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本麗
摘 要:關注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受到關注的人往往會肯定自身的能力,自信心增強,更有干勁地去做事情。作為班主任,應當發現“關注”的作用,并借用此力量來解決教學管理中的問題,幫助學生提升自我。通過教學管理發現,被給予更多關注的學生在學習方面會更加努力,一方面出自他人對自己的信任,另一方面也想表現自己。就通過總結這個規律,來挖掘關注在學生身上的神奇作用,對各個層次的學生給予關注,讓他們更好地成長。
關鍵詞:關注;學生;動力;自信心
初中,正是孩子自尊心建立,自信心培養的時期,這一時期的教育至關重要。從小學生的一些行為中可以發現,學生的出發點多數是想要博得老師和同學們的注意,讓別人來關注自己。所以初中生的管理中,關注更是重要,來自老師和他人的關注能夠監督自己,更能夠讓自己受到尊重。初中生在學習和生活方面有比較多的疑問,或者是說他們還在努力解決自己從未接觸過的事情,怎樣讓他們知道自己有這個能力,怎樣讓他們保持這種動力,就要從關注開始。
一、關注是學習的動力,可以監督學生認真學習
初中階段是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但是這個時期也是他們個性化發展比較強烈的時期。再加上自我管理能力比較差,所以需要老師和家長的監督。關注學生的日常學習習慣,對不恰當的行為作出批評指正,并加入教學活動中。在課堂練習時,老師不要只站在講臺上,還要適當地下來走走,看看學生閱讀或者是做題的情況。對學生的一些小動作也給予提醒,保證良好的學習氛圍。對于學生的課下作業,老師更要關注。除了答案的對錯之外,還要分析學生的思路,和學生探討哪里出現了錯誤,語言還可以怎樣組織等。這些關注是老師對學生的負責,更是學生在學習方面的助力,幫助學生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二、關注是學習的動力,老師的關注是鼓勵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關注,而作為學生更是希望能夠得到老師的關注。在學生的心里,老師對自己關注,說明自己的學習成績不差,日常表現行為還可以,能夠博得老師的喜歡。也許正是這種心理,更多的學生愿意在老師面前努力表現自己。即便是一些在家里比較調皮的孩子,在老師面前也會變得很乖。教師要利用學生的這種心理,真正做到關注學生,關注他們日常的學習,關注他們的心情變化,了解他們之間的矛盾。作為班主任,更要從一件小事出發,和學生做溝通和了解,爭取每周都能和2至3位同學談心,了解他們最近的生活和學習的變化。也從他們的嘴里了解自己班級的情況。班主任的關注可以讓學生認可自己的存在感,建立學習的自信心。而且班主任的關注,是和學生的交流,在學習上幫助他們。在交流的過程中多使用一些鼓勵的語句,提高他們學習的信心,成為學習的有力動力。
三、關注是學習的動力,學生的關注是認可
學生之間的關注也是一種力量,能夠獲得同齡人的關注是對自己的認可,其意義也是非凡的。作為班主任要相互引導學生關注彼此,不僅利于學生之間的交流,更能幫助他們“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班主任可以多舉辦班級交流會,讓學生之間可以相互溝通學習心得,也關注他人在學習方面的優點。初中生有時會表現得比較羞澀,這恰恰說明他們需要更多的鍛煉機會。班會開始時需要老師來點燃氣氛。比如,老師可以說幾點自己在初中時的表現,甚至講一些自己的糗事,當然還可講一些值得驕傲的事情。告訴學生,青春就是有歡笑,有淚水,這樣才是充實的人生。然后讓學生自己說出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也講一些自己的糗事,這樣打開學生的心扉。之后進入交流階段,經過此過程,學生之間會更加了解。他們也會在平時學會關注他人。而受到他人關注的學生,更會努力地做好自己,努力學習,在課堂上更加活躍,自習課保持好的紀律等等。這樣一來,學習的氛圍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感染,整個班級也因為“關注”而動力十足。
四、關注是學習的動力,家長的關注是關心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們的指明燈。在孩子眼中,父母是高大的,他們的一些行為也對自己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也許正是這種印象,讓父母的做法成為他們努力效仿的事情。而父母對自己的關注,更是孩子們前進的巨大動力。而對于父母來說,關注的角度就是關心孩子們的成長,從他們的行為舉止中發現一些心理變化,及時疏導不良情緒,幫助他們認清自己。作為班主任,在這一方面要多和父母溝通,不論是家長會上的廣泛交流,還是在平時的電話談話等,多教父母一些關注孩子成長的辦法,應用一些科學思想去監管自己的孩子。既給他們自由的環境,又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心。父母的關注是關心,更是孩子成長為更好的人才的動力。
總之,關注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愛,可以感受到幫助,感受到溫暖。班主任要調動學生的情緒,從自身做起,關注他人,也獲得他人的關注,從自我滿足和他人信任中獲得自信心,更好地積累自己的未來。
參考文獻:
李秀瑩.關注“學困生”,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J].學生之友:初中版,201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