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愛起
摘 要: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還應通過優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諸方面的和諧發展。”可見,培養學生的個性,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性是學生健全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語文課程價值的重要體現。所以,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要通過組織多種活動來有意識地凸顯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在自主交流、主動求知中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同時,也為學生健全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語文;個性;開放問題;演講
眾所周知,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一直采取的是灌輸式、一言堂的教學模式,而學生則通過死記硬背來完成學習目標,可見,這樣的課堂,這樣的學習方式只會讓我們打造出“共性”的學生,嚴重不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也不利于學生社會競爭力的提高。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認真學習課改基本理念,要通過組織多種教學活動來凸顯學生個性,使學生個性得到充分展示,同時也為學生綜合能力水平的提高做好保障工作。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種教學活動的開展進行論述。
一、開放問題的思考
開放問題的思考是鍛煉學生個性,培養學生個性的有效活動形式之一,也是打破語文封閉式課堂的有效活動。所以,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要有意識地創設有效的開放性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目的就是讓學生在靈活的應用所學知識進行問題解答過程中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也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進而為學生個性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母親節的時候,組織學生給“母親”寫上一句話,例如:母親是條河,她對孩子的愛永遠流淌。
慈母手中那根為游子縫補衣衫的線,是世界上最長的線。
組織學生自主開動腦筋,自主組織語言寫給母親一句話。在這個過程中,有學生寫出了母愛的偉大,有學生寫了母親的嘮叨,有學生寫出了對祖國媽媽的感恩等等,在這個過程中,我鼓勵學生寫出自己的個性,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所以,在講評的時候,我不會否定任何一個學生的主題,僅是對用詞或者是修辭手法的應用等方面給予了調整,并組織學生自己設計卡片將這句話送給母親,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凸顯學生的個性,鍛煉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同時,也能順勢將親情滲透其中,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二、演講活動的組織
演講活動的組織是鍛煉學生語言組織能力,提高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凸顯學生個性的重要活動之一。所以,在教學時,我們可以組織學生自選主題、自選角度來進行演講,一來能夠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二來能夠給學生搭建自主展示的平臺,使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演講方式。因此,作為一線語文教師,我們要組織有效的演講活動來凸顯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在自主闡述觀點、自主表達思想感情的同時,也為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做好基礎性工作。
例如:在組織學生進行課前三分鐘演講活動時,演講的內容不限,可以是自己對近期看過的某本書、某篇文章的感悟;也可以是對最近流行的一部電視劇、某條新聞、某個明星等的評價;還可以說一說對生活中某些現象的認識等等,該活動的目的就是要仿照《金星秀》《壹周秀》《開講了》等綜藝節目的形式進行開展,鼓勵學生闡明自己的觀點,鼓勵學生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就可以。可見,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展示學生的個性,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而且同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也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要堅持將演講活動開展下去,以促使學生在“說”中展示個性,在“說”中提高能力。
三、自由寫作的開展
眾所周知,寫作也是展示學生個性的主要平臺之一,也是展示學生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的重要因素,更是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方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作文教學卻是教師生都比較頭痛的一部分內容,主要是因為缺少寫作素材、寫作方式不靈活等,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響著學生寫作質量的提高,也不利于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所以,在培養學生個性的過程中,為了保護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我們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自由的寫作,自主用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態度,表達自己的思想等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寫作的良好習慣,才能達到“我筆寫我心”的效果,進而真正寫出具有自己個性的文章。
當然,除了上述的三個方面之外,我們還要營造出輕松的環境,因為輕松的環境可以讓學生放松,才能讓學生“隨心所欲”,才能真正展現出學生的個性。反之,學生會緊張,會不知所措,甚至會出現畏懼的現象等等,這些都是不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的。總之,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要多角度入手來凸顯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在“個性化”的課堂中獲得良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葛世良.“個性、發展”的初中語文課堂的構建[J].教育,2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