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毅
摘要:2015年1月3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實行中期財政規劃管理的意見》,明確了改革的總體要求、組織實施和中期財政規劃的主要內容、編制主體、編制方法與程序。在簡要介紹中期財政規劃實施背景、概念及其特點的基礎上,本文從部門預算編制的角度進行了研究,提出幾點看法。
關鍵詞:中期財政規劃;部門預算;影響
一、中期規劃的實施背景
2014 年9 月26 日,國務院于做出《關于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決定》,2015年1月3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實行中期財政規劃管理的意見》,明確了改革的總體要求、組織實施和中期財政規劃的主要內容、編制主體、編制方法與程序。我國對財政收支計劃實行中期滾動管理的全國性實踐正式啟動。目前,世界上已有超過2/3的國家實施了中期財政規劃,財政部自2009年開始選擇河北省、河南省焦作市、安徽省蕪湖縣進行中期滾動預算的試點探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二、中期規劃的概念和內涵
中期財政規劃是中期預算的過渡形態,是三年的預算收支計劃,也就是將預算安排的時間從一年擴展到三年,按照三年滾動方式編制,第一年規劃約束對應年度預算,后兩年規劃指引對應年度預算,年度預算執行結束后,對后兩年規劃及時進行調整,再添加一個年度規劃,形成新一輪中期財政規劃。
中期規劃的預算安排方式,充分考慮了一定時期的財政政策與經濟發展周期的結合,將當年收支平衡的財政政策轉向跨年度平衡的財政政策,將財政預算安排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及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有機銜接。同時,中期預算突破了年度的局限,避免了年度預算未完成可能影響用款部門和單位未來的可支配財政資源,降低了年末突擊花錢的可能,提高了財政資金的高效配置。
三、中期規劃對部門預算的影響
(一)增強年度預算約束性、連續性
中期財政規劃是為彌補年度預算不足而編制的,對已出臺涉及財政資金安排的一般規劃具有資金保障作用,對中期財政規劃之外新出臺的一般規劃具有約束作用。相比一般規劃而言,中期財政規劃內容更具體、更詳細、更具有操作性,按年度實行動態調整,強調實施過程,偏重于具體支出控制。相比年度預算而言,年度預算是在中期財政規劃的基礎上形成的,第一年規劃內容就是年度預算,后兩年財政規劃內容是以后年度預算形成的基礎。年度預算僅涉及一年預算安排,而中期財政規劃涉及三年預算安排,同時中期財政規劃后兩年為具有預算性質的規劃,需要經過細化調整才能轉化為年度預算。實行中期財政規劃管理,由財政部門會同各部門研究編制三年滾動財政規劃,對未來三年重大財政收支情況進行分析預測,對規劃期內一些重大改革、重要政策和重大項目,研究政策目標、運行機制和評價辦法,通過逐年更新滾動管理,強化財政規劃對年度預算的約束性。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國內外環境錯綜復雜,財政可持續發展面臨較多挑戰,財政收入增速下降,與支出剛性增長矛盾進一步加劇,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通過編制三年滾動財政規劃,對于增強財政預算編制的嚴肅性、均衡性,有重要意義。
(二)落實發展規劃,夯實相關基礎工作
中期財政規劃編制要與事業發展規劃相銜接,一個好的規劃必須依靠一批好的項目來支撐。從長遠發展角度出發,圍繞事業發展規劃,謀劃細化重點任務,精心設計好保證規劃實施的項目,為編制部門三年滾動規劃打下堅實的基礎。首先,對規劃內項目實行分級管理。做好項目分類和清理工作,按照“先分類排隊,再分項審核”的辦法盡可能將實施內容相似的項目整合成一個項目,減少項目個數,增加項目層次。其次,建立預算支出中期規劃和財政專項資金項目庫的信息對接、同步更新機制,加強中期預算項目庫管理,健全項目預算審核機制。通過篩選、論證、排序、審核支出項目,提前項目儲備,并逐年滾動,實現年度間資金項目安排的滾動管理、預算收支的綜合平衡,增強財政資金安排的前瞻性和可持續性。
(三)加強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
推進中期財政規劃與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建設,引入績效管理非常重要,通過中期績效預算管理,在中期預算框架下可以根據經濟和財政狀況對預算進行跨期適時調控,以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準確性和嚴肅性。一是加強績效目標管理。對所有納入財政部項目庫的項目設置細化、明確的預算績效目標和可考核、可量化的績效指標,將其作為預算編制和資金安排的前置條件和重要依據。二是完善評價體系的建設。建立預算績效指標體系,完善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使其覆蓋所有預算部門和單位、所有財政性資金。三是加大績效評價力度。對執行完畢的項目要由項目承擔單位對照事先設定的績效目標開展績效自評,在此基礎上,中央部門和財政部選擇重大項目開展重點績效評價,并積極推進中期績效評價試點。四是加強績效評價結果應用。績效評價結果要與預算安排相結合,根據績效考評結果,淘汰使用績效差的項目,增補績效目標顯著的項目。通過績效管理體制,以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準確性和嚴肅性。
(四)提高編制人員技能
做好對業務人員在編制方法、預測模型、統計工具、數據運用等專業知識方面的培訓,增強他們對宏觀經濟和財政收支的預測,做好對各類財稅政策變化的效果評估和敏感度分析,以及對以上分析所需的基礎數據和相關信息分析方法和技術的更新。通過云計算平臺的推廣,進一步提高預算編制尤其項目預算編制的質量,加強預測分析能力,加快建立以宏觀經濟預測、國庫集中支付、預算編制為核心,涵蓋社會、經濟、稅收等多方面數據的財政管理信息系統。
參考文獻:
[1]王志剛.建立中期財政規劃管理制度的思考[J].中國財政,2014(13)
[2]楊志勇.我國中期財政規劃改革:基本方向與主要問題[J].中國財政,2014(11)
[3]胡貞.試論我國中期財政規劃對部門預算的影響.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5(05)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