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
摘要:《機械基礎》是一門機械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這門課程概念、名詞和原理多,內容抽象,理論性強,對實踐要求高。而中技生學生學習基礎偏差,容易對這門課程懼學和棄學的情緒。多媒體教學以計算機存貯技術為載體,是一種程序化的教學方案,它包括用于控制和進行教學活動的計算機程序、數據、文檔資料以及配合使用的手冊。多媒體教學與其它媒體教學相比,有其顯著的特點。它廣泛吸取了各類藝術手段的長處,如繪畫的形象特點,音樂的節奏特點,電影電視善于表現過程的特點等等,豐富和發展了教學展現方法和表現內容,清晰地表現很多過去難以形象說明的公式、原理和定律。生動的畫面,動聽的音效以及交互式的教學過程,使多媒體教學在《機械基礎》課程中具有其他教學手段無可比擬的益處。
關鍵詞:中職機械制造;教學;多媒體;興趣
機械是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基本工具之一,是人類物質文明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機械工業擔負著向國民經濟各部門,包括工業、農業和社會各個方面提供的各種性能先進、使用安全可靠的技術裝備的任務,在國家現代化建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機械制造基礎課程的學習是實現這一過程的基礎環節,作為工科學生,畢業后無論從事機械設計與制造,還是進行機械設備的使用與維護,只要與機械設備打交道都需要具備機械制造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一、機械類課程采用多媒體互動教學,是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和必然趨勢
機械制造基礎是中高等院校機械類及近機類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是學習機械零件及設計等課程和機械類相關各專業課程必不可少的先修課程之一。該課程內容主要分為兩大塊,第一大塊是工程材料部分,該部分內容的特點是,知識點多,概念多且較抽象,難以理解,某些規律也難以用語言形容。對該部分的學習特別強調對問題的理解及在理解基礎上強化記憶一些主要東西。因此,機械制造基礎課程的信息量也在逐漸加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手段上尋找好的途徑較好的完成此類課程的教學。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并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組合,共同參與教學全過程,以多種媒體信息作用于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達到優化的教學效果。作為取代傳統教學方式的現代化教學技術—多媒體技術教學,可以綜合處理文字、圖形、圖像、聲音等多種信息,并使它們建立起邏輯連接,從而集成為一個完整的系統。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翻動”教科書,而用鼠標輕輕點擊則可生成生動有趣的動畫情節;如果對觀看影視、動畫時的某些劇情不滿,甚至可以改變劇情,按學生的意思演出……這些都是傳統教學中無法想象與無法實現的夢想。
二、采用多媒體技術,拉近了理論教學與生產實踐的距離,促進了我校優質教學資源的應用,補充了我校實踐教學設備暫時短缺的現狀
如前所述,機械制造基礎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和綜合性很強的技術科學,通過學習,學生能夠熟悉并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化學成分、組織結構、強化手段或方法、使用性能及實際應用之間的相互關系與內在規律,為工程結構、機械零件的設計、制造加工和正確使用提供有關合理選材、用材的必要理論指導和實際幫助。可獲得相應的焊工、鉗工及機械 加工等職業資格證書。畢業后無論從事機械設計 與制造,設備安裝及維護、材料性能測試等工作 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機械制造基礎課程的教學,要求學生學會運用理論觀點解釋生產實際中的現象。
三、利用多媒體課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多媒體技術可以把過去難以說明的傳動原理、機構組成、機械元件,通過局部放大、動畫模擬、過程演示等方法,更加形象、清晰地表現出來,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教師的表達方式和內容,其生動、豐富的畫面,美妙動聽的音樂效果非常吸引學生,從而較好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講解鏈傳動時,首先收集鏈傳動的應用場合以及自行車、挖掘機上的行走機構、輸送機物品的輸送機構,利用具體的圖片增強感性認識,再加上色彩、聲音并用,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思考機器是怎樣傳遞運動的、鏈傳動有什么特點。另外,對于傳動鏈中常用的滾子鏈的結構,教師可以將滾子鏈拆開,拍成圖片做成課件,展示各元件之間的配合形式、接頭形式,使學生更直觀地了解鏈的結構。所以,選擇適合的多媒體課件,對學生的興趣和知識進行有效整合,可以使《機械基礎》課堂教學生動活潑。
四、利用多媒體課件突破教學難點
機械基礎課中的許多重點、難點知識,如果只單靠老師講解,學生理解起來會費力,而多媒體教學可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易于學生掌握。多媒體教學既能增強生動感,又利于知識的獲取,從而突出重點、淡化難點,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講解蝸桿、蝸輪回轉方向的判定,解釋用左(右)手法則判定蝸桿的回轉方向時,學生覺得難以理解,而借助多媒體將蝸輪和蝸桿不同旋向及蝸桿、蝸輪間不同位置時的傳動過程,配以動態演示展示給學生,則使蝸輪、蝸桿的回轉方向直觀地展示在學生的眼前。如果學生有不明白的地方,教師還可以多次進行回放,再總結出用左右手法則來判定蝸輪蝸桿的回轉方向,學生就容易理解了。
總之,在機械基礎課堂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擴大課堂教學的“時空”,切實減輕學生負擔,很好地解決學生參與時間增加而總課時相對減少的矛盾,更有利于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是落實素質教育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