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交網絡和新聞媒體的強強聯合,大大提高了新聞傳播的速度、增強了新聞傳播的效果。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在帶來好處的同時也帶來一定的危險。網絡新聞傳播也有它的不足之處。不實消息和惡意炒作等,使網絡新聞傳播蒙上了一層灰塵,最終將會阻礙新聞事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網絡新聞傳播;負效應;對策
互聯網在我國的發展非常迅速。年輕一代,人手一臺電腦。新生一代,也是從小就使用電腦、接觸網絡。網絡的優勢已經讓它發展成人們正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事物。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我國發布的新聞在國際上的地位也變得重要起來,這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新聞事業的發展。新聞傳播借助網絡的優勢,為人類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聞發布和傳播的速度超出人們的想象。生活中的每個人,都可以通過互聯網和電子設備隨時發布信息、互動并溝通。而且可以很輕松的加入到新聞討論當中去。網絡新聞包含了國內外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新鮮熱點消息,可以輕松地滿足不同群體、不同階層對新聞和信息的需要。海量信息充斥在網絡的每一寸環境中,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同時,頻繁的更新信息,使得許多信息的真假性質難以辨別。這種不利,為網絡新聞傳播帶來負面影響,并且不利于網絡新聞環境的良性發展。
一、網絡新聞傳播的負效應
1、假新聞
海量信息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困擾。大量無從考證的不實信息在網絡上瘋狂傳播,這正是利用了網絡媒體傳播速度快、傳播廣泛的特點。日本福島核泄漏時,我國部分地區竟然發生了搶購鹽的現象。究其根本,還是網絡上傳播的虛假新聞干擾了人們的正常判斷。微信朋友圈中經常會出現不實新聞,而且部分受教育水平較低的使用者容易被這些假新聞欺騙。這些聳人聽聞、混淆視聽的假消息讓人恐懼,“一傳十十傳百”又進一步加速了它的傳播速度和范圍。
2、惡意炒作
每個人都可以接觸到網絡,正是它這種方便接觸的特點,使得一些關注者開始動起了歪腦筋。就拿微博來說,最常見的就是明星炒作。明星的公關團隊,通過發表微博和傾向性言論的方式進行炒作,達到增加曝光率和獲得各方面更多關注度的目的;品牌利用網絡,通過不正當手段進行宣傳和銷售,最終獲得利益;個人想出名,通過網絡發布不實言論或者不雅視頻等,來增加轉發量和粉絲。這些新聞一旦開始傳播,速度和后果都是難以預計的。不僅對人們的思想產生影響,還能輕易改變輿論方向。
3、內容低俗
網絡是一個開放的環境,每個人都可以隨意出入并發布信息。在這些信息中,大量存在著內容低俗的信息。在這些低俗的信息中,有一部分是新聞媒體發布的報道死亡事件的新聞,另一部分,則是充滿暴力和黃色信息的內容。比如某網站發布的名為《窗戶從21樓掉下砸死女外賣員》的新聞,網站主要是以這種乍一看吸人眼球的題目為噱頭,吸引網民的點擊,增加網站的點擊量。新聞本身卻沒有太大的新聞價值。這些信息在網絡上廣泛傳播,產生不良影響。不僅不能提高閱讀者的新聞素養,很有可能因為各個角落都充斥著這些沒有營養的新聞,反而降低了自己的判斷力。
4、涉及侵權
網絡環境開放,每一個人都可以通過一定的手段進入。而且電腦操作起來很方便,很多有用的文章、數據、表格、照片等,通過簡單的復制粘貼就能成功的變成自己的成果,這樣的行為就涉及到侵權。雖然發布信息的主體很多,發布的信息也很多,但是千篇一律,毫無新意。
5、難以監管
網絡是一個虛擬環境,在這個環境中,每個人也都是虛擬的,而且個人的身份變得更多元。每個網民每一分每一秒的動作都是不同的,甚至是沒有關聯性的。不可能保證每個人都傳播正確的、有用的信息。網民的行為只能靠自己約束。每個人發布的信息,上一秒在此地,下一秒就已經被淹沒在海洋深處了。而且國家沒有完善規章制度體系來約束這種情況,這就使得網絡新聞傳播的負效應不斷擴大。
二、有效應對措施
1、完善相應監管體制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完善的監管體制和健全的法律法規,并且列出具體的解決辦法,才能對網絡新聞傳播進行有效的約束。對于不實信息、低俗新聞的發布者,進行一定的警告和批評教育。而網站相關工作人員也應該提高監管力度,保證整個新聞的質量。這樣做不僅能夠凈化網絡傳播環境,為網民他提供一個良好的網絡環境,還能促進整個社會新聞素養的提高。
2、網絡媒體自身加強管理
網絡媒體是發布新聞的主體,要以身作則,在源頭做好把關。網絡新聞媒體自身,首先要做到自己隊伍的人員在道德和業務上不會出現錯誤,并且一直處于學習狀態,增加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業務水平。接受網友的監督,提高自己新聞的質量。另外,建立一定的獎勵、懲罰制度,在日常生活中就嚴格執行,防止類似情況的發生。每一條信息都要仔細核實,以獨特的、新穎的角度進行報道,保證自己新聞報道的質量。
3、提高公信力
網絡新聞媒體的公信力,就像是皇帝手中的玉璽。是保證自身權威的保險閥。如果公信力缺失了,網絡新聞媒體的輿論導向能力就會降低,失去自己的意義。點擊量和閱讀量當然更不用說了。提高公信力,首先要做到發布真實新聞。要想發布真實新聞,必須保證新聞來源的真實性。站在客觀角度上對新聞進行編輯,并保證它的準確性。轉載文章時,要注明出處,不能涉及侵權事件。嚴格遵守相關規章制度,設立網民熱線,鼓勵大眾的參與,既是對自己言論的監督,又能提高自己的公信力。
三、結束語
通過網絡發布新聞,是現今新聞媒體發布新聞的主要方式。網絡新聞傳播的優點顯而易見,它也有一定的缺點。在充分認識它的缺點之后,要制定相應的對策。不僅要健全法律法規和監管制度的,還要做好自身該做的工作。
【參考文獻】
[1] 金春郊. 網絡新聞傳播輿論現狀及對策分析[J]. 中國報業, 2012(16): 22-23.
[2] 易奇志, 承天蒙. 微信公眾平臺新聞傳播正負效應分析[J]. 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2): 159-163, 168.
[3] 李建偉, 郭文嘉. 微博傳播功能的負效應及其治理[J]. 中州學刊, 2012(06): 206-208.
[4] 趙澤宇. 網絡新聞傳播的負效應與應對措施[J]. 中國傳媒科技, 2012(20): 147-148.
[5] 葉 燕. 網絡新聞傳播的負效應與應對措施[J]. 今傳媒, 2012(03): 45-46.
【作者簡介】
張寧,男,漢族,河南周口人,本科學歷,單位: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主要研究方向:新聞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