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暗殺》一部韓國動作電影,以1933年的上海和被日本占領朝鮮京城為故事背景,講述了獨立軍成員、韓國臨時政府要員和職業殺手聯手暗殺親日派的故事。由崔東勛導演執導,全智賢、李政宰、河正宇主演,該片獲得2015年第36屆韓國青龍獎最佳影片獎。本文將利用影視美術,從光影與色彩的角度進一步闡述本部電影。
【關鍵詞】暗殺;浪漫;光影;色彩
一環扣一環的陰謀,一個又一個的謎題,一點又一點的線索。本部影片劇情精彩,人物角色復雜,結尾悲情反轉,扣題巧妙,但令我更為之驚嘆的是其影視美術的運用,尤其是光影與色彩的配合,每一幀都像是一幅攝影作品,盡顯浪漫氣氛。不少人用這部韓國動作電影與中國近幾年的抗日題材“主旋律”電影相比較,筆者認為一部電影的成功幾乎不可復制,我國抗日題材電影未來發展的道路值得深思。
陳舊感的精美攝影,干凈利索的鏡頭剪輯,登峰造極的美術設計,將老上海灘和京城府還原得毫無疏漏。影片的迷霧景貫穿了整部影片,不論是老上海公交車的煙霧還是小攤商販食物飄出的煙霧,不論是馬車飛馳的塵土飛揚還是槍戰中的炮彈煙霧,都極大地表現了當時那段朦朧的歷史,暗殺事件的撲朔迷離。伴隨著黃色質感的色彩,更加增添了陳舊歷史感。
影片多呈現暗色光,白天的光線充足,晚上多為暖光。在室內的景,即使室外有充足的光線,室內也全部都是燈,這樣的設置一來是用來表現整部影片壓抑、有陰謀感的氛圍。二來屋內的燈對影片的照明也是一種輔助,突出了主要人物,使人物更加有空間感。三來凸顯了革命道路上雖然艱難險阻諸多,但勝利就在燈指引的前方。暗淡的色調,蒙上一層淡淡的黃色,制作出年代久遠的感覺,暗示了當時的時代氣氛、真實生活和情感主題,造成了一種陰暗、低沉、傷感、壓抑的氛圍。暗調的使用形成了一種懷舊、傷感的思緒,低調照明符合整個影片的風格,使得這樣的光營造了一種壓抑、穩重的氣氛,也表達了當時人們悲傷的心情。光線和照明的利用,把平面結構變為視覺上的立體結構,展現了環境氣氛,低聲訴說了“一個人兩個人改變不了什么,但至少告訴了大家還有人堅持著”這樣深刻的內涵。影片用小人物的暗殺為主,安沃允的愛情萌芽為輔,表現了在暗殺中“浪漫”。
影片大部分以暖黃色、藍綠色、黑色為主,黃色象征著光明、希望,藍綠色象征著希望、穩重,黑色象征著穩重、堅強。從色彩象征意義來看,三者想要表達的主題都是一樣的,所以它們的融合讓整部影片充分為主題服務,在多樣的色彩中更加能體會主題情感。在加油站的暗殺任務中,都是以藍綠色為主,這與此時黃德三等人的犧牲相輔相成,同時也是在此時夏威夷與安沃允再一次的相遇,這是對他們愛情的表達。在晚上夏威夷執行刺殺日本流氓的任務時,還有安沃允冒充的美津子偷槍時,畫面以黑色為主,夏威夷殺死了日本流氓,安沃允殺死了管家,這樣的色彩營造了死亡、沉重的氛圍。誰也沒有想到新娘的婚紗里隱藏的卻是子彈,誰也沒有想到手中的捧花里隱藏的卻是手槍。混亂的槍戰中身穿婚紗的新娘手拿沖鋒槍,血染滿了白色的婚紗,純白色中摻雜著紅色,色彩搭配的恰到好處,給人視覺上的沖擊,同時紅色象征著戰爭和犧牲。
安沃允不施粉黛,頭發隨意扎起,暗色衣服,雖樸素但又那么美,全片話不多,內心戲不少。破碎的鏡片擋不住她剛毅的眼神,她仿佛就是為了獨立而生,信念是支撐她扛下去走到最后的唯一勇氣。她整體的化裝與個人的性格十分的貼切,這與美津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美津子的衣服色彩鮮艷時尚,整體的化裝彰顯了當時的時代特征。美津子的性格與安沃允完全不同,美津子性格活潑,奔波在上流社會,完全按照父親的要求生活,沒有任何的思想,就連和日本人政治聯姻也不反對。安沃允到達米拉波咖啡館的時候,頭戴紅色的帽子,她從不穿鮮艷衣服,這一次她這特別的顏色,象征著熱情、活力,讓我們看到了她心中的熱情,她對暗殺任務的必勝希望。這表現了色彩與人情緒之間的聯系,通過色彩的變化來暗示和比喻安沃允的心理特征。
安沃允和夏威夷兩人初次遇到的場景,利用自然光線,可以清楚看到兩人的輪廓,使被攝的兩人從光亮中分離出來,看起來非常有層次感,展現了其豐富的內心世界。還可以看到影片對背景設置十分的細致,代表當時時代特征的典型物件留聲機呈現在左側。陽光從窗外打到桌前的花上,好像象征著兩人之間的故事就像花一樣,從此展開了一段朦朧的愛情。安沃允和夏威夷是如何相愛的片中沒有描繪,槍彈硝煙淹沒兒女情長,但卻能從戰火中看到無處不在的溫情。夏威夷一身黑色風衣,看起來風度翩翩,但又有一身痞氣英雄的氣質,渾身上下散發出浪漫的情懷,這樣的化裝凸顯了他的性格特征。夏威夷和安沃允的愛情那么自然,即使沒有結果,但過程卻是那么的浪漫與唯美。
鵝黃色圍巾可謂是安沃允與夏威夷的定情之物,在米拉波咖啡館,似乎就開始他們之間愛情故事,自從夏威夷把圍巾給安沃允戴在脖子上,安沃允就不曾摘下過。在加油站的暗殺行動中,圍巾呈現了一個大特寫,熟悉的圍巾和面容讓夏威夷很難下手,影片淡淡的黃色,加上鵝黃色圍巾,畫面十分唯美,這也使兩人的愛情有了更美的塑造,起到了很好的抒情、烘托作用。
整部影片多條暗殺主線和角色黑白面的轉換,融入了諜戰、懸疑、打斗、追車、爆炸、痞子英雄的元素,以小見大的利用幾個小人物講述了抗日大背景下暗殺任務的溫情、壓抑、悲傷,光影和色彩的巧妙結合,讓本該悲痛沉重的暗殺,變得立體有格調,充滿“浪漫”,使人們體會出了暗殺中別樣的“浪漫”。
【作者簡介】
田曄(1994—),女,漢族,河北省保定市人,河北大學藝術學院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在讀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