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同貝 逄文秀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讓我意識到誠信教育在學生的習慣養成中占據重要地位。它是開展各項班級工作的基礎。試想,如果班級中處處彌漫著不講誠信的氛圍,生生之間、師生之間互相猜忌,缺乏信任,污濁的班風逐漸形成,班級管理工作勢必駛離正確的軌道,各項工作寸步難行。反之,如果班級中人人講誠信,和諧互助的班風蔚然而成,班級的凝聚力不斷增強,班級各項工作的開展也會勢如破竹、事半功倍。在班級管理中怎樣引導學生樹立誠信意識、修煉誠信人格,做一個講誠信的中學生,就成了學校養成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結合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下自己的體會。
一、輿論宣傳是前提
學期初,在學校德育工作推進的一系列養成教育活動中,我都會把誠信教育放在首位來抓。通過一系列有說服力的誠信案例來觸動學生的心弦,引發學生的共鳴,為班級營造一種人人講誠信的和諧氛圍,引導學生人人講實話,人人爭做“透明人”,讓不講誠信的風氣遠離班級。剛開學,一男生宿舍就因為晚休紀律出了問題被學校通報了。得知此事后,我便著手調查,通過對比學生的“口供”以及管理員的記錄,最后確定問題主要集中在四名學生身上。當我把這四名學生叫出來一一盤問時,發現只有一個同學沒有撒謊,其他三名學生均是支支吾吾、答非所問,妄圖掩蓋事實,推脫責任。很明顯,誠信在另外三個人身上出了問題。此時,我嚴肅認真地對學生說:“作為學生,犯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面對錯誤的勇氣,不敢面對錯誤,你就不是一個有擔當的人,不能勇于擔當,注定是一個對自己都不負責任的人,又怎能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通過與學生耐心細致的交談,使學生從根本上明確了事情的利害:犯錯是小,沒有擔當精神、不講誠信是大!每個人都保證一定以此事為戒,爭當講誠信的學生。看到學生態度的轉變,認識的提升,接著用很短的時間我就將事情處理完畢,相信孩子們從這件事中受到的啟發將會終生受益,作為老師也是由衷地替他們高興。
二、言傳身教是基礎
我們都知道,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作為一名班主任,為學生樹立處處講誠信、事事講誠信則顯得尤為重要。應該說,學生在與班主任的朝夕相處中,被耳濡目染著班主任的一事一物、一言一行。教師的一舉一動都備受學生關注。像我們學校屬寄宿學校,學生一周五天都生活在學校。老師與學生待在一起的時間遠遠超過了與家長,可見老師的榜樣示范有多么重要。在學生面前,老師要注重每一個細節,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須做到。我和學生達成一致,背后不議論任何一個教師和同學,有事做在當面,有話說在當面,光明磊落地做人。班級學生發生問題,我也是邀請班級干部和普通學生一起參與處理,增強過程的透明度與公正性,并保證不摻入感情色彩。長期堅持,這種做法讓學生感受到老師言出必行、表里如一的做事風格,凡事也都能做到實事求是、勇于擔當。班級不講誠信的人少了,班級人人傳播正能量,和諧奮進的班風蔚然而成。因此,班主任必須發揮必要的引領作用,并做到持之以恒。這樣誠信的意識才會牢牢地刻在學生心間,才會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班級各項工作的開展在推進的時候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正確引導是關鍵
作為教師自身做到講誠信固然重要,但僅把自己的理念照本宣科地傳達給學生肯定是不到位的,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引領則顯得尤為重要!我們應從本質上為學生解讀誠信在當今社會的重要性。每次班會或是主題教育活動,我都通過具體事例把講誠信的重要性滲透在班級管理中。在講誠信的大氣候的引領下,學生就會對誠信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就會站在更高處,更嚴格地要求自己,把講誠信作為自己的為人之本,這對學生的發展乃至一生都是大有裨益的。
四、細節落實是難點
最難能可貴的是將誠信教育落實到班級管理的細節中,讓它成為學生學習、生活的一部分,來約束、警醒學生的日常行為,為此我也是煞費苦心的。從教以來,我從沒讓學生撕過教輔資料后面的答案。撕掉的話,我們實際上已經把學生推向了不值得信賴的一面,我們沒有給學生表達誠信的機會。我跟學生說,做題的時候實在不會就空著,等老師講的時候,好好聽,聽完整理上就可以,做題的時候不抄答案,做一個誠實的人,用自己的良心來監督自己。平時測驗、小考我們班全是無人監考,同學之間互相監督,用自己的良心為自己監考,學生都對作弊嗤之以鼻,偶爾有作弊的,反映上來,單獨交流,勉勵改進,面上強調,反復幾次,以后就很少出現。通過這些做法,營造人人講誠信的氛圍,班級正氣足了,對班風的建設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學生都知道老師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不講誠信的學生,所以都把這一條放在心里最重要的位置。
因此,只要我們預設好正確的輿論導向,恰當地引領點撥加上班主任的身體力行、持之以恒的細節落實,一定會將誠信的理念刻到學生的骨髓里。然后以此為根基,培養學生的其他習慣與能力,這樣,班級管理就會在誠信教育的引導下揚帆遠航!
參考文獻:
李鳳根.班級管理中的誠信教育[J].吉林教育,2008(2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