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你并沒有發現,作為一種新型消費業態,陪伴經濟已經來到我們身邊——
陪逛街購物
有人愿意花錢找別人陪自己逛街嗎?職業“陪購師”告訴你,這個可以有。
“不好意思啊,我下周的陪購預約已經排滿了。”
眼下又到了采購夏裝的時節,靜藝(化名)比平時更加忙碌。
周一到周五,她是一家培訓機構的培訓導師,而到了周六周日,她的身份則變成了一名職業陪購師。
“陪購師主要是陪客戶逛街,幫他們選擇合適的衣服,提升個人形象。”靜藝解釋道。
靜藝從小就喜歡打扮自己,大學時選擇了服裝設計專業,在服裝的材質、色彩搭配和衣櫥陳列等方面都有著系統的專業知識。
“陪同購物,簡單地說,就是根據客人膚色、身高等外形條件的特點,搭配不同的服飾甚至發型。”靜藝說。
現在,盡管每周只工作兩天,靜藝每個月的客戶數量也能保持在6個以上。
陪運動健身
呂偉是濟南的一名羽毛球陪練,畢業于河南師范大學體育專業,主攻羽毛球。
呂偉告訴記者,自己于2011年9月開始做兼職羽毛球陪練,羽毛球基礎戰術經驗比較豐富,陪練的同時,可以幫助學員防治或輔助恢復運動損傷。
在做職業羽毛球陪練之前,他在一家健身中心當了近3年的私人教練,陪練只是兼職。
不過,隨著學員數量的增加和知名度的提高,他開始辦起了羽毛球培訓班,羽毛球一對一私人陪練每小時收費100元,場地費用由學員承擔。
“我現在一個月收入在一萬元左右,因為學員流動性比較大,暑假寒假學員比較多,月收入有一萬五六吧。”呂偉說。
陪在線游戲
2015年11月7日,晚上10點多,網絡游戲主播小野(化名)在電腦前與粉絲互動。
她在一家直播平臺擁有自己的虛擬直播間,通過為玩家解說游戲,獲得粉絲送出虛擬禮物并轉換為收入。
今年剛大學畢業的小野每月收入過萬元。
在一些大型直播平臺上,一些女主播能夠做到年收入過百萬,她們擁有自己忠實的擁躉。
小野每天至少需要在電腦前直播6小時,直播平臺依照各主播的觀眾數排名,觀眾數量多的主播將獲得首頁的推薦位置。
父母會關注小野的每次直播,他們坦言并不習慣小野化妝,更不了解為什么上網陪人打游戲也能賺錢。
小野在朋友圈里留下了這樣一段話:“我理解的主播是快樂的、有尊嚴的,對粉絲是有感情的。在直播的生涯里,我可以找到一批益友,而不僅僅是追求者。”
網紅作為網絡時代的產物,其身上投射出的特質,迎合了網絡世界的“審美”或“審丑”心理,自然衍生為陪伴經濟的形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