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揚眉 李平
【摘要】目的:對“90后”的中職衛校護生實習前后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調查分析,提出教育對策,為形成系統的心理輔導體系提供理論依據。方法: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132名中專護生分別于實習前后一個月進行心理測量。結果:中專實習護生在強迫、人際關系敏感、焦慮、敵對、偏執、抑郁、恐怖方面,實習前后因子分有顯著差異(P<0.01)。結論:學校和實習醫院應采取相應的措施,解決護生的心理問題。
【關鍵詞】“90后”;實習護生;心理健康;應對措施
生于90年代的中專護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由于生理、家庭、社會的影響,他們大多存在不同的心理問題,如果不能及時進行指導,不僅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甚至會把在實習期間形成的不健康心理傾向帶到以后的工作中,從而降低為病人服務的質量。因此,調查護生實習期間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必要的干預,為他們從學生到護士的角色轉變進行科學的心理指導,對護生更能勝任將來的工作有很大意義。
研究對象、方法與討論:
1、對象:選取我校2013級實習護生132名,均為女性,年齡17歲~19歲。
2、方法:
(1)采用精神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2013級護生在實習前一個月、實習后一個月進行集體測評,統一發放調查表,采用統一的指導語,不與他人交流一次性完成。包括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9個因子,各條目分為5級評分,1=從無,2=輕度,3=中度,4=相當重,5=嚴重,每個因子項均分最高為5分,最低為1分。得分越高,說明該項心理癥狀越明顯。
(2)統計學處理整理數據后,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結果中專護生實習后scl-90各因子分與實習前相比具有顯著性差異,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均明顯高于實習前,說明實習后學生的心理問題比較嚴重。
3、討論
90后的中專護生進入臨床實習后,出現許多心理問題,依次為強迫、人際關系敏感、焦慮、敵對、偏執、抑郁、恐怖。與許玉蘭的研究基本一致,而與鐘意芳的研究相比有點差異,提示90后的學生強迫、人際關系敏感問題比較突出。
(1)原因
①90后自身的因素所謂“90后”,指出生于20世紀90年代的新生代群體。從教育視角看,“90后”學生任性、自私、個人主義傾向嚴重,抗挫折能力差,表現欲過強,叛逆性格明顯。但他們創新能力突出,接受新鮮事物、適應社會的能力遠超前輩。伴隨他們生理發育趨于成熟,具備了一定分析、判斷和解決問題能力,同時情感豐富、復雜,情緒表現較為強烈且不穩定,常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90后”學生在醫院實習和學習方面具有時理論基礎差、自律性差、缺乏吃苦耐勞精神。
②社會家庭因素隨著中國文化市場的逐步放開和西方文化的滲透,“90后”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在一定程度上帶上了功利、享樂、利己及投機取巧的色彩。他們是在長輩的精心呵護下與社會關愛下成長起來的,承受挫折的能力相對較弱。家長對孩子抱有過高的期望,增加了孩子的心理負擔。家長對孩子過于期待、過于照顧、過于干涉卻忽視了孩子的心理問題。校園網絡日益進入當代學生生活,形形色色、良莠不齊的資訊令“90后”學生的價值判斷應接不暇,學生的思想尚未成熟,對很多事物缺乏全面、辯證的辨別能力,因而導致了價值觀的沖突和紊亂。
③醫院環境因素帶教老師學歷高低不一,有的責任心不強,對實習生不管不問,管理松懈,加上護理工作忙,只吩咐學生干點跑腿等打雜的工作,學生沒有學到真正的護理技術,都給實習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隨著全民法律知識的普及,患者的自我保護意識、維權意識增強,醫學與教學的矛盾日益增強,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生不信任,擔心其操作會增加痛苦,拒絕由實習生操作,從而減少動手機會,護患關系中,患者不服從實習護生的管理,都會造成他們人際關系敏感。實習前,護生對護理工作不了解,進入實習后,整天面對痛苦的病人,繁瑣而周而復始的單調的工作,醫院工作人員及患者家屬對他們的不滿,會使護生心理不平衡,自卑、失望、沮喪等心理自然會產生。
(2)應對措施
①在校期間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所有教學過程,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開設人際溝通,護士禮儀、心理學等課程,通過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教學手段,培養與患者溝通的能力。加強對教師的心理培訓,讓心理教育的理念和技能成為教師和班主任的基本功,定期請專業心理人員對教師進行培訓,并且組建適合本校特點的專業心理咨詢團隊。從學生入校開始,建立合格的心理檔案,定期進行心理測驗,對有心理癥狀的學生進行特別關注和跟蹤,必要時進行適當干預,盡早解決出現的心理問題。
②實習前準備合理安排實習單位,組建一批心理素質過硬的實習督導老師,在實習前由班主任、實習就業科一起,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使大多數實習生對所安排的實習單位滿意。崗前進行培訓,開展經驗交流會,請優秀的往屆實習生講述臨床工作中與老師及患者的溝通,聘請醫院護理部老師講解醫院具體情況,開展為期一周的護理操作技術崗前培訓,為他們適應臨床工作打下基礎。
③實習醫院對策帶教老師必須具備正確的帶教態度和專業思想,有教學工作熱情和愿望,有較強的人文化的教學理念和方法,能與護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對新進入臨床實習階段的護生,帶教老師應熱情相待,與護生交朋友,從實習上多幫助多指導,生活上多關心多體貼。在帶教帶教中期,要做到鼓勵表揚與批評教育相結合。對表現優秀的護生要及時提出表揚,增強她們的自信心,激發工作熱情;對于有缺點的護生,要選擇合適的地點與時問給予批評教育,及時督促她們改正。在后期,實習生業務已經有了一知半解,常常有要表現自己的心態,很多時候不愿意有老師在旁邊完成操作,乃至會出差錯事故,要求帶教老師做到放手不放眼。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分會. 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M]. 濟南:山東科技出版社, 2001:77-82.
[2] 賀意輝, 鐘潤芳. 中專實習學生與在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 衛生職業教育, 2001,19(8):37.
[3] 許玉蘭, 沈 閩, 吳艾鳴. 護生心理健康狀況與人格因素分析[J]. 衛生職業教育, 2006,24(17):93-94.
[4] 張秀景. 90后實習生的帶教[J]. 管理與教育,2009,27: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