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繼業
【摘要】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是以組織機構代碼制度為基礎,整合部門信息資源建立的一套新的機構注冊登記體制。它通過對我國境內依法成立的組織機構賦予一個唯一的、終身不變的代碼,賦碼范圍包括在我國境內依法成立的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宗教團體以及其他依法成立的組織機構。通過統一編碼規則,多部門賦碼,數據回傳最終建成統一社會信用法人單位及其他組織數據庫,實現多部門信息共享。
【關鍵詞】社會信用代碼;網絡電子地圖
一、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在網絡電子地圖中的應用概述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是以組織機構代碼制度為基礎,整合部門信息資源建立的一套新的機構注冊登記體制。它通過對我國境內依法成立的組織機構賦予一個唯一的、終身不變的代碼,賦碼范圍包括在我國境內依法成立的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宗教團體以及其他依法成立的組織機構。通過統一編碼規則,多部門賦碼,數據回傳最終建成統一社會信用法人單位及其他組織數據庫,實現多部門信息共享。
網絡電子地圖系統是GIS在網絡環境下面向公眾服務的應用系統。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電子地圖的應用已經深入大眾生活。常用的網絡電子地圖系統有百度地圖、GOOGLE地圖、搜狗地圖等。
由于當前的客觀情況制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應用大部分局限于政府部門。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社會用戶對信息的需求日益廣泛。如果將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應用于當前的網絡電子地圖系統。一方面利用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強大數據優勢,豐富網絡電子地圖的數據內容;另一方面通過網絡電子地圖的應用優勢拓展組織機構代碼的應用范圍,提高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知名度。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應用于網絡電子地圖將是政務信息實現公眾應用的一個有效途徑。
二、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應用于網絡電子地圖的技術分析
網絡電子地圖中主要的數據形式有兩種,分別是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空間數據指的是在二維或三維坐標下,以一種拓撲結構來描述物理位置及邏輯連接,針對真實的地理信息,即表示自然景觀、人造景觀和虛擬機構分布的數據。屬性數據指的是存放地理信息的元素自身特性的數據,常儲存于與網絡電子地圖系統聯合使用的商用數據庫中。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標識的是組織機構,每個組織機構在全國范圍有唯一代碼與之相對應,這樣的數據形式符合網絡電子地圖的空間數據格式。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數據包括了可以表示空間信息的數據,如機構名稱、行政區劃和機構地址等。還包括大量的屬性數據,如組織機構的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經營范圍(職能、宗旨)、成立日期、職工人數、注冊資金(開辦資金)等。
實際上作為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基礎的組織就機構代碼數據庫已經實現了社會應用,經全國組織機構代碼中心審核后的組織機構代碼數據都可以在全國組織機構信息核查系統中查詢。這一核查系統的基礎是國家大力建設的全國法人單位基礎信息庫,應用這一數據庫將數據進行加工、改造建成可應用于網絡電子地圖的組織機構代碼數據庫,通過專門接口連入網絡電子地圖系統,即可實現組織機構代碼數據在網絡電子地圖中的應用。
由于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與組織機構代碼的一一對應關系,組織機構代碼法人單位基礎數據庫可以方便地轉變為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法人及其他組織數據庫。由上圖所示,由各部門審核處理的機構統一社會代碼數據建立起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數據庫,然后進行必要的重組解構提供給網絡電子地圖數據庫,最終在客戶端展現為網絡電子地圖系統。
經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應用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數據的整體優勢,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法人及其他組織基礎數據庫為基礎,通過與網絡電子地圖運營商合作,打造全國范圍內使用的新型網絡電子地圖系統,將是實現統一社會信用代碼高效利用和網絡電子地圖擴展數據內容的一個雙贏效果的極佳技術選擇。
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應用于網絡電子地圖的意義
利用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唯一性特征,可以提高地圖搜索的精準度,規范機構的名稱、地址等信息。當前,大部分網絡電子地圖的機構標識,都是簡化名稱,并不是其注冊的規范名稱,這無法滿足一些要求較高的檢索。應用了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之后,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具有唯一性,只要檢索過程中找到確定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就可以直接鎖定檢索目標。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動態性,可以保證網絡電子地圖的數據及時更新。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數據庫應該是一個動態的數據庫,每天都有大量數據變化,隨時新增、變更、注銷數據信息,應用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網絡電子地圖可以保證數據的新鮮程度,保證用戶的應用。
當前,我國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處于起步階段,使用范圍也都局限在政府利用的層次,社會應用較少。利用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應用于網絡電子地圖系統的這一模式,可以在不涉密的情況下實現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數據的商業化運用。進一步提高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知名度,給我國登記制度改革提供有效助力。并可以逐步打破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應用的局限性,將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服務于社會大眾,為社會創造實惠。
【參考文獻】
[1] 朱文軍. 網絡電子地圖的形式設計[J]. 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 2006,10,29,5:83-86.
[2] 全國組織機構代碼管理中心. 組織機構代碼系統工程(第2版)[M].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 2007.
[3] 國家標準委GB32100—2015《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編碼規則》[S].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