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靜波
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已經將修改《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以下簡稱《控煙條例》)列入今年立法計劃,現正在征求社會各方面意見。2010年,上海在全國率先通過了《控煙條例》,6年多來的實踐證明,《控煙條例》對控制吸煙、提升城市文明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控煙效果得到了廣大市民的高度認可。此次修改《控煙條例》,還存在幾個方面的爭議點,尤其是對公共場所室內是否全面禁煙存在不同的聲音。今年市人代會期間,筆者提出了關于修改本市控煙條例的代表建議,建議在條例修改中明確公共場所室內全面禁煙的要求。近期,筆者又通過聽取市民的意見,更進一步增強了公共場所室內全面禁煙的信心。
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理應在控煙方面跟上時代步伐。2003年世衛組織通過《煙草控制框架條約》以后,世界上共有100多個國家立法,40多個國家全面禁止公共場所室內吸煙。紐約、東京、香港、巴黎、倫敦等與上海同水平的國際大都市,也早已加入了這一行列。我國的北京、深圳等城市也已經先后開始實施室內全面禁煙。上海必須迎頭趕上,強化國際大都市的文明形象。
從上海現有的《控煙條例》看,實踐中也存在不足。如對160平方米、75座以上的餐廳需設立吸煙區與非吸煙區的規定,顧客很難知曉餐廳的這類信息,吸煙區與無煙區的邊界也沒有嚴格的要求,個人的解釋也多樣,這就容易引發糾紛,近期發生的環球港“赤坂亭事件”就是代表。只有通過修改條例,全面禁止在餐廳內吸煙,才能真正解決這一困惑,防止同類事件的再次發生。
在《控煙條例》修改過程中,有意見提出,在機場等交通樞紐的室內乘客等候區域、不具備有關室外吸煙條件的室內工作場所,可以設置與外界物理隔斷、具有獨立通風系統的吸煙室。其實,室內工作場所和室內公共場所是一個概念,現今的寫字樓都是整體的通風系統和開放式的辦公場所,都是上班族公共活動的場所。在這樣的場所設置吸煙室很難操作,籠統的物理隔斷和通風系統的標準是什么,多少面積、多少人才可以設吸煙室等等,都難有明確的標準,隨意性很大,有些單位甚至會將會議室設定為吸煙室,一邊開會一邊吸煙。所以這樣實質上是放任室內工作場所吸煙,比現有的條例反而倒退了,這個“后門”絕對開不得!據各種途徑進行的調查顯示,上海80%—90%的市民都支持室內工作場所全面禁煙,反對保留所謂的吸煙室。這一意見也有違廣大市民的共識。
不僅如此,上海控煙的范圍還應進一步擴大,特別是在以青少年為主的活動區域,包括大型游樂園等。現在上海迪士尼還設有吸煙區,而早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就已經實現了無煙世博。此外,對于醫院、博物館、大型演出場所、電影院等,都應該做到紅線以內全面禁煙。對于人流密集的旅游景點,如豫園、朱家角、外灘等,在人流飽和的情況下,應該臨時性勸阻游人吸煙。
控煙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一部好的控煙法規,會明確社會文明的底限,讓一部分隨意吸煙的行為成為“違法吸煙”,讓大部分守法的吸煙者到規定地點吸煙,讓不守法的吸煙者受到更重的處罰。同時,控煙也要采取疏堵結合的辦法。近些年,控煙的宣傳力度有所弱化,要持續加大宣傳力度,將吸煙危害健康的最新研究成果告訴市民,讓吸煙者認識到,吸煙損害自己和親人的健康,是對自己和家人的不負責任。
為配合室內禁煙,需要設置一批室外吸煙點,引導吸煙者到室外吸煙點吸煙,讓他們養成室外吸煙的習慣,并在吸煙的不方便中減少吸煙的數量。對于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來說,黨員領導干部的帶頭作用更為重要,建議在本市控煙條例修改以后,市委、市政府出臺一個黨員、領導干部帶頭控煙的文件,并讓全社會監督。我們相信,在全社會共同努力下,上海的控煙工作一定會再次躍上一個新的臺階,讓上海城市文明更進一步。 (作者系市人大代表,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行政辦公室副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