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長文
置身于小學語文教學課堂,筆者深深地體會到培養學生個性對他們今后的發展很重要。小學生的個性通常是指其思想與精神的張揚,它是適應或接收現實環境的各種意識反應和心理特征所構成的內部動力,兒童的個性表現為依附和非依附兩類方式。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育對學生個性的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當前實施新課標、進行新課改的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個性,讓學生獨立思考問題,主動參與教學環境,體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圍繞中心議題,鼓勵大膽發言,共同討論,領悟出正確結論。這種課堂教學的方式與氛能促使學生個性的張揚與發展,實現學生個性的獨立性、創造性、主動性、和諧性和健康性。在小語課堂教學的課改中,如何培養學生個性,我作了如下探研:
一、發揮學生想象,豐富個性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抓住各種契機,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努力挖掘學生的“創新點”,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想象是人腦對已有的表面現象重新組合建立起新形象的過程,而任何新形象的形成都以感知為基礎。因此,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知識來豐富學生的想象。如,我在指導學生學習《大海的歌》一課時,通過文章的四、五自然段的閱讀,讓學生回答“我仿佛聽到大海正在唱著一曲新歌”的意思。同學們大膽想象大海的新歌唱的什么內容,有的同學說“大海新歌是在唱偉大祖國繁榮昌盛;有的同學說大海在唱祖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成就;還有的同學說大海在唱祖國的明天更美好等等。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就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的發展。
二、鼓勵學生質疑,發展個性
讓學生個性得到發展是新課改的一大策略。語文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大膽地質疑,教師要有機適宜的進行引導、點撥,使學生的疑難得到正確地解答。質疑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個性,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理解問題和解決問題都有幫。 如我在教學《凡卡》這課時,學生質疑,為什么凡卡寫的信爺爺收不到?為什么說凡卡是美好的回憶?在回憶中的“甜”是為什么?等等,讓學生大膽提問質疑,就能盡快地了解課文內容,從中找出答案。通過學生的質疑,帶著這些疑難,讓學生討論,小組評論,教師要創設情境和氛圍、然后點撥,再讓學生獨立地思考、想象,最終能正確地解決疑難.正確地理解課文內容。從而在獨立思考疑難時,學生的個性也同時得到發展。學生的自身素質有了很快的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明顯上升。
三、引導學生探究,培養個性
在新課標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教師在教學中的主要目的。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使我們深刻認識到,要想達到新課改的目的,教師必須引導和啟發學生探究知識,培養和促使學生的個性發展,以便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引導學生探究真知,有些知識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得出的,對這類知識的教學,應讓學生親身參加實踐活動,接觸實物,親自實驗操作,從中掌握知識。如課堂上要學生完
成的作文,可以改為學生到實地參觀訪問,讓學生親身去現場觀察、分析,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和景物之間的相互聯系。讓學生腦子里有了自己的印象,教師再根據學生的參觀進行點撥,讓學生探究怎樣寫出參觀后的感想。總之,在課程改革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應注意培養學生的個行,使學生的個性能得到發展。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并能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的學習變得豐富而有個性。同時也端正了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并使之掌握適宜自己學習的方法,從而使每個學生的個性都能得到充分發展,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著實推進課程改革。
四、尊重學生差異,掌握個性
教育的起點在于明確學生的個體差異并按差異施教。學生的學習差異,既表現在認知方面,也體現在情感方面。就前者而言,學生的記憶力、觀察力、注意力、思維力、想象力不一樣,智力水平不一樣,所以對教學的理解也不一樣;語言表達和閱讀能力的培養和變化主要取決于小學和學前階段,顯然也有差異;數理邏輯、音樂表現等特殊能力傾向也不一樣;學習習慣差異更明顯,許多學生就是因為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掉隊。就情感而言,學生學習的興趣、動機、意志、態度、自信心等集中表現為學習的持久力,其中任何一個因素的強弱都會影響這種持久力的長短。課堂教學中進行“分層要求、分層教學、分層輔導、分層作業”的探索,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各個不同的“最近發展區”前進,優等生以“放”為主,“放”中有“扶”,學困難以“扶”為主,“扶”中有“放”。分層教學改變了過去的“齊步走”模式,分層實施,因人施教,最大程度地尊重學生的個性,滿足每個學生的不同需求。
五、放飛學生思維,張揚個性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的各抒己見。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后,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識是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的思維在無拘無束的討論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給課堂教學注入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