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學鋒
“實施的過程中,可能遭遇非議,包括把小問題放大。我覺得要看大勢:是不是符合企業發展的基本規律、企業治理的內在客觀規律。不能總是空想著完美的做法,總走不出第一步。山東能走出這一步,很不容易。”
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難。國企經理層從體制內到契約化管理,無疑是巨大的觸動利益。2015年12月11日,山東省屬國企山東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召開會議,董事長、黨委書記李位民為新聘任的經理層頒發聘書,與總經理、副總經理簽訂聘用協議。山東省國資委主任張新文表示,“這標志著山東能源集團高級管理人員契約化管理工作邁出了實質步伐,必將對企業改革發展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國有企業要“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國有企業要合理增加市場化選聘比例”。2015年山東開始推行省屬國企的經理層契約化管理,走在了全國前列。
從正廳到“一介布衣”
由于種種原因,長期以來國企高管“亦官亦商”,身份未市場化。
1999年中共十五屆四中全會的《中共中央關于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對企業及企業領導人不再確定行政級別。2000年,國家經貿委發布《國有大中型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加強管理基本規范(試行)》,規定企業不再套用黨政機關的行政級別,也不再比照黨政機關干部的行政級別確定企業經營管理者的待遇,實行適應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企業經營管理者管理辦法。然而這些重要規定沒有真正落實,在國企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一直是雷聲大雨點小。長期以來的體制慣性,導致國企高管呈現出較強的路徑依賴:習慣于亦官亦商、能上不能下、能進不能出、薪酬能高不能低,而且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希望保留“官”身份的同時更多享受為商的好處,包括市場化的激勵機制,俗稱“兩頭都占”。
按照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諾斯的觀點,路徑依賴,弄得不好的話,會被鎖定在某種無效率的狀態之下。一旦進入了鎖定狀態,要脫身而出就會變得十分困難,往往需要借助外部效應。對山東而言,這個外部效應是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山東省委省政府強力推行的國企改革。
《中共山東省委、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化省屬國有企業改革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意見》2014年6月發布,“省屬國有企業要合理增加市場化選聘比例,以聘任制、任期制和經營目標責任制為主要內容,逐步對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實行契約化管理。嚴格任期管理和目標考核,將考核結果作為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培養、使用、獎懲的重要依據,建立經營管理人員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機制。積極培育和利用職業經理人市場,建立職業經理人人才庫。實施優秀企業家培養工程,優化企業家干事創業環境,更好地發揮企業家作用。”2015年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指出,“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實行內部培養和外部引進相結合,暢通現有經營管理者與職業經理人身份轉換通道,董事會按市場化方式選聘和管理職業經理人,合理增加市場化選聘比例,加快建立退出機制。推行企業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明確責任、權利、義務,嚴格任期管理和目標考核。”顯然,山東走在了前列。
2015年6月,山東啟動以“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為核心的國企經理層管理改革。山東省委組織部副部長時培偉稱,按照新規,山東省管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經理層人員由董事會按程序聘任,實行契約化管理,不再納入省委管理。原則上要求未滿57周歲的企業經理層人員應選擇契約化管理;如果不選擇契約化,將退出企業經理層。省管企業任職的經理層人員,山東省委組織部逐一聽取了他們的選擇意見。首批27名經理層人員中,未滿57周歲的有21人,全部選擇契約化管理。至2016年1月,契約化管理試點企業已達19戶。山東國資委主任張新文稱,“正在推進的11戶企業中涉及的51名高管人員,有47名選擇了契約化,在企業干部職工中引起較大思想沖擊,為下一步轉變傳統干部管理理念、深化企業人事制度改革打下了思想基礎。”
革了經理層的“命”:這是巨大的利益觸動。有原先是體制內、契約化管理的高管在受聘后表示,告別了“官本位”,實行契約化管理,有任期目標、有契約考核,責任更大、壓力更大,確有寢食難安、夜不成寐之感。魯信集團董事長汲斌昌稱,“在改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工作過程中,公司在集團本部和出資企業兩個層面加強宣講中央和我省國企改革相關精神,通過多次召開專題會議,下發相關文件,向全體員工強調本輪改革將帶來利益分配格局的深刻調整,關系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和職業發展。”相開進曾任魯信集團總經理兩年多。改革后,他成為魯信集團契約化管理的總經理,與董事會簽下了三年的合同。他稱,此前他相當于正廳級干部,現在是“一介布衣”,“以前如果做得不好,組織部門可能把我調個地方;現在要是不稱職,可能會被直接解聘,沒人管了”。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契約化管理采取每年考核和任期考核結合,完成得低的時候,只發基本工資,再低到一定程度,可以免職,保留勞動關系——如果真到了這一步,當事人未必愿意留下。曾經,某企業將子公司的一個高管免職,允許其做普通員工,對方離職了。
完全市場化的“前奏”
據山東省國企經理層契約化管理的規定,企業總經理人選由董事長提名,副總經理人選由總經理提名。董事會與經理層人員分別簽訂契約,內容包括聘任期限、任期目標、考核辦法、薪酬構成、解聘條件以及契約雙方的權利義務。山東省副省長王書堅認為,在合同授權下,經理層可以充分發揮自主性,對自身具體經營行為進行決策,并根據市場動態進行調整,也有助于培養更具備企業家精神的國企經營者。
如前文所述,山東省委組織部管理領導班子的11戶契約化管理企業,總經理都不進董事會。設常委會的,符合條件的總經理可以擔任黨委委員。不設常委會的,總經理不進黨委會。而山東省國資委管理的企業中,符合條件的總經理可以進入董事會或黨委會,但二選一,且仍然是契約化管理干部;此外,同時擔任了副總經理的董事會秘書不再進入董事會或黨委會,作為契約化人員進行管理。
這一安排形成了“雙軌制”,以主流模式的7人董事會為例,執行董事3人為組織部門任命的干部,經理層完全契約化管理。其中,董事長兼黨委書記這個重要角色是體制內身份。山東省國有資產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李廣慶對《董事會》表示,“董事長兼黨委書記是體制內身份,可以更多體現出資人的利益。如果董事長也契約化管理了,就是內部人了,個人利益和出資人利益會有沖突。國企,如果沒有人比較純粹地代表國家去行使權利,很可能出問題。”經理層契約化管理進而徹底市場化、董事長等數人保留體制內身份,可能是目前情況下,比較穩妥、務實的推進改革的做法。相比之下,將企業所有人員身份均一步到位市場化的觀點,在目前可能屬于理想化。
實踐中,山東省屬國企經理層大都是現職的企業經營管理者轉任而來,可謂比較穩妥、操作性更強,符合“暢通現有經營管理者與職業經理人身份轉換通道”。但某種意義上,他們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職業經理人,離“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的實質要求也有差距。對此,山東國資委的一個官員表示,契約化管理是完全市場化的前奏,由契約化走向市場化。
而關于職業經理人,山東省長郭樹清稱,“對于職業經理人,內部培養和外部引進缺一不可,但內部培養尤其重要。因為每個企業都有自己各具特色、積極進取的企業文化,這是由很多歷史性的因素形成的,也體現了企業的發展規律。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我們不要輕易破壞企業文化,一般沒有必要對一個企業的管理人員實行大輪換。”
值得一提的是,新興際華集團2015年在央企中率先實行了董事會選聘總經理,出任總經理的楊彬已任副總經理超過10年。
“痛苦”走出這一步
《中共山東省委、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化省屬國有企業改革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意見》提出,“區分市場化選聘和組織選任人員的薪酬標準,合理確定并嚴格規范組織選任企業領導人員的薪酬水平、職務待遇、職務消費、業務消費。”契約化管理之后,薪酬制度如何合理化,備受關注。
“可以拿跟同業水平相符合的薪酬。”中泰證券董事長李瑋稱,以前中泰證券雖然也給經理層下達經營指標,但只是與經理層集體簽訂合同,約束力較小,現在合同直接簽到個人身上,權責更為明晰,而且這一機制也破除了同業競爭中的薪酬制約。“證券行業最寶貴的是高端人才。在市場化機制之下,我們可以拿跟同業水平相符合的薪酬引進和留住人才”。
然而實踐中,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并非能一蹴而就,需要董事會和經理層磨合,或者說合理博弈。一方面,董事會普遍缺乏這方面的經驗、能力。另一方面,改革初期,一些轉為契約化管理的高管對薪酬的期望比較高,這時可能出現矛盾。山東國資委的一個官員稱,“原來董事長、總經理的薪酬一樣。現在總經理是體制外了,對薪酬會有很高的期望值。董事長會說,我們以前薪酬都一樣,你就是轉了個身份,就值這么多錢了?我干得比你多,責任比你大。董事會和經理層,是典型的契約關系。我認為,要讓他們先磨合。他們做得差不多的時候,國資委、社保再開個座談會,平衡平衡、協調協調就行了。”
作為董事長,長期任職國企高層的李廣慶稱,“要想干好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董事長,還真的要有使命感、責任感、事業心。否則,你如果想掙錢、認為自己能掙錢,可以出去干。”此前的2013年,山東省屬國企山東黃金集團董事長王建華離職,到總部福建的紫金礦業(601899)任總裁,2014年的年薪406萬元,遠高于在體制內時。
“人的問題是企業根本的問題。把人的問題解決好了,所有問題都不是問題了。契約化管理剛開始的時候,有些當事人覺得面子上不好看。現在,經理層大家都契約化了,就適應了。一旦形成趨勢,就會好一些。這次改革,大家心理上有痛苦。實施的過程中,可能遭遇非議,包括把小問題放大。我覺得要看大勢:是不是符合企業發展的基本規律、企業治理的內在客觀規律。”李廣慶說,“不能總是空想著完美的做法,總走不出第一步。山東能走出這一步,很不容易。”山東省委組織部副部長時培偉認為,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已經在山東省管企業經營管理班子層面實現了“能進能出、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有助于打破國有企業的封閉和固化,為國企帶來活水,激勵國企管理人員干事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