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加東智
【摘 要】舞蹈藝術是現代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種藝術形式,也是人類發展史上智慧的結晶。藏族舞蹈文化是藏族人民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為當今社會舞蹈藝術畫上了重要的一筆[1]。通過對藏族傳統舞蹈的探討,將藏族舞蹈的藝術內涵挖掘出來,并將以傳承和創新,會使其更具民族特色。本文主要就藏族舞蹈的內涵與風格,探究其文化特性與藝術價值。
【關鍵詞】藏族舞蹈;文化特性;藝術價值
前言
在藝術發展的歷史長河中,舞蹈文化一直作為洶涌的大流源遠流長,不斷向前。舞蹈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成為一種重要的藝術形式。藏族舞蹈作為藏民族的文化意識形態,是社會生活長期積累的產物,體現著藏民族的民族文化,其將舞蹈的靈魂與藏族人民的信仰相結合,孕育出舞蹈文化的精髓[2]。
一、藏族舞蹈的文化特性
(1)藏族舞蹈的傳統性
藏族舞蹈具有傳統性,其原因主要體現在一下兩方面:藏族所處的地域環境和與其生產方式。一個民族的生活方式與習性極大依賴于其所處的地域環境、自然所給予的條件等。在過去,科技水平遠遠低于今天,生產力水平自然也相差很大,并且交通方式落后,讓生存于雪域高原的藏民族將落后的生產方式沿襲下來,并融入到舞蹈中,使得藏族舞蹈具有較明顯的傳統性。傳統的思想和文化。 在雪域高原傳統的思想和文化中,最值得信奉的是原始社會時期蕃域高原信奉的苯教,還有 7世紀以后形成的藏傳佛教 。苯教主張萬物有靈,每一樣事物都存在它的靈魂,舞蹈也一樣;7世紀以后所形成的藏傳佛教與苯教共同作用,影響著藏族人們對舞蹈的創作,使藏族舞蹈更具有傳統性。
(2)藏族舞蹈的地域性
一個地方的民族舞蹈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地理氣候差異、服飾差異、方言差異、宗教影響差異等[3]。藏族人民的所處的地域和生存環境決定了其生活習慣、作息規律、藝術審美。舞蹈是他們對于生活的熱愛的表現方式,因此其舞蹈融合了當地的民風民俗和地方風格,重點體現藏族人民以姿促情的舞韻,富含熱情與生命力。該舞蹈注重五官與四肢的密切配合與運用,強調膝、腰、腳、肩、手以及頭、眼的并用,體現其舞韻。以“熱巴舞”為例,該舞蹈對于男舞者的動作要求極高,無論手中有道具與否,都應威武雄壯,體現高原男子剽悍的氣勢以及五戰不勝的信念;而對女子則要求動作典雅而含蓄,體現女性的柔美。
(3)藏族舞蹈的宗教性
藏族是一個注重宗教信仰的民族,這一特點充分體現在了其民族舞蹈里。藏舞極為講究手勢,要求手勢要像盛開的蓮花瓣一般,不僅充分展現了藏民對宗教的虔誠,更體現出他們對美的追求[4]。最有代表性的藏族舞蹈是《羌姆》,它是由各寺的僧侶在寺院內表演,將詩、舞、樂融合為一體,氣氛十分隆重,場面尤為壯觀,它是一種獨傳于藏傳佛教的舞蹈,將藏傳佛教的文化體現得淋漓盡致,更為藏族舞蹈注入了一股新鮮的血液,使其更豐富和具有活力。
(4)藏族舞蹈的歷史性
藏族舞蹈起源于原始社會,其具有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的特點。相關考古學資料顯示,在原始社會的時候,藏族人民為了適應惡劣的環境與氣候條件,不斷練習奔跑、攀登、跳躍、游泳等,以讓自己在艱苦的環境中生存下去,當捕捉到獵物時,他們便會圍著火堆起舞以表達內心喜悅的心情,經過長時間的演變,這些簡單的動作便慢慢發展成舞蹈,且其樣式越來越豐富,直到現在舞蹈類型的多種多樣。在拉薩曲貢、昌都卡若、等文化遺址的挖掘中發現大量的石刀、石矛、石球等,這些都充分說明了藏族的舞蹈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5]。
二、藏族舞蹈的藝術價值
(1)藏舞在藝術風格上傳承的價值
藏族舞蹈見證了藏族人民歷史的演變過程,它是藏族藝術文化傳承的紐帶,為文化傳承的發展提供更加寬廣的空間。在雪域高原之上生存的藏族人民,生性熱情、豁達、豪爽,直接影響了藏族舞蹈的風格。同時,藏族人民對宗教的信仰也決定了舞蹈具有宗教性的風格。藏族舞蹈在藝術風格傳承上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不僅表現出對舞蹈藝術的熱愛,更表達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藏族舞蹈向人們傳遞的是藏族人民堅韌不拔的精神與非凡的凝聚力,是藏族千百年藝術文化傳承的載體。
(2)藏族舞蹈在藝術創新上的價值
現代民族舞臺上展現出的藏族舞蹈有原生態藏族舞蹈和舞臺藏族舞蹈兩種。原生態藏族舞蹈是沒有經過加工和雕琢的,極具原生態鄉土氣息的舞蹈,常見于民間逢年過節時作為慶祝的民間舞臺;舞臺藏族舞蹈則在原生態舞蹈基礎上添加了學院派、院團派等的風格,對傳統的原生態藏族舞蹈作進一步改革和創新,使之偏向于舞臺化、正式化,成為藏族舞蹈中的一種創新的舞蹈形式,該舞蹈形式多見于一些較為正式的舞臺,或是一些比賽類的舞臺。舞臺藏族舞蹈的產生在舞蹈藝術創新上邁出了一大步。
(3)藏族舞蹈對當代藝術文化的影響
生活在青藏高原之上的藏族人民,將其熱情灑脫的生活習性活靈活現地體現在藏族舞蹈中。縱觀藏族舞蹈的發展史,藏族舞蹈都是將藏族傳統文化與生活習性融入其中,藝術與現實相結合,舞蹈與生活相結合,舞蹈將藏族人民對生活的熱情,對宗教的信仰以及在艱難環境下堅韌不拔的精神充分展示給人們。
結語
藏族舞蹈是由藏民族傳統的思想文化、生產方式、生存環境、宗教信仰和社會習俗共同孕育滋養而成,其具有傳統性、宗教性 、歷史性、地域性等文化特性。同時,藏族舞蹈還具有娛樂、健身、加深民族凝聚力、弘揚藏族文化、創建和諧社會等功能,創造了極大的藝術價值,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全民健身、現代化建設、創建和諧社會、保持社會穩定等活動中都發揮很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尕藏吉.論藏族舞蹈的社會特性與功能[J].西藏研究,2011,04(02):62-71.
[2]郭艷艷. 從少兒舞蹈作品《天路到家鄉》看藏族舞蹈的審美特性[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10:100.
[3]萬瑪才旦. 藏族舞蹈文化特性與藝術價值略探[J].大眾文藝,2016,06:168.
[4]李青沂. 藏族舞蹈的形態特征及其訓練價值[J].飛天,2012,24:93-94.
[5]劉紅梅.淺談藏族舞蹈[J].科學之友,2010,06: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