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璐 羅雯 張哲陽
【摘要】大學生是高校體育競技的主體,在大學體育競技中,大學生運動員具有決定性的作用。體育競技的競爭性、公開性、公平性等特點,都對大學生的德性有一定積極影響,對其產生積極的教育和培養效果,體育競技所表現出來的教育價值和倫理價值就是公平誠實的運動道德,這是對大學生本身行為的一種規范力和約束力。
【關鍵詞】體育競技;大學生運動員;德性
我國社會主義體育道德建立在社會主義制度的基礎上,我國體育事業奉行舉國體制,因而體育道德具有了特殊的內容,主要包括民族意識,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情感,以及勇于拼搏,敢于進取、奮發有為,報效祖國的精神等等,大學生在參加體育競技的過程中,其愛國意識受到熏陶和深化。在大學的各項體育賽事中,大學生運動員也同樣身上展現出的堅韌不拔、勇于超越自我的精神,正是體育競技帶來的積極影響。體育競技向人們所展示的價值體系將使運動員構建其公平競爭的道德標準,大學的體育競爭不是無序的自由競爭,而是每個大學生運動員都必須在公平的基礎上爭取屬于自己的機會和權利。體育競技是人們對體育競賽的現實和潛在需求,通過現場觀看、通過媒介收看競技比賽的人,而廣大的大學生們是大學體育競技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培養大學生運動員愛國家愛民族的意識
體育競技是集體活動,其國家、集體的概念性很強,對每一名參與者來說都能產生很強的意識凝聚力,賽場上集體的榮譽與尊嚴,就像一個強大的磁場,吸附著每一名參賽者的精神寄托。在體育競技中,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情感主宰著運動員的情緒,支配著他們的行為,對大學生的精神境界升華具有重要的作用。他們自發地隨著比賽的跌宕起伏與國家、與集體同呼吸、共命運,這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的生動體現。
二、培養大學生運動員超越自我的意識
所謂競技運動員,每天都要堅持一定強度的訓練,而且訓練經常是超負荷的,還要面臨各種身心上的挑戰。在訓練中,練就了他們不怕吃苦,堅韌不拔的毅力。長期的這種訓練,對運動員形成頑強的意志品質有積極的作用。在賽場上,運動員戰勝對手獲得勝利,除了要具有良好的體能、技術外,還要有克服困難,超越自我,頑強拼搏的精神,他們的積極表現能激活超越自我的潛力。大學生運動員比賽前默默地為自己加油打氣,激發了大學生積極樂觀的自我意識;比賽中為了追求更快、更高、更遠、更優美的動作技能,培養了大學生堅韌不拔的毅力。吃苦耐勞,勇于拼搏,不斷進取,是對大學生運動員思想、意志的更高要求。在每一個賽場上,大學生們總能看到超越自己,爭創佳績的優秀運動員。
德國老將、被人們譽為“最美媽媽”的丘索維金娜,先后六次參加奧運會的體操元老,為了給兒子治療白血病,盡可能多地參加比賽贏取獎金,在倫敦奧運會,在女子體操賽場上,她成為年齡最大的運動員。母性的光輝、國家的榮辱、奮力的拼搏……在體育賽場上總有一些運動員的身影令人感動流淚。
三、培養大學生運動員公平競爭的意識
公平競爭是競技體育的道德核心,競賽始終本著“公平、公開、公正”進行的誠實競爭,讓大學生通過競技比賽建立起公平競爭的道德標準。在倫敦奧運會開始之前,丹麥奧委會秘書長卡爾·克里斯蒂安·科赫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公平競爭是首要的奧運精神,我們呼吁運動員進行公平競爭,支持倫敦奧運會成為最公平競爭的賽場。”競技體育中的每一項規則,比如人數相等、分組抽簽、中場換邊、輪換發球、拋幣擇邊等等都是遵循機會均等的原則確立和執行的,競賽是建立在尊重對方,尊重規則基礎之上雙方完美的合作。對于運動員而言,尊重比賽規則,保證自己的坦率和誠實是參賽的基本要求。在每四年一次的奧運會上,運動員的誓言中都強調了公正和誠實參賽。
在體育競賽中,每個運動員都渴望著勝利,但取勝的關鍵在于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努力,而不是通過不擇手段地損人利己來達到,即競爭必須以公正和平等為前提條件。公平,是競技體育的生命。在一定意義上甚至可以這樣說:沒有公平就沒有競技體育的存在,更談不上競技體育的發展。“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現代體育以最直接的競爭方式,呼吁和召喚著人們的原始動能,激發人體潛能的發揮,從而引發人們對競爭的熱情,充分調動和發揮人們的創造潛力,驅逐懶惰散漫,煥發激情和動能,追求成功,在公平的原則下實現競爭、合作和協調。
四、培養大學生運動員團結協作的意識
大學生參與競技運動包括個人和團體兩種形式。以個體形式參與競技運動的運動員,在訓練與比賽的過程中,需要有隊友和教練的幫助與支持,才可能獲取比賽的勝利。通過長期一同參加競技運動,運動員相互之間可以在不斷的磨合中促進團結,形成凝聚力較強的團隊,從而為其取得優異的成績提供精神保證。賽場上的每一個局面都要由運動員提前思考,在團隊比賽中,每個局面都是通過運動員互相配合完成的,相互間需要緊密的配合與一定的默契,并且需要運動隊員之間在志向、信念、動機、興趣等方面基本一致,還需在運動隊員之間形成相互吸引、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氣氛,這樣才能形成一個團結的團體,使運動員更好地從事訓練和比賽。因此,競技運動對培養運動員團結協作的意識,有重要的影響。
五、體育競技對于大學生的道德教化作用
體育競技能夠激發大學生觀眾的積極情緒。激勵參與者和觀賞者,是競技體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并非每個人都擅長某類體育運動,有相當一部分人,因為自己的身體運動能力不夠出色,沒有足夠的能力奔跑在運動賽場上,所以只能在潛意識中把自己幻想為場上的競技者,把在現實中無法實現對成功的渴望,投射到他們喜歡的運動員身上,也就是他們有情感認同的對象上。于是,在觀看比賽時,他們會感到緊張興奮,并感受到在這種緊張感得到緩解時的歡愉,如果自己中意的對象贏得了比賽,他們更能獲得一種代償性的心理滿足。所以,競技體育除了能制造快樂以外,它也是一項勵志的活動。就像德國詩人弗里德里希·荷爾德林說的那樣:“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拯救。”優秀的運動員在競技場上所表現出來的勇敢與智慧的對抗、高超精彩的技藝以及頑強堅韌的意志,都會散發出耀眼的光芒,從而吸引更多的人參加體育活動。大量的群眾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又會促進全民素質的提高。
體育競技能夠培養大學生觀眾的堅守公平、尊重規則的意識。競技體育的靈魂就是競爭。在各種必須較量出勝負的殘酷競爭中,堅守公平競爭的法則,是對競賽規則的認同,也是對人類是否理性,心智是否成熟的檢驗標準。體育比賽有裁判、有規則、有紀律,如果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違反規則、違反紀律,裁判就要給予相應的處罰。這一切其實就是法制社會的縮影。觀眾在觀看競技體育時就是在運用更有趣、更直接、更文化的方式感受法制的分量。在這種環境中的陶冶教育,能喚起觀眾潛意識中對法律和制度的尊重,并將遷移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促使觀眾自覺成為遵紀守法的良好公民。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廳一般基金項目(項目編號14C0191)
【參考文獻】
[1] 王 斌. 對市場經濟條件下體育道德失范的探索[J].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02(2):39.-41.
[2] 趙 開, 崔 野. 競技體育對運動員、觀眾的積極影響[J]. 遼寧體育科技, 2003(5):43.
【作者簡介】
成璐(1982—),女,碩士研究生學歷,湖南財政經濟學院體育課部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