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建萍 陳鳳
“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和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第四個五年改革綱要(2014-2018)》的決策部署。近日,上海高院召開動員大會,全面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試點工作。
上海法院推進此次訴訟制度改革的總體目標是,以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為總目標,以提高司法公信力為根本尺度,積極穩妥地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促使辦案人員牢固樹立辦案必須經得起法律檢驗的理念,促進偵查、起訴活動始終圍繞審判程序的要求進行,充分發揮審判特別是庭審在查明事實、認定證據、保護訴權、公正裁判中的決定性作用,實現訴訟證據質證在法庭、案件事實查明在法庭、訴辯意見發表在法庭、裁判理由形成在法庭,以法庭審判的程序公正實現案件裁判的實體公正,確保案件的質量和效率,有效預防冤假錯案的發生。
上海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姜平在動員會上強調,“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不是法院一家能夠完成的任務,需要公安、檢察機關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也需要其他相關部門的共同參與。公安、檢察、司法等相關部門要切實增強責任意識、庭審中心意識、證據意識,積極支持、配合法院做好改革試點工作,合力推進庭審實質化,努力形成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的工作合力。同時,還要積極完善證人出庭保護制度、充分尊重和保障律師執業權利、加大人權保障力度等配套措施,推動改革順利實施。
據介紹,上海一中院、二中院2家中院以及浦東、閔行、長寧、普陀、虹口、楊浦6家基層法院被確定為先行試點法院,試點推進階段需重點抓好九項改革任務,分別為推進庭審實質化改革、貫徹落實證據裁判規則、強化人權保障機制、完善辯護制度、完善證人鑒定人出庭作證制度、完善案件繁簡分流工作機制、探索建立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以及推進審判工作信息化建設。
為確保改革任務的完成,下一步上海高院還將制定、修訂完善相關制度規定,如制定、修訂《庭前會議規則》、《庭審操作規范》,明確庭前會議適用的案件范圍,規范庭前會議的程序和內容,建立庭前會議與庭審的銜接機制,推進庭前會議向實質化方向發展;加強人權保障,完善《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等規定,明確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啟動條件,完善非法證據排除的標準和程序,遏制刑訊逼供和以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證據的行為,預防和減少冤假錯案的發生;研究、制定《證人、鑒定人出庭作證規則》,進一步明確證人、鑒定人出庭的案件范圍,接受詢問的規則等;探索建立證人、鑒定人出庭作證補償機制,建立對證人、鑒定人出庭作證的保護機制,促使應當出庭作證的證人、鑒定人能夠依法出庭。從而確保司法裁判的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以實現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完善辯護制度,保障律師依法執業,實現3年以上有期徒刑案件辯護律師全覆蓋,力爭3年以下有期徒刑案件指定辯護率有較大提升,等等。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崔亞東在動員講話中指出,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是上海法院推進的又一項重大改革任務。其目的是破除目前審判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落實憲法法律確定的原則和規定,促使辦案人員牢固樹立辦案必須經得起法律檢驗的理念,充分發揮審判特別是庭審在查明事實、認定證據、保護訴權、公正裁判中發揮決定性作用。他要求全市各級法院要把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與已經推出的司法責任制、審判權力運行機制、人員分類管理、執行體制改革等緊密結合起來,在探索改革路徑、攻克破解難題、創新體制機制、提升司法公信力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