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司琦 余思勤
摘要:服務貿易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隨著上海自貿區的成立,對上海市服務貿易增速、貿易逆差、行業結構以及競爭力產生重要影響。為促進上海市服務貿易發展,提出以下對策建議: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產業升級;深入實施“走出去”戰略,不斷提升開放合作水平;引進和培養高端人才,優化人才結構;加強品牌建設,提高服務貿易競爭力水平;完善服務貿易政策法規。
關鍵詞:上海自貿區;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F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283(2016)06-0016-03
自由貿易區是在一國或地區境內設立的實行優惠稅收和特殊監管政策的小塊特定區域。2013年,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上海自貿區)正式建立,其著眼于發展服務貿易,在金融、航運、商貿、專業、文化以及社會服務六大領域擴大服務業開放,暫停或取消投資者資質要求、股比限制、經營范圍限制等準入限制措施,營造有利于各類投資者平等準入的市場環境。
一、上海服務貿易發展現狀
(一)服務貿易發展速度快于貨物貿易
2005—2014年上海市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規模穩步增長,貨物貿易額明顯高于服務貿易額,其中,2009年上海貨物貿易額為27773億美元,較2008年有所下降,服務貿易額為7474億美元,較2008年小幅上漲;2014年上海市貨物貿易額為46125億美元,同比增長45%,服務貿易額為17539億美元,同比增長97%(見圖1)
(二)逆差逐年擴大
2005—2014年上海市服務貿易規模逐年擴大,2014年進口額為12596億美元,是2013年的11倍,出口額為4943億美元,同比增長57%,服務貿易規模高于北京、廣東等城市。2012—2014年服務貿易進口額分別占進出口總額的660%、708%、718%,逆差逐年擴大(見圖2)。
(三)以運輸、旅游傳統服務貿易為主
2012年上海市運輸和旅游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占服務貿易總額的比重達662%,咨詢、其他商業服務、計算機和信息服務等新興服務貿易占249%。上海市服務貿易主要以傳統項目為主,新興服務項目如建筑、保險、金融、電影和音像具有一定的發展空間(見圖3)。
圖32012年上海市服務貿易類別構成
數據來源:上海市國際服務貿易行業協會。
(四)國際競爭力逐年降低
本文通過TC指數分析上海服務貿易的競爭力。TC指數,又稱競爭優勢指數,是指一國進出口貿易的差額占貿易總額的比重,公式為:
TC=Xij-MijXij+Mij
其中,Xij為i國或地區j產品的出口,Mij為i國或地區j產品的進口,Xij-Mij為凈出口,Xij+Mij為進出口總額,TC指數的取值范圍為(-1,1)。指數越接近于1競爭力越強,指數越接近于-1競爭力越弱。
由表1可知,上海市服務貿易TC指數一直處于負值且逐年下降。2005年上海市服務貿易TC指數為-001,2013年為-042,較2005年下降41%,國際競爭力處于劣勢,并呈現進一步惡化的趨勢。
二、上海自貿區的建立對上海市服務貿易的影響
(一)促進服務貿易加速增長
2005—2014年上海市服務貿易體現為波浪式增長。受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影響,2009年上海市服務貿易增速不到16%,創歷史最低;2010年服務貿易恢復性增長,增速快速升至40%;2011—2013年,增速分別下降到24%、173%和55%。2013年9月上海自貿區正式掛牌成立,為上海服務貿易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為服務貿易增長內生動力,2014年服務貿易增速再次提高到97%(見圖4)
(二)逆差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上海自貿區實現境內關外,這一舉措有利于簡化通關手續,降低貿易成本,提高貿易便利化程度,吸引企業在自貿區內開展出口貿易,提升服務貿易出口規模。同時,對自貿區內生產性服務企業進口所需的機器、設備等予以免稅,有助于開展進口貿易,吸引外商對我國尤其是對上海高新技術和設備的出口。2014年上海服務貿易出口4943億美元,較2013年增速提高15個百分點,進口12596億美元,較2013年增速下降17個百分點,服務貿易逆差過大問題在自貿區發展的影響下得到有效緩解(見圖5)。
(三)服務貿易行業結構逐步優化
上海自貿區成立后重點發展服務貿易,加快制度創新、增強服務功能、設立外資銀行和中外合資銀行等舉措有力地推動了現代新興服務貿易的發展。
2013年運輸和旅游進出口呈現雙降趨勢,但旅游仍是上海第一大服務貿易行業;在其他類別中,通信服務、金融服務、電影音像、咨詢和其他商業服務貿易額占比分別較2012年上漲004%、004%、005%、030%和366%。在上海自貿區發展帶動下,新興服務貿易占比提高,貿易結構漸趨優化。
(四)提升服務貿易競爭力
上海自貿區發展重點在于金融國際化、貿易便利化和投資自由化。金融國際化倒逼資本項目加速開放,貿易便利化倒逼市場準入限制改革,投資自由化倒逼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一系列舉措推動通訊、金融、計算機等行業的發展,促進高附加值服務進出口。就目前發展趨勢而言,上海市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在未來會有所提升。
三、促進上海市服務貿易發展的對策建議
上海自貿區的成立,為上海市服務貿易的發展提供了新動力,應充分利用地域優勢和良好的市場環境,提高服務貿易競爭力,促進服務貿易健康發展。
第一,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產業升級。進一步發揮上海市服務貿易新興行業的優勢,通過強化資本、勞動和技術等生產要素的積累,優化資源配置,降低生產成本,加快技術進步,提高競爭優勢,以國際市場需求為導向,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第二,深入實施“走出去”戰略,不斷提升對外開放合作水平。隨著“亞投行”的建立和“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上海市應更加主動地參與國際競爭,深入實施“走出去”戰略,努力打造參與國家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擴大服務貿易出口。
第三,培養和引進高端人才,優化人才結構。將人力資源轉化為人力資本,加強產學研相結合,加快人力資本開發,加大海外高端人才引進力度,放寬海外培訓機構的市場準入; 同時加強保護人力資源,建立人才基地, 通過提高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優化上海服務貿易行業人才隊〗伍建設。
第四,加強品牌建設,提高服務貿易競爭力水平。提升品牌知名度有利于增強服務產品的吸引力與輻射力,促進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提高服務貿易的競爭力水平。加強品牌建設,一是要制定和完善品牌建設戰略,落實人、財、物等保障;二是要強化社會責任、技術創新和誠信經營意識;三是深度挖掘品牌核心價值和文化內涵;四是強化知識產權戰略意識;五是加強管理創新。
第五,完善服務貿易政策法規。目前,上海乃至全國的服務貿易管理體系尚不完善,缺乏系統完善的服務貿易政策法規。應參照國際慣例制定行業政策,國家有關部門應加快服務貿易立法,填補服務貿易法律的灰色或空白地帶,使服務貿易發展有法可依。
[參考文獻]
[1]張國慶上海自貿區建設進入全面發展新階段[J]中國國情國力,2016(1):47-49.
[2]葉紅玉上海自貿區對長三角地區經濟的影響及對策[J]財經研究,2014(3):9-10.
[3]聚焦上海自貿區[J]時代金融,2013(11):14-25.
[4]陳慧上海服務貿易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宏觀管理,2011(4):20-21.
[5]上海金融學院課題組上海服務貿易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科學發展,2013(12):24-37.
[6]陳勇鳴自貿區助推上海服務貿易發展[J]上海企業,2013(11):18-20.
[7]夏善晨自貿區發展戰略和法律規制的借鑒——關于中國自由貿易區發展的思考[J]國際經濟合作,2013(9):18-22.
(責任編輯:張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