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咖啡館一直以來被認為是西方的舶來品,可追根溯源咖啡館起源自阿拉伯國家,阿拉伯咖啡館有自己獨特的發展路徑。阿拉伯國家咖啡館以埃及咖啡館為最典型的代表。埃及咖啡館和埃及人民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也在埃及社會政治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成為埃及重要的公共空間之一,承擔了復雜多樣的功能。本文突破以往對埃及咖啡館進行文化研究的范式,以公共空間視角切入,將埃及咖啡館研究納入城市研究范疇。以埃及咖啡館為研究對象,通過文獻研究法和個案研究法,采用公共空間視角,著重考察埃及咖啡館的功能及其衍變,分析埃及咖啡館公共空間的變遷,基本特征。
【關鍵詞】埃及;咖啡館;功能研究
現代社會中咖啡館已經成為一種時尚代表,一種生活方式,咖啡館盛行于各大中小城市。人們習慣去咖啡館聚會聊天,進行商務交流。可能人們印象中的咖啡館像是西方的舶來品,實際上咖啡館起源于阿拉伯的麥加,然后傳播到世界各地。阿拉伯國家的咖啡館不同于西方咖啡館,是隨著宗教文化的發展而興盛起來的。而阿拉伯國家咖啡館以埃及咖啡館為最典型的代表。埃及開羅的大街小巷遍布上萬家咖啡館,咖啡館在埃及日常生活中扮演者重要角色,是埃及重要的公共空間之一。隨著社會發展,埃及咖啡館功能不斷衍變。
埃及咖啡館是私人空間的補充的延伸,人們在咖啡館找到自己的身份,隨著時間推移,埃及咖啡館不斷在舊功能的基礎上衍生新功能,由最初的休閑娛樂功能衍生出社會交往功能和政治功能。埃及咖啡館承擔著復雜的社會功能,而當產生政治功能之后,埃及出現了市民社會,咖啡館公共空間的性質發生了變化,不再單純是一個喝咖啡,聊天的社會場所,而是成為市民社會的一部分。咖啡館公共空成為了哈貝馬斯所談到的公共領域的類似物。人們在這自由表達對社會,經濟,政治生活的觀點,發展成為對抗當局政府的批判力量。
一、休閑娛樂功能
埃及咖啡館最先具備休閑娛樂功能。人們在咖啡館喝咖啡,喝茶,抽水煙下棋,打牌,打臺球,聽音樂,聽演唱會。觀看足球賽。各式各樣的娛樂活動在咖啡館進行。咖啡館成為周圍居民的娛樂場所。
埃及咖啡館的娛樂活動非常豐富,埃及人喜歡在咖啡館抽水煙,里面可以放蜂蜜,抽的時候還帶著甜味。吸水煙最有名的咖啡館是巴布路科廣場的文化論壇咖啡館。埃及咖啡館內還可以欣賞音樂。著名埃及歌手烏姆庫勒蘇姆曾在里什咖啡館開啟她的演出生涯。現在咖啡館樓梯上是一張烏姆庫勒蘇姆的巨型肖像畫。一家咖啡門口掛著東方之星烏姆庫勒蘇姆青銅的大頭像,里面放著她的歌曲,讓人懷念埃及的老味道。除此之外,咖啡館里能下西洋雙陸棋,看足球比賽,跳舞,看劇。
二、社會交往功能
咖啡館最日常的功能就是社會交往功能,人們喝咖啡時,往往就把喝咖啡這件事當做是一種社交方式。家里也可以喝咖啡,為什么要去咖啡館喝咖啡呢?正是咖啡館的社會交往功能吸引了更多人去咖啡館聚會,結識朋友。咖啡館作為私人空間的延伸,人們不再局限在家庭空間,而是移步公共空間,在咖啡館尋得一種理性交往,融入更廣闊的人際圈。
埃及平民如果想見納吉布·馬哈富茲和塔哈·侯賽因這種大人物,就會去他們常去的咖啡館,聽他們的文學論壇。甚至可以詢問問題,答疑解惑。咖啡館都是有常客的,這些常客一來二往也熟絡了。埃及人對咖啡館提供聚會聊天,認識朋友這種平臺空間是認可的,并成為業余的愛好。而這種咖啡館在埃及大街小巷遍布都是,也被當做普通居民的社交場所。納吉布馬哈富茲談過關于本地咖啡館和市中心咖啡館的區別,本地咖啡館不需要帶朋友去,只是坐在那就會偶遇朋友,而其他市中心的咖啡館,如果一個人坐著,很多情況下你就是一個人。烏薩馬·安努爾·歐卡什說:“我能在咖啡館見到其他地方見不到的人,咖啡館充滿了故事傳說,各色人群,在文學咖啡館,每周五和馬哈富茲聚會,坐在阿卜杜勒咖啡館里和馬哈茂德·薩阿達尼,扎卡里亞·希賈威,安努爾·麥阿達維,蘇萊曼·法亞頓見面。”
三、政治功能
埃及咖啡館的政治功能是伴隨埃及現代化進程而衍生的。埃及的現代化進程艱難坎坷,在受到西方列強干涉的情況下,埃及人民要求獨立自強,民族主義泛起,國內統治者紛紛推崇西化改革,向西方學習的新風吹入埃及。但是埃及的國情又不能僅僅依靠西化改革解決。埃及逐漸失去了自己的方向,并一步步落入西方的魔爪。埃及人民對統治者不滿,在咖啡館開展靜坐示威活動。咖啡館承擔起傳播信息,自由表達,政治批判的中心。咖啡館一時成為埃及政治生活的風向標。
埃及咖啡館和政治的關系史十分悠久。和政治相關聯的咖啡館是政治咖啡館。說到咖啡館的政治功能就不能不提埃及的里什咖啡館。里什咖啡館經過兩場革命的洗禮,成為兩次革命的革命基地。并且喚起埃及人民的民族主義,構建埃及近代史的集體記憶。
那時,埃及有名的政治咖啡館有布里薩咖啡館,伊扎菲緹沙咖啡館和穆塔緹亞咖啡館。里坐滿了革命策劃者,作家,詩人,藝術家,在文學作品,詩歌,欄目,歌曲中抒發愛國情操。這些知識分子各持不同的意識形態。一些是左派,一些是民族主義者。這些知識分子和政客們的討論激起里什咖啡館里有意思的辯論。
本論文從公共空間為視角切入研究埃及咖啡館功能衍變。埃及公共空間是隨著咖啡館功能的完善逐漸完善,逐步接近哈貝馬斯所說的“公共領域”,成為市民社會的一部分。咖啡館的功能是應社會需求產生的,隨著社會發展咖啡館功能日趨豐富。
【參考文獻】
[1] 李佃來, 著. 公共領域與生活世界——哈貝馬斯市民社會理論研究[M].人民出版社, 2008.
[2] 王 迪, 著. 茶館,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觀世界[M].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0.
[3] 納 忠. 阿拉伯通史[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6.
【作者簡介】
賴夢妍(1990—),女,碩士學位,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阿拉伯區域國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