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其洪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出臺了《關于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若干意見》,強調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偉大進程中,必須毫不動搖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毫不動搖加強國有企業黨的建設。本文主要推進黨建+的幾點對策。
【關鍵字】國企;黨建+;發展
2015年7月,江西省委書記強衛同志在全省推進黨建“連心、強基、模范”三大工程暨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會議上提出“黨建+”理念,并指出,“黨建+”就是樹立系統思維,把農村基層黨建工作融入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全過程,探索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融合新模式,構建以黨建為引領、統籌推進各項工作的新機制,進一步增強黨建工作實效。因此在國有企業推薦“黨建+”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深刻領會“黨建+”理念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推動“黨建+“工作的行動自覺
習總書記在2014年10月召開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就強調:“各級各部門黨委(黨組)必須樹立正確政績觀,堅持從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大局看問題,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總書記的“治黨三問”,振聾發聵、令人深思。不可否認,發展仍然是第一要務,但正如習總書記所講的那樣:“如果我們黨弱了、散了、垮了,其他政績又有什么意義呢?”這就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道理。“黨建+“理念,其核心就在于確立了黨建工作在各項工作中的主導引領地位,因此,學習、領會進而樹立“黨建+”理念,首要的是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一定要把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來抓,堅決克服重經濟、輕黨建的思想,避免產生基層黨建工作淡化、虛化、軟化、弱化、邊緣化現象,切實履行黨建第一責任,明確“黨內職務不是政治榮譽,而是政治責任”,堅持把黨的建設和企業生產經營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同督查、同考核,從嚴落實管黨治黨責任,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聚精會神抓好企業黨建,增強推動“黨建+“工作的行動自己。
二、以“三個創新”解決“三個問題”,科學推進“黨建+”工作
“黨建+”理念是對黨的建設服務黨的事業規律性認識的新深化、新表達,是對中央提出的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有益探索和生動實踐,是抓黨建工作思路理念的一大創新。為充分發揮“黨建+”理念的引領作用,我認為重點是抓好“三個創新”,解決好“三個問題”。
1、創新“黨建+”的保障機制,切實解決“怎么+”的問題
在組織領導上,要堅持高位推動,建立健全黨建工作領導機制。在職能定位上明確黨建工作的責任分工,形成領導有力、責任明確、運轉有序、保障到位的黨建工作領導體制和運行機制,為進一步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提供堅強組織保障。在工作機制上,要進一步建立健全責任機制。推行書記抓黨建工作述職評議制度,進一步強化基層黨組織書記管黨意識,更好地履行管黨職責;細化實化黨建工作責任清單,分解黨建工作目標責任,明確抓黨建的具體事項,明晰抓黨建的職責內容。實施黨建責任目標管理,逐級分層簽訂黨建目標責任書,做到目標、任務和標準具體化,推動黨建各項任務落地生根。在人才隊伍建設上,要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黨務干部隊伍。要營造對黨務干部“高看一眼、厚愛一份”的濃厚氛圍,從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關心黨務干部,同時暢通優秀黨務干部輪崗交流、提拔使用的出口,使廣大黨務干部“工作有干頭、前途有盼頭、奉獻得甜頭”,從而從根本上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
2、創新“黨建+”的內容主體,切實解決“加什么”的問題
“黨建+”的內容主體是“黨建+”模式取得實效的關鍵,在“+”的內容主體規劃設計上要圍繞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確保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正確方向,大力推行黨建加依法治企、加企業改革、加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加企業文化建設、加人才隊伍建設、加履行社會責任、加維護職工權益等,著力解決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弱化淡化虛化、黨組織地位作用邊緣化等突出問題。實現體制對接、機制對接、制度對接和工作對接,努力把黨的領導這一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核心競爭力。國有企業在這“黨建+”的內容方面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將“黨建+”理念融入企業發展,形成了“黨建+社會效益”“黨建+創新驅動”“黨建+深化改革”“黨建+一崗雙責”“黨建+人才強企”“黨建+企業文化”的工作機制,將黨建工作融入企業生產經營的各環節、全過程,推動了黨建工作和企業經營管理的深度融合,有力發揮了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促進了企業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全面提升。
3、創新“黨建+”的方式方法,切實解決“如何加”的問題。
一是堅持以“互聯網+”為驅動。當今社會,互聯網與生產生活各領域融合發展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2015年7月,國務院正式印發了《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標志著“互聯網+”成為國家戰略層面的重大行動。在推進“黨建+”的過程中,我們要更加主動適應互聯網迅猛發展的新常態,積極運用“互聯網+”思維,把“黨建+”與互聯網思維有機結合起來,大力推行實行“黨建+互聯網”,利用微信工作群、公眾號、QQ群等方式,建立“網上支部”、“微信支部”、“QQ支部”,實現黨組織與黨員之間“零距離”溝通、“無縫隙”對接,推動“黨建+”從現實領域向虛擬領域拓展、從有限時空向跨越時空延伸,提升工作效能,暢通工作渠道,拓寬工作覆蓋,開辟黨建新領域。二是堅持以豐富的主題活動為載體。要以“創先爭優”活動、持續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等主題活動,創新“+”的方式,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黨的重要紀念日等積極開展先進基層黨組織、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黨務工作評選活動,夯實黨的基層組織,激發黨員干部創先爭優的熱情,并開展主題征文、演講比賽等活動,使黨員干部在潛移默化中理解黨的方針政策,在豐富的主題活動中推動“黨建+”落地生效。
三、強化“三種意識”,確保“黨建+”工作落地
“黨建+”更加凸顯了黨的建設對各項工作的推動作用,使黨建的工作方向更明確、重點更突出、任務更聚焦,是增強黨建工作實效性的重要抓手,能切實解決實際工作中存在的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兩張皮”的問題,黨建+理念為加強國企黨建提供方法和路徑,關鍵在于落實,我認為還重點需要強化“三種意識”。
一是強化思想認識意識。國有企業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要積極適應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強化抓黨建的主體責任,深刻認識“黨建+”理念的豐富內涵和重大意義,切實增強推行“黨建+”的思想和行動自覺,積極運用“黨建+”模式,把黨建融入企業經營管理各方面、全過程,將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將黨建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源、將黨建成果轉化為發展成果。
二是強化抓“黨建+”責任意識。正如毛主席講的“政治路線確定以后,干部就是決定因素”,黨員干部尤其黨組織書記要“像重視經濟工作那樣重視黨建工作”,把抓好“黨建+”工作作為份內職責,搞好統籌謀劃,作為“一把手”工程,拿出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抓“黨建+”工作,切實做到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研究、重大事項親自督辦,確保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三是強化工作作風意識。要以嚴實的工作作風推動“黨建+”,堅決防止“光說不練”“重部署輕落實”等不良傾向,要通過黨員大會、黨小組會議等形式,將上級部門關于“黨建+”部署要求傳達到各位黨員,充分發揮黨員的監督作用,推動“黨建+”工作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