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凌莉
“讓每個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是閔行區教育發展的核心理念,實現這個美好愿景的前提是每個閔行孩子都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在“互聯網+”時代,閔行區自2012年起,在全區中小學校、幼兒園全面啟動了教育信息化建設工作,嘗試破解區域教育體量大、優質資源分布不均等教育轉型發展面臨的難題。歷經4年多的探索與實踐,閔行區的教育信息化建設推進情況如何?社會反映如何?取得的成效又如何?區人大常委會對此高度重視,成立了由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國榮、夏紅擔任組長,部分區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教科文衛工委委員和部分區人大代表為成員的教育信息化建設專項工作調研組,于今年3-4月開展了調研。
調研組先后走進6所中小學校園和區教育局信息中心,實地了解學校在信息基礎設施、教學資源、軟件工具等方面的配置水平及閔行區教育信息管理系統的總體情況。座談會上,大家傾聽著來自閔行區部分中小幼學校校長(園長)、教師、信息化主管等一線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困難和問題,用心看、仔細聽、認真記,為常委會上議題的審議做足了準備。
4月20日,在閔行區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六次會議對閔行區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專項工作進行的審議中,常委會組成人員和列席代表踴躍發言,直言不諱地指出了學校信息化建設與應用不夠均衡、數字教育資源不夠豐富、專業信息化管理人員缺少、教師運用信息技術能力水平不夠、教育公共服務尚未完全普及等目前存在的問題,并紛紛提出一些具體的意見和建議,為督促和支持政府統籌做好教育信息化的整體規劃和頂層設計,更好地助推閔行區教育轉型、優質均衡發展建言獻策。
進一步深化信息技術應用,大力助推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要努力縮小區域學校差距,積極推動中小學校、幼兒園等各級各類學校,特別是薄弱學校信息化建設與應用水平的提升,積極探索通過信息化手段建立學校間優秀教學經驗的推廣與交流機制,促進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與傳播。要不斷豐富優質數字教育資源,積極設計和開發深度融合學科教學的課件素材、學習內容等,完善各種資源庫,堅持探索優質網絡課程、名師講座、特級教師示范課等資源共享平臺建設,還要注重開發符合學生成長特性、教師教學特色的人性化教與學應用軟件。
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增強信息化應用與服務能力。要努力提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水平,既要合理安排培訓時間,豐富培訓內容,調動教師參與培訓的熱情和自覺性,同時要加大培訓力度,采取多種方法和手段幫助教師有效應用信息技術,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要積極構建專業化人才隊伍,不斷充實各類學校信息化專業人員隊伍力量,適當增加中小學校的信息管理人員,積極解決好幼兒園沒有專職信息管理人員的問題。
進一步改善信息化設施設備,切實滿足各級學校教育教學信息化需求。要繼續做好基礎設施設備建設,根據學校需求,及時更新信息化設施設備,做好老舊設備報廢等工作,努力破解政府采購瓶頸,幫助學校購買到符合實際需求的相關設備。此外,還要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項目審批制度,優化項目立項、審批等環節流程,從政策扶持、資金保障等方面要給予適當的傾斜,避免出現項目執行難的情況。
進一步提升教育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積極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要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宣傳力度,通過社會、學校、師生等各方力量做好宣傳工作,讓學生家長及時知曉并會使用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實現社會、學校、家庭的互通互融;要積極引導學生正確利用信息手段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學習的良好習慣,發展興趣特長,提高學習質量,還要注意結合視力保護、戶外鍛煉等進行課程設計,保證學生的健康成長;不斷提高信息化公共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完善和拓展區門戶網站、數字電視、教育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教育公共服務平臺的內容和功能,充分利用東方有線電視網等公共通信網絡,積極推動教育資源進家庭,為社會公眾提供及時豐富的公共教育信息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