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瑞祥 吳敏 匡增杰
摘要:2013年以來,受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影響,我國許多中小企業進出口業務量大幅下降,為促進貿易安全與便利化,我國海關引入AEO認證制度并探索AEO國際合作,但具體實施進展緩慢,許多中小企業仍無法通過海關認證。通過分析我國中小企業在AEO認證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對策建議:提高中小企業對AEO認證制度的認識;加強中小企業自身管理;完善海關對中小企業的監管體系等。
關鍵詞:中小企業;AEO認證制度;海關監管
中圖分類號:F25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283(2016)06-0014-02
我國于2005年6月在世界海關組織第105/106屆理事會年會上簽署實施《標準框架》意向書,此后積極進行AEO認證制度的研究與實踐,并逐步建立起我國海關的AEO認證制度。2008年4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企業分類管理辦法》(海關總署第170號)將AEO認證制度關于守法、安全、海關與商界的合作伙伴關系等實體要求及貿易便利措施、認證程序納入其中,將AEO認證制度具體轉化為國內制度。將進出口收發貨人和報關企業分成AA、A、B、C、D五個類別,AA類企業是AEO認證企業。170號令的頒布和配套法規的實施,標志著我國海關AEO認證制度已經進入正式實施階段。但是在AEO制度實施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問題,如AA類企業評定標準對大企業和中小企業沒有公平對待,針對該問題,在海關總署2011年1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企業分類管理辦法》(海關總署第197號)中調整了AA類企業的認證標準,使之更傾向于中小企業。
為建立企業的進出口信用管理制度,2014年10月8日海關總署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企業信用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企業信用暫行辦法》),于2014年12月1日起正式實施。《企業信用暫行辦法》以“守法便利,違法懲戒”為原則,將信用體系與企業管理相結合。配套執行的還有《海關認證企業標準》,分為高級認證企業標準和一般認證企業標準,細分為內部控制、財務狀況、守法規范、貿易安全和附加標準五項標準,從貿易安全和便利化的角度規范企業的進出口行為。
二、我國中小企業AEO認證存在的問題
自海關實施《企業信用暫行辦法》以來,AEO認證制度得到進一步完善,獲得海關認證的企業數量逐年增加,但我國中小企業在AEO認證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
(一)中小企業對AEO認證制度缺乏正確認識
很多中小企業對AEO認證制度持排斥態度,沒有將AEO認證上升到企業發展戰略層面,通常認為在國際貿易供應鏈中對AEO需求性較強的是一些競爭力強的大型企業。大型企業通過AEO認證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而中小企業由于缺乏競爭力,在對外貿易中處于不對等地位。此外,許多中小企業認為違反海關法律法規的成本會小于AEO認證成本。
(二)中小企業自身管理與AEO認證要求存在差距
中小企業在內部控制、財務狀況、貿易安全方面與海關AEO認證要求不相符,自身管理理念和管理設備落后,成為中小企業申請AEO認證的重要障礙。例如,在廣東沿海地區許多家族型小企業基本上采用手工記賬,對于與進出口相關資料未建立相應的歸檔制度,沒有達到海關要求的報關資料至少保存5年的要求。內控制度不完善導致海關事后稽查難度增加。
(三)海關對中小企業的監管不完善
海關只對認證企業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動態管理制度,而大部分中小企業沒有參與海關認證,海關只是通過現場報關數據來管理。實施AEO認證制度的本質是引入風險管理理念,將進出口的風險點進行前推或后移,但目前海關對中小企業的監管主要是把工作重心放在后續稽查上,過于被動。
(四)缺乏AEO認證專業隊伍
2014年12月,海關總署出臺《信用管理暫行辦法》,對AEO認證制度較為重視,但是各直屬海關和隸屬海關尚未形成專業的AEO認證隊伍。目前,很多關員在中小企業認證過程中對認證標準不熟悉,往往生搬硬套,不能結合中小企業的具體情況靈活變通,部分關區為避免相關責任也不愿主動對企業進行AEO認證。這與國際上的通行做法存在差距,韓國成立了AEO認證委員會,其主要職能為審核和批準企業認證申請,以及已經獲得AEO認證企業的認證維持、取消等事項。
(五)對中小企業支持力度不夠
2013年以來,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在外需萎靡的情況下,外向型企業遇到很大困難,許多中小企業紛紛倒閉。地方政府在財力和物力方面對中小企業缺少援助,相關行業協會對中小企業也缺少相應的技術支持和政策宣傳指導。而韓國有所不同,由獲得AEO認證資格的企業組成AEO協會,旨在為企業爭取AEO認證提供指導和幫助。
三、加快中小企業AEO認證的對策建議
(一)提高中小企業對AEO認證制度的認識
AEO認證的主體是企業。中小企業應自上而下正確認識AEO認證制度,摒棄違反海關法律法規的成本小于AEO認證成本的想法。首先,應加強對企業的風險控制、貿易安全、財務體制、守法規范等與AEO認證有關的制度建設;其次,應該嚴格遵守AEO認證制度的相關要求;第三,應將貿易合規和進出口風險管理提升到公司戰略層面。
(二)加強中小企業自身管理
中小企業應建立符合規范要求的進出口內審、內控制度和進出口業務控制。首先,應該淘汰不符合AEO認證標準的管理設備,例如部分中小企業應更換符合標準的運輸工具,淘汰落后的手工記賬方式,完善電子信息保管制度。其次,引進專業人才來規范企業自身的內部控制和財務制度,也可以引入第三方審計公司對進出口業務和進出口單證進行審計,從而改變企業的一些不合規做法,將企業自身風險降到最低。
(三)完善中小企業海關監管體系
海關目前對中小企業主要通過報關數據進行管理,缺乏動態的引導和管理。第一,中小企業應規范進出口行為,降低進出口過程中產生的風險。第二,海關人員應定期對中小企業進行AEO認證的引導和培訓,從整個供應鏈的角度對高風險中小企業進行嚴密布控,加大對此類企業的后續稽查力度,隨著后續稽查任務加大,海關可以對于不同風險級別的中小企業開展分類稽查,同時將企業信用評判等級和分類稽查相結合,也可以將具有權威審計資格的社會中介機構引入海關后續稽查,形成海關、中介機構對企業的共同監管。第三,加強海關、銀行、稅務之間的合作,對于存在風險的中小企業,海關應嚴密監控企業的貨物流和資金流,應加強同銀行和稅務機關的合作,三方建立統一的信息共享平臺,在平臺上發布商品的進出口數量、價格、商品在國內市場銷售的價格和銷售總額、進出口稅,方便部門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加強對商品在各個流通環節的數據監管,也可以從這些統計數據中發現問題,采取有針對性的行動。從供應鏈的角度監控貨物流和資金流,能夠讓中小企業沒有違規的余地。
(四)加強海關AEO認證隊伍建設
AEO認證制度是我國海關為幫助企業“走出去”而引入的一項制度,應既與國際接軌又與我國的實際國情相結合。要推動AEO認證制度全面實行,海關應建立起專業化認證隊伍。首先,海關總署應該成立AEO認證委員會,統領和監督各直屬關的AEO認證工作,強化對國際AEO認證制度的理解和運用。其次,各直屬關應該成立AEO認證工作室,具體負責本關區內企業的AEO認證并進行動態的管理。
(五)各方共同促進中小企業AEO認證發展
除海關和企業之外,地方政府、相關行業協會也應該參與到促進中小企業AEO認證工作中。政府應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資金支持和政策支持,對于設備落后、資金緊張的中小企業提供相應的資金支持,建立中小企業融資服務體系,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融資、擔保、貼息等金融服務。中小企業對于AEO認識不足,與前期的政策宣傳、相關法規培訓并沒有形成常態化有很大關系,為此海關應聯合已經認證的企業組成AEO認證協會,加大關于AEO認證、進出口法律及其他優惠通關政策方面的宣傳,定期對中小企業關務負責人進行相關培訓和指導。
[參考文獻]
[1]鄭俊田,熊斌,胡忠,鄧彬彬AEO認證一本通[M]北京:中國海關出版社,2015.
[2]陳隆中國海關實施AEO制度的方案設計與關鍵問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1.
[3]鄭俊田郜媛瑩 我國海關企業分類管理政策的演變與分析[J]中國經貿,2015(5).
(責任編輯:喬虹劉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