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琦
著名教育家魏書生的教育思想可概括為“民主、科學”,教師應該“先育人后教書”,魏書生認為學校教育的理想境界是“自育自學”。“自育”就是學生學會自我教育,在德育上獲得自我成長的能力,“自學”就是學生學會學習,在智育上獲得自我發展的能力,其關系是讓學生在自我教育的過程中提高文化素養(在自育中自學),在學科的自我學習中提高做人的品位(在自學中自育)。近年來,自育自學理念和惠東教育“碰撞”,產生了極為精彩的火花。
在教學質量躋身惠州市各縣區前列的情況下,隨著教育形勢的向前發展,教育要求的不斷提高,惠東教育人發現學生德育工作較為棘手,缺少實效,針對此,他們在班集體建設和學生心理拓展訓練方面進行了一系列嘗試。恰在此時,魏書生老師帶來了一場專題報告,其教育教學思想體系打動了惠東教育人。惠東縣教育局隨后組隊參加了在遼寧省盤錦市舉辦的“魏書生班集體建設與實踐研修班(第一期)”研修觀摩,深刻了解了自育自學的內涵與精髓。2015年11月,確定設立魏書生自育自學惠東縣實驗區,首先選定2所小學、8所初中共10所學校53個實驗班進行實驗,以大課間活動為切入點。
實驗學校全體師生積極學習魏老師“松靜勻樂”的生活方式,“不攀不比,平淡人生,樂在其中”“守住自己的根、自己的本、不動搖、不折騰、自強不息”的人生態度,“守住傳統常識、守住新中國經驗、守住自己的二十條優點”的工作態度,“處處上道場、時時上禪機”“服務、互助、人性、商量”的民主班級管理策略,德育實效凸顯,教育再譜新章。
融入諸多德育元素的大課間活動
惠東縣自育自學實驗工作的開展,第一抓手就是從形式到內容全面學習盤錦經驗,開展大課間活動,提出了“讓德育進入大課間的每一個環節”的宗旨。大課間活動注重入場和退場都保持良好秩序,注重每個環節的銜接自然和諧,注重軍姿站立的一絲不茍,注重經典誦讀的振奮人心,注重班與班之間的評比競爭,注重師生的共同參與,注重節奏的整齊劃一,注重每一個學生迸放出的精氣神。記者在惠東中學初中部現場觀摩會上看到,學生站姿、跑姿挺拔,背誦整齊嘹亮,隊形隊列既整齊又有跑動變化。具體順序是:有序進場-跑操-原地踏步(高抬腿、大擺臂)-軍姿一分鐘-背誦《少年中國說》-廣播體操-快樂校操-花樣退場。全過程由音樂指揮,環節清晰緊湊,勻速整齊,氣勢宏大,群情振奮。自育自學教育思想下的大課間活動,既規范了學生行為,又有利于強身健體,也有機滲透了愛國主義教育、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審美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大課間對師生強大的吸引力、驚人的教育效能、多元的教育效果凸顯。惠東縣平海中學林志偉老師在學習總結中這樣寫道:“每當《好大一棵樹》的音樂響起,我都被一些東西感動著,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奔涌著,它使我急于告訴你,大課間改變了我們!‘林老師,感謝您對我女兒的教育,她在家里會做家務了!我想,這是大課間改變了孩子。‘老師,看到你直爽爽地跑在隊伍前面,我也不由自主地跟上了你的腳步。孩子們整齊的步伐、標準的動作、飽滿的精神一一在我的腦海里呈現,我知道是大課間在改變著我們。真的,我愛這緊張有序的節奏,愛這充滿活力的場面,愛這催人向上的大課間!”
抓好每一個班集體的管理和建設
過去,班級管理責任制的落實僅僅停留在儀容儀表、考勤紀律、清潔衛生、作業收繳幾方面,對于班級活動的組織、良好習慣的養成等,并未納入班級管理事務。實驗工作啟動后,縣教育局要求各實驗學校實驗班積極踐行“自育自學”思想,精心梳理班級管理事務,認真細化班級管理責任,并張貼在班務欄或其他醒目地方,時時提醒學生自覺履職,努力形成班級管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事事有時做,時時有事做”的良好氛圍。稔山中學在每個班的門口掛上班牌和展示欄,班牌包括班上同學自己設計的班徽、全班師生合照、班級口號、班主任寄語等,讓學生隨時受到感染。他們合理利用班級的每一面墻,構建“精神樂園”“心靈之窗”等,科普心理知識,對學生進行積極心態教育和勵志教育。在主題班會上,班主任把日常生活自救自護知識、心理健康知識、人際交往技巧等,作為一門學科逐項教給學生。各實驗班注重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自立能力的培養,從學生進校的第一天就進行班級自我管理的教育、班干競聘制,值日時間由班級根據情況自定。其他實驗學校各有各精彩,包括:在宣傳欄張貼班名、班徽、班訓、班歌、口號、學習追趕目標、班主任寄語、全家福;建立學生成長共同體(學習共進小組);開展星級學生及學習優勝小組評比;創辦班刊/班報;開展班級/小組活動;開展心理拓展訓練。
優秀班集體的管理和建設離不開一大批具有先進管理理念和實踐技巧的班主任。2014至2015年,惠東縣創建了中小學“行知班主任工作室”、惠東德育雜志社,印發了《惠東縣中小學班主任工作業績量化考核辦法》《惠東縣中小學名班主任培養手冊》《關于在全縣中小學開展創建“合格班級”和評選表彰“模范班集體”“先進班集體”的通知》《關于開展現代新型班集體建設實驗研究的意見》等文件,全力推動“全員德育”和班主任專業成長,并規劃了學生養成教育的“七個一分鐘”“八個好習慣”“三個四好習慣”、家庭美德“十個一”。在潛移默化中,德育工作得到了科學、規范、有效、均衡、創新發展。
“分組學習教學模式”優化課堂教學
盤錦市魏書生中學東灣實驗中學構建的“六步教學分組學習模式”,是魏書生老師六步教學法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延續和發展,在解決面向全體、同質競爭、異質幫扶等問題上,效果顯著,操作性強。引進這一模式時,惠東教育局并不是照搬照套,而是根據實際情況將課堂模式定名為“分組學習教學模式”,提出總宗旨:面向全體,同質競爭,分組學習。定出最基本的要求:科學分組,小組競爭;分層設計問題,同質競爭;一堂課不少于兩次上臺板演或表演。其他方面不做具體要求,由教師根據班級生情和科目課情自由處理。對于實驗學校來講,也并不要求所有的班級都實施“分組學習教學模式”,而是以自愿為原則,先選出幾個班級進行嘗試。
目前,全縣11所實驗學校共申報了30個實驗班,隨著模仿探索的第一階段的結束,縣教研室及時規劃第二階段工作,利用在第一階段涌現出來的優秀教師,精心打造縣級示范課,將課堂模式引入規范科學合理高效。另外,分批組織實驗班各科任教師進行強化培訓,并制定考核辦法,開展人人過關活動。最終,總結出成熟的“分組學習教學模式”,逐漸在全縣班級課堂推廣。
實施分組學習教學模式后,學生可以提前對新授內容進行預習,并寫出自己的體會、見解、困惑等,改變了以往重教輕學、重提問輕思維、重結果輕過程、重知識傳授輕能力發展的情況。老師們普遍發現,學生不再把學習看成是負擔,而是轉化為前進的動力,師生關系和諧融洽了,學校各方面的工作都好開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極大調動,集體榮譽感明顯增強,課堂效率顯著提高,學習成績大幅進步。
4月12日,惠東縣召開魏書生自育自學惠東縣實驗區驗收工作現場會。此前,專家組對實驗區實驗學校進行了為期兩天的實地考察驗收。會上,魏書生老師為實驗區、實驗學校分別頒發了牌匾,并結合事例,引經據典,就師生如何更好的完善自身作了發言。惠東縣副縣長楊偉斌提出,希望全縣教育工作者情系教育,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敬業樂業,自主自為,堅持、堅守、追真、守真,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心中有理想、手中有方法、腳下有路徑,為全面推動和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教育局局長嚴偉興希望全縣教育工作者以這次會議為契機,繼續掀起學習魏書生教育思想的熱潮,為進一步推進學校德育創新和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促進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本文圖片除署名外由惠東縣教育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