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娟
摘 要:從2012年開始,90后學生逐步成為研究生主體。90后學生有著突出的群體特征,他們注重個人感受,善于表達自我以及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另外一方面,2012年被稱為“移動網絡元年”,自此開始,移動互聯網的各項功能得到不斷優化,在新的網絡時代下的研究生就業指導工作有了新的特征,并對學生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戰,需要就業工作指導者以創新的理念不斷探索新的引領路徑。
關鍵詞:網絡時代新特征;90后研究生主體特征;網絡時代就業新途徑
2012年被稱為“移動網絡元年”,自此開始,移動互聯網的各項功能得到不斷優化。加之3G技術的成熟和4G技術的不斷發展,移動互聯網的使用已成為人們生活方式的日常,預示著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來臨。各類社會思潮變幻和傳播的主陣地也正在從PC網絡專業到移動互聯網,呈現出更加迅猛發展態勢和新的癥狀。
一、“移動網絡元年”之后互聯網時代的時代特點
(一)社會思潮的輻射狀傳播和裂變性傳播
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最明顯的是改變了社會思潮的傳播速度和廣度。主要表現:首先,聯網手機就可以讓研究生們即時獲取信息和資源;其次,研究生們獲取信息的途徑更加便捷,新聞客戶端、微信公眾號和微博等成為研究生接受和發送信息的平臺;第三,信息傳播更為方便,通過復制、粘貼和轉發等功能,可以使信息在短時間內擴展到極為大的人群范圍。
(二)促進社會思潮的全民性傳播和個性化傳播
互聯網帶個我們一個深刻的感受就是在虛擬空間中,每個人都被賦予了一定的話語權,每個人都有權利參與對社會現象的討論,并使自己的思想在一定思想范圍內傳播。與此同時,正是由于每個人都在根據自己的人生閱歷和知識背景試圖表達或者表達著自己的思想,使得社會思潮在內容上得到不斷的創新和豐富。
(三)傳播方式呈現出碎片化特征
一方面,移動互聯網的信息傳播凸顯出“雙重碎片化”特征,研究生們利用碎片化時間查看,編輯和分享碎片化的內容。這緩慢而又深刻的改變了人們的閱讀習慣,是人們的思想處于浮躁和淺接受狀態,并在無意識的情況下接受信息;另一方面,具有震撼性和沖擊力的標題,圖片和視頻會給研究生的認知和心理留下烙印。
二、90后研究生群體的新特征
(一)由于成長環境條件好
90后研究生出生成長于國家經濟轉型、國力穩步增強的時代,人生經歷可謂順風順水,壓力主要來自父母對自己學業上方面。這些人生經歷也使他們容易對生活盲目樂觀,在思想上較為單純,也容易缺乏明確的生活學習目標。
(二)獨立性較強,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又容易迷茫,依賴心理明顯
90后研究生與時俱進,關心新事物、新現象,對待熱點話題更有自己的獨到見解與思考,而不是簡簡單單地隨大流。
(三)個性鮮明,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觀念,學習能力強
在網絡環境下成長起來的90后研究生,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強,更喜歡追求新鮮感,更易接受新理論、新觀念,有自己獨特的價值觀和審美觀,厭惡一成不變的生活方式,思維活躍多變,學習能力也很強。
(四)做事強調自我,缺乏集體認同感
在做事情時,90后研究生更多是以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進行判斷和選擇,強調自我,缺乏團體意識與團隊合作精神,更沒有中國社會中的奉獻自我、“舍小家為大家”的傳統美德。
(五)性格易孤僻,心理素質不高,抗挫折能力低
由于許多90后研究生都是獨生子女,親密接觸的家人只有父母,使得他們性格上更易偏向孤僻。一帆風順的成長過程使得他們較少遇到困難和挫折,因此當他們離開父母的庇護獨立學習生活時,就會暴露出心理素質不穩定、抗挫折能力低的問題。
三、在網絡時代下,基于90后研究生特點,開創就業工作新局面
(一)搭平臺,重服務,勤指導,努力提高學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
第一點,就業工作一直是研究生學生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檢驗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標。學生就業工作團隊,以“全員參與、積極指導、做好服務”為指導方針,采取“走出去、請進來、搭平臺”的辦法,專門成立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全面推動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開展。第二點,積極主動地為畢業生收集就業信息、協助用人單位招聘、拓展就業渠道,特別利用“網絡元年”信息網絡的特點,通過各類移動終端,以微信公眾號和微信群等形式,及時為畢業生解疑答問,盡心服務學生;同時,有效地組建了維護就業信息網絡信息平臺的干部隊伍,做到信息的及時發布和及時更新。
(二)轉變學生觀念,關注個體指導
一方面,針對90后研究生生的心理特點,通過請專業課老師和畢業生校友等,為學生作講座和談心,使學生客觀了解職業發展道路,鼓勵學生多渠道就業。另一方面,制定《畢業生就業意向匯總表》,詳細統計每個畢業生的生源地、聯系方式、希望找哪類的工作、希望到哪個城市就業、是否計劃出國等。研究生學生工作者,根據學生的需求,有的放矢開展就業指導、就業服務工作。緊密追蹤和了解未簽約同學的情況,為他們做出咨詢和建議,確保畢業生找到理想工作。
(三)利用黨團優勢,做好學生就業工作
黨團組織牽頭組織開展各類企業參觀和實習活動是開展就業。例如,通過與企業合作開展“走進名企”調研活動,還利用“職場超鏈接”、“校友面對面”等活動對學生就業進行指導。另外,利用企業來校招聘的機會,邀請企業的高層為廣大學生做講座,一方面為企業提供了宣傳的平臺,另一方面也為廣大學生提供了更多關于職業的信息,一舉兩得,達到雙贏。
就業工作一直是研究生學生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檢驗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標準。探索在新的網絡時代,面向90后研究生群體推行的就業指導工作方法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需要學生工作者不斷的探索,調研和總結。
[參考文獻]
[1]方付建.論網絡時代的社會思潮[J].中國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2,(1)。
[2]蘇明.創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J].中國教育報,2015-02-5。
[3]劉莉娟.大學生成長檔案構建初探[J].陜西檔案,2009,(2)。
(作者單位:華南理工大學, 廣東 廣州 5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