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珊珊
【摘要】脂硯齋的現實主義精神體現在他對文藝真實論的擁護,具體到人物形象塑造上則表現為:反對將人物符號化、概念化,致力于刻畫人物的多面性和性格的復雜性,以此表現真實的人性;人物外貌描寫主張寫實,要合情合理,摒棄公式化,以此提高不同人物之間的辨識度,使小說更具有真實感;擅長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人物,對人物評價經歷動態的變化過程,反對孤立的、片面的人物評價,最大程度接近真實。但是,脂評由于其自身的時代和階級局限性,不可避免地流露出一些封建思想糟粕。
【關鍵詞】現實主義;真實;人物;復雜;發展
關于文藝真實論,脂硯齋和曹雪芹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喜其寫真”。而當其體現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則表現為——打破簡單化人物的陳詞濫調,致力于表現真實的、復雜的人物。這其中又不僅包括性格刻畫,也包括形象塑造上的創新;不僅包括共時的人物,更包括歷時的心理動態變化。
一、“人各有當”:人物和多面性、復雜性
性格刻畫的多面性,是文藝真實性的重要內容之一。如果對明清小說稍有了解,便知其人物的臉譜化程度非常嚴重。惡人惡到毫無人性;正面角色卻善良得毫無自我;情愛關系永遠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至若佳人才子等書……以致滿紙潘安子建、西子文君?!本瓦B使“洛陽紙貴”的《金瓶梅》也無可避免地犯了這樣的錯誤。雖然蘭陵笑笑生對西門慶等個別人物的內心復雜性有所展現,但更多的是像潘金蓮這樣的概念化角色——完全淪為情欲的奴隸,沒有人性的惻隱和良善,因一時欲求害死了西門慶,卻連半絲歉意都無,忙著尋找新歡。顯然,這樣“惡則無往不惡,美則無一不美”的文學角色是缺乏人性的真實的,也違背了脂硯齋一貫堅持的現實主義精神。
第四十三回中,尤氏偷偷把周、趙二姨娘給王熙鳳過生日的份子錢還了,二人不敢收,她說:“你們可憐見的,哪里有這些閑錢?鳳丫頭知道了,有我應著呢。”脂硯齋在這里批到:“尤氏亦可謂有才矣。論有德比鳳高十倍,惜乎不能諫夫治家,所謂‘人各有當也。此方是至理至情,最恨近之野史中,惡則無往不惡,美則無一不美,何不近情理之如是耶?”
王熙鳳是曹雪芹重墨描摹的人物,她的精明能干被一再重復,可他卻也不避諱地描寫王熙鳳的貪婪狠毒,到最后“聰明反被聰明誤”。而看似一無是處的尤氏,在脂硯齋的眼里雖“不能諫夫治家”卻很善良,“有德比鳳高十倍”,從而得出“人各有當”這個結論,這樣將人物加以批判分析,毫不偏袒,隱隱有著現實主義的精神。在鳳姐和尤氏身上,展現著她們所屬的階級的階級本質,而這本質又引出了人物性格的復雜性,也就是每個人物獨有的表現這種本質的方法——獨特的個性。
魯迅先生在談到紅樓夢的價值時曾說:“其要點在于敢如實描寫,并無晦飾,和從前的小說敘好人完全是好,壞人完全是壞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敘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焙翢o疑問,曹雪芹在紅樓夢里對人物是有褒有貶的,并將他的傾向性寄托在這褒貶愛憎中。但實際上他對自己塑造的人物的好惡愛憎,植根于對客觀社會生活的深刻認識,對自己所描寫對象的真實體驗。所以,從這種意義上來說,曹雪芹把他的傾向性寓于對生活的真實性描寫之中,完成了傾向性與真實性的統一,從而實現了在人物性格刻畫上實現了他對藝術真實的追求。
二、“美人有陋,奸人非皆‘鼠耳鷹腮”:外貌描寫合情理
其文藝真實性表現在人物外在的舉止形象上則為寫實。脂硯齋反對過度美化正面人物的外貌形象,也反對全將壞人形容成“鼠耳鷹腮”樣。
例如,曹雪芹對迎春三姐妹的外貌描寫,脂硯齋顯然是及其贊揚的,在惜春的“身量未足,形容尚小”之后,他寫下了這樣的批語:“渾寫一筆更妙!必個個寫去則板矣??尚≌f中有一百個女子,皆是如花似玉一副臉面?!彪m然我們知道紅樓夢中的女子大多是美的,是有韻味的。但個個寫美,個個眉目如畫,反而讓我們模糊了對美的認知,反而無法察覺其美。顯然曹雪芹清楚認識到了這一點,對林黛玉的第一筆刻畫只用了“聰明清秀”這樣簡單的四個字。脂硯齋顯然很贊成:“看他寫黛玉,只用此四字??尚鼇硇≌f中,滿紙‘天下無二‘古今無雙等字?!?/p>
微瑕的白玉也許別有一番滋味。湘云說話分不清“二”和“愛”。脂評:“可笑近之野史中,滿紙羞花閉月、鶯啼燕語。殊不知真正美人方有一陋處,如太真之肥、飛燕之瘦、西子之病……不獨不見其陋,且更覺輕巧嬌媚,儼然一嬌憨湘云立于紙上?!鞭饤壛送昝阑娜宋锟坍?,這樣的微瑕賦予了湘云的形象更多生活氣息,也更具真實感。
又如反面人物賈雨村的外貌描寫:“生得腰圓背厚,面闊口方,更兼劍眉星眼,直鼻權腮?!辈⒉皇菓T見的奸人模樣。對此,脂評:“最可笑世之小說中,凡寫奸人則用‘鼠耳鷹腮等語?!敝廄S并不主張將人物漫畫化,作者不應該按照自己的主觀傾向隨意捏造人物,更不應該抽象出固定的好人和壞人的模式和套路,這是針對當時盛行的人物形象公式化的批評。將之與脂對曹的贊揚結合起來,可以看出:人物外貌的描寫要合情合理,起碼要貼近實際生活,不能落入公式化、臉譜化的俗套。脂硯齋對人物合理性的要求亦是服務于其藝術真實論的。
關于外貌描寫,脂硯齋在第四十九回做出了總結:“野史中所云‘才貌雙全佳人者,細細通審之,只得一個粗知筆墨之女子耳。此書凡云‘知書識字者便是上等才女,……真狡猾之筆耳。”當時盛行的才子佳人小說盲目追求完美主義而不顧及合理性,忽視了人物在外貌上的獨特性。這種公式化的陳舊套路降低了不同人物之間的辨識度,可以說在外貌刻畫上是失敗的。
三、用發展的眼光捕捉人物形象的動態變化
此外,脂硯齋還半自覺地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人物,對人物的評價也隨著人物遭際和性格的變化,經歷了一個動態的變化過程。
賈雨村在一出場時,脂評:“寫雨村豁達,氣象不俗?!薄皩懹甏逭媸莻€英雄?!比欢谫Z雨村做的一首詩中暗含伏筆:“奸雄心事,不覺露出?!辟Z雨村當時正處在窮困潦倒的階段,其奸雄本質沒有表現的條件。所以脂硯齋明明知道賈雨村本質上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小人,卻仍在情節尚未鋪展開時對其不吝褒獎之詞。正如脂硯齋所說:“雨村正在王莽恭謙下士之時,雖政老亦為所惑?!?/p>
脂硯齋在已經充分知道賈雨村的真實面目的情況下,仍在開篇隨讀者一起重新進入閱讀,其評語緊隨情節發展,真切地反映讀者的閱讀體驗和心理變化過程。對賈雨村等人的評語經歷了動態的發展過程,摒棄了片面的、孤立的、靜止的人物評價,體現了發展的觀點。
四、脂評的時代和階級局限性
脂硯齋雖然表現出了較為先進的現實主義精神,但由于時代和階級的局限性,他的一些點評中無可避免地帶有封建時代沒落貴族的思想糟粕。這些封建陳腐觀念大多是在脂硯齋對人物的看法中表現出來的。
如本文第一部分提到的脂評說尤姐“惜乎不能諫夫治家”,脂評嘆息尤氏無法管理好貴族之家,并以之為尤氏的惡。這種評價很明顯是封建階級的道德標準。此外還有,脂評兩次稱贊襲人“孝女,義女”,其言行“實可愛可敬可服之至”。讀者可以很明顯得感覺到,脂硯齋站在封建正統的立場上,用封建階級的陳腐觀念來衡量評價《紅樓夢》中人物的一言一行。
【參考文獻】
[1] 曹雪芹, 著. 脂硯齋評,《脂硯齋評點紅樓夢》[M]. 當代世界出版社, 2011.
[2] 魯 迅. 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M]. 西安大學出版社, 1925.
[3] 郝延霖. 性格刻畫的多面性——論《石頭記》脂硯齋評》[J]. 紅樓夢學刊,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