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麗
【摘要】《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可見,重視語言的積累,這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問題,下面就淺談如何開辟語言積累的途徑與方法,運用恰當的方法,來提高學生語言積累效果。
【關鍵詞】語言積累;途徑;方法
語言積累不只是對語言現象的簡單記憶,而需要經歷一個理解、感悟、應用的過程。魯迅先生也說:“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教師要不斷開辟語言積累的途徑,教給學生積累語言的方法,使他們采集到更多的原材料,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的語言倉庫,養成采蜜的好習慣。葉圣陶先生也曾說過:“唯有從生活中多方面去體驗,把社會所得一點一點地積累起來,積累得多了,了解才越見深切。”所以,語言積累不只是一個結果的描述,而是一種動態的體現。
一、在聽寫中積累
聽寫是由教師口述一句話、幾句話或一段話,學生聽后把它寫下來。聽寫不但可以積累語言,也可以訓練學生集中注意力和迅速記錄話語的能力。聽寫的內容可不受讀過課文的限制,由教師自編或選編,但必須是學生能夠理解的。
聽寫可從一年級開始,隨年級的遞增,要求相應提高。低年級可從聽寫詞語到聽整句話,中年級學生可以聽記一段話,高年級可適當提高要求,聽記一段較長的話或一篇短文。
聽寫的方式多種多樣,主要以:聽寫詞語、聽寫句子、聽寫一段話為主。我們也可以通一些新穎的形式過進行聽寫積累:
1、做動作猜詞語
比如,學習了生字“捏”。聽寫的時候,教師用大拇指、食指、中指捏住自己的鼻子,讓學生猜詞語,然后寫。
2、根據詞語的意思進行聽寫
比如:學習了“熱火朝天”。在聽寫的時候,教師說:“農田里,大伙有的鋤草,有的施肥,有的澆水,有說有笑,一片熱鬧、開心的景象。”學生根據具體的語境,結合所學的課文,感受到“熱火朝天”的場面,寫下這個詞語。這樣一來,學生就在不知不覺中理解詞語的意思并鞏固了對它的掌握。
3、謎語式的聽寫
例如,在聽寫“告”字的時候,我給孩子出謎語:“一口咬掉牛尾巴”,并且告訴他們因為要先猜再寫所以這個是加分的題目,馬上孩子們臉上露出了躍躍欲試的表情。這樣的游戲,學生喜歡,不僅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而且鍛煉了他們的思維,還鞏固了對生字的掌握,可謂一舉三得。
4、與語文基本訓練相結合的聽寫
例如在學習同音字“揚”和“楊”的時候,我們可以設計這樣的一句話進行聽寫:看見同學們興高采烈地走來,楊老師高高地揚起了她的雙手,并大聲地召喚著。也就是盡量讓訓練點一起出現在聽寫中,讓學生去思考,辨析,掌握,運用。
5、“句子填空式”的聽寫
例如:學習“隱隱約約”一詞,我給學生聽句子:早上,霧很大,我( )地看見遠處有幾座小山的影子。學生先聽,然后猜出是“隱隱約約”,再把這個詞寫在本子上。這一做法在課堂上一運用,受到了學生的歡迎。在猜詞語過程中,他們如有異議,可以展開討論,這樣對詞義就有更深一步的認識,而且記憶比較深刻。
聽故事、聽廣播、聽錄音一般可以在中高年級實行。由教師敘述或朗讀一件事、讓學生聽廣播或聽完錄音后,不要求學生把聽到的內容都寫下來,而是經過思考、分析、歸納后,用連貫的語言將主要意思寫下來。或者是讓學生聽完后,回答問題。這種練習要求聽時理解和記憶內容,并能根據要求,迅速提取所聽的有關內容。
例如,可以給孩子一段200多字的小故事,給他們念三遍。第一遍讓孩子們聽,了解故事的大概,第二遍讓孩子聽后討論或者在內心里“消化”,第三遍聽后讓孩子轉化為自己的語言把這個故事寫在自己的積累本子上。這樣在傾聽、快速記憶、快速復述、快速筆記的鍛煉下,點點滴滴的積累讓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二、在句式訓練、口語交際中積累
所謂句式訓練,就是以課文為例子,學習課文中的句式,品味句子的表達作用和表達效果,通過“讀與寫”,既閱讀理解課文,又進行句式寫作的基本功的訓練。
句式訓練的內容主要包括:1、從“句子用途”的角度出發進行句式訓練。2、從“修辭運用”的角度出發進行句式訓練。3、從“詞語關聯”的角度出發進行句式訓練。4、從“組句成段”的角度出發進行句式訓練。5、從“表達作用”的角度出發進行句式訓練。6、從“語言的實際運用”的角度出發,進行“簡明、連貫、得體”的句子表達訓練。
我們可以通過趣味性的教學來提高學生的學句能力。凡做事情,興趣是十分重要的。學句也一樣,如果學生不喜歡學句說話,甚至害怕學句說話,也就不會學好句子。因此,激發學生學句的興趣,是句式訓練中成功的一環。因此,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兩種形式來對學生進行句式訓練:
第一,通過講故事形式,引起學生說話的興趣,在問答中加強句式訓練。
第二,小學低年級學生由于年齡小,因此對貓、雞、狗和熊貓等一類動物有特殊的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沿著“口語交際”的方向繼續推進,明確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
口語交際是聽話和說話雙方互動的過程。它的核心是“交際”二字,注重對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就聽話與說話的關系而言,二者是統一的。聽與說的訓練常常同時進行,組合在一個過程中,在我“說”,在你就是“聽”,反之亦然。
1、聽話的方法
聽話的方法一般有:聽視并用法、聽思并用法、快速聽記法、五到聽話法、要點聽話法、質疑創新法等等。
2、說話方法
口語表達和交流的方式很多,有在課堂中進行口語表達的方法,有在課外活動或日常生活中進行口語表達的方法。這里介紹幾種常見的表達的方法:誦讀法、復述法、答問法、討論法、辯論法、演講法、即席發言法、講故事、見聞法、介紹法、采訪法等等。
語文學習的根本任務是學習語言,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運用,而積累則是運用的前提。正如荀子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只有經過長時間的積累,才會形成深厚的語文素養,才能達到厚積而薄發。學生在寫作時,語言才不會顯得貧乏,思維也能迅速被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