程中,讓學生自主的探索實驗的過程,讓學生圍繞提出的問題,自行設計實驗,來解決問題.通過這樣的實驗,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感興趣,讓學生真正融入到實驗教學過程中.例如,在研究“壓強”的章節實驗中,將充滿氣的氣球用整個手掌去按壓觀察氣球形狀的變化,再利用相同的力度用一根手指按壓氣球,觀察氣球變化.或者用繩子將氣球懸掛起來,向氣球的一側吹氣,觀察氣球的偏向.
4.4實驗結論回歸生活
物理實驗不僅僅要注重實驗過程中的生活化,還要注重實驗結論的生活化,將實驗得出的結論延伸到實際生活當中,提高學生將課本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聯系的能力.例如,在“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的實驗教學中,通過實驗得出:“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大.”最后結合這一結論介紹飛機的起飛原理,回歸到現實生活中.
總之,在初中物理實驗的教學中,只有轉變教學觀念,將生活中的生活實例和生活現象融入到實驗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夠在師生的互動中夠提高教學效果,實現真正的有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