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少文
【摘 要】習作是學生生活的必備條件,充分讓學生的作文與生活緊密結(jié)合,有助于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讓學生用我手寫我的生活是提高學生語文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讓習作成為小學生生活中快樂的一件事,從習作中感受生活的滋味。要讓學生會寫、愛寫,從而開發(fā)學生的寫作源泉,能用學生自己手中的筆描繪多彩的生活。
【關(guān)鍵詞】習作;生活;彰顯;多姿多彩
為了使農(nóng)村小學學生在習作中有話可寫,且表達真情實感,應(yīng)該努力讓學生體驗生活,讓作文回歸生活。以生活為寫作素材,讓習作的內(nèi)容更加有血有肉,有話可說,與此來實現(xiàn)教師本身語文素養(yǎng)與農(nóng)村小學生寫作水平的共同提高。
一、結(jié)合學生的個性心理差異,對學生進行習作教學
有個詞叫“字如其人”我要說的是“文如其人”。怎樣的學生就會寫出怎樣的文章,所以作為語文老師就要有效地結(jié)合學生個性心理差異對學生進行習作教學,讓小學生根據(jù)自己在社會生活實際中不同的具體經(jīng)歷,用書面語言積極、真實、客觀地反映自己的情感和體驗的形式。在訓(xùn)練過程中充分反映出教師尊重兒童,相信兒童的自主意識,在評價上充分發(fā)揮激勵機制的積極作用,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所發(fā)展。
(1)好動實踐型的學生培養(yǎng)他們寫真情實感的作文,真情實感是作文個性化的基礎(chǔ)。在作文訓(xùn)練過程中,我們要主張寫真實的生活、真實的情感、真實的思想。我們山區(qū)學校,學生每個星期學生回家一次,我就讓學生雙休日在家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并讓學生寫一寫自己做的。這樣學生做自己喜歡的事,寫自己做過的事,就有話可寫,有話能寫,寫的內(nèi)容各不相同。如學生周文廣,在回家時做了一件頑皮的事,他和小伙伴們?nèi)ネ狈涞氖拢蛯懙煤苷媲閷嵏小?/p>
例文:今天陽光明媚,我和幾個小伙伴一起去山上冒險,我們在一塊大巖石下發(fā)現(xiàn)了一個大馬蜂窩,我和小伙伴們在強大的好奇心的鼓舞下,決定把蜂窩捅下來看個究竟。
因為我在幾個小伙伴中年齡最大,所以他們就把這個重任交給了我,我也不好推辭,就去捅了。我先撿了一根長竹棒,再戴上帽子,剛走出幾步我就開始猶豫了,到底捅還是不捅?如果捅了就有被咬的危險;如若不捅,那在伙伴們的心里就會留下不好的印象。我最后還是鼓起勇氣去捅,在捅的一瞬間,成群的蜜蜂向我追來,真可謂“蜂擁而至”,于是我便使出吃奶的力氣向家跑去,可跑得再快也快不過他們呀!最后可想而知,我被馬蜂蜇了兩口??:一處在肩上,另一處則在屁股上。而遠處的小伙伴卻哈哈大笑。
經(jīng)過這次痛的教訓(xùn),我知道了不能強出頭,更不要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去冒險。
學生因為做過了這件事,所以心理活動寫得十分逼真。如:“剛走出幾步我就開始猶豫了,到底捅還是不捅?如果捅了就有被咬的危險;如若不捅,那在伙伴們的心里就會留下不好的印象,我最后還是鼓起勇氣去捅。”所以讓學生平時多做一些事,然后再寫出自己經(jīng)歷過的事,所寫的內(nèi)容就不會那樣空洞了。
(2)想象力豐富型的學生培養(yǎng)學生寫有新意個性化作文,不但要有自己的生活體驗有真情實感,還要有自己獨特的感悟,將身邊的瑣事寫出“典型”、寫出新意來。學生一旦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他們就會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理感悟生活。如學生王幫翔寫的《走夜路》片段:
小時候爸爸常常對我說:“世界上有鬼。”說得我心都癢癢的,所以我從來不敢一個人走夜路。有一次,我們出去散步,爸媽都被鄰居叫去幫忙,我困得要死。他們叫我回去算了,直接把鑰匙塞給我。
我邊走邊看四周,發(fā)現(xiàn)四周安靜極了,我覺得四周有鬼。風吹過去:呼!呼!讓我直起雞皮疙瘩,讓人膽顫心驚。于是我吊著一顆心走啊走。突然,我看見一雙綠綠的眼睛在盯著我。我害怕極了,我忽然被鼓起勇氣對“鬼”喊了一聲:“鬼!你出來吧!我看到你了!”突然,“鬼”叫了一聲“喵”,原來是只貓啊!這回我可以放大膽回家了。
這位學生在走夜路中的矛盾心情以及走完后的感悟,感悟很有新意,特別是末尾這句:“其實世界上沒有鬼,只有膽小鬼。”很有學生自己獨特的感悟。
二、根據(jù)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對學生開展習作教學
(1)即興作文。要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就必須改革作文輔導(dǎo)的方法。不能緊緊圍繞教科書中的寫作要求指導(dǎo)學生作文,還要抓住突發(fā)性事件引導(dǎo)學生即興作文。
寫作文要注重真情實感,即“文貴于真”如:2010年的冬天很冷,我們這里下了一場雪,在這個下雪天我及時指導(dǎo)學生寫即興作文,讓學生靜靜地凝視窗外飄揚的雪花,然后我組織學生一起到操場上打雪仗,然后請同學們以《雪》為題寫一篇短文,有的學生描寫下雪時的情景,有的學生寫出自己對下雪天的真實感受。還有好動的學生希望雪花快快地落,多多地落,好出去打雪仗……同樣的時間,同樣的景物,觀后卻有著不同的感受。
其中學生何熙就這樣寫道:雪停了,地上雪有二十厘米高。老師說我們?nèi)ゴ蜓┱贪桑覀兛筛吲d了,高興得一跳就跳到了桌子上。老師把我們分成兩隊,我擔任隊長。我井然有序地安排著,讓女生造“炮彈”,而我們男生則站在前線奮勇殺敵。
隨著老師的一聲令下,戰(zhàn)斗打響了。我們拼命往“敵軍”扔“炮彈”。剛開始,我軍猛烈的炮火讓“敵軍”措手不及。可就在我們?nèi)拥谜瑫r,“炮彈”沒了,沒辦法,我們只得幫忙制造。突然,敵軍的一顆“原子彈”打得我們措手不及。甚至有的人直接沖進我們基地展開猛烈的攻擊。
此時,一顆“炮彈”從天而降,打在我的頭上,雪立即融化了。雪雖然很冷但也不能澆滅我們?nèi)紵亩分尽:浼拍亩绽飬s蕩漾著我們的歡聲笑語,久久不能平息。
像這樣的學生還有很多,根據(jù)突發(fā)的事情寫出自己感受,學生何熙就把結(jié)合實際寫出了寒冷寂寞的冬日里的另一番快樂。尤其開頭學生的高興勁表現(xiàn)得很真實,如:“我們可高興了,高興得一跳就跳到了桌子上。”與結(jié)尾相呼應(yīng):“寒冷寂寞的冬日里卻蕩漾著我們的歡聲笑語,久久不能平息。”
(2)活動作文。活動作文就是積極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或創(chuàng)設(shè)生活情境,讓學生通過參與各項活動,獲得一定的生活體驗,使作文成為在教師指導(dǎo)下學生主動傾吐情感的過程。學生只有認真地觀察,深刻地認識了事物后,才會使自己的情感與之產(chǎn)生共鳴,從而寫出一篇好文章。比如:我們學校2011年11月份舉行了校藍球比賽,我讓學生寫《記一次籃球比賽》。我們先讓學生到操場上仔細觀察比賽的過程,再讓學生寫文章。由于學生觀察比賽時仔細、認真,印象也特別深,寫起作文來也輕松自如了,成形的作文也具體生動了。因此教師要教育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導(dǎo)他們從不同角度觀察和認識事物,讓他們的心靈與事物搭起一座情感橋梁,從而通向活動作文的目的地。
總之,在小學生習作上,讓學生把握好生活“源”從而有效利用到作文“泉”上來,我們要求學生在習作時寫真事、說真話、抒真情,就是要求學生體驗生活,享受精彩,抒發(fā)情感,表情達意,實事求是。教師則要做到“童言無忌”、“寬容童言”、“呵護童真”,切實把習作的目標降到應(yīng)有的程度。只有降低了習作教學的門檻,學生的思想才能得到解放,學生的想象才能真正放飛,學生的語言才會充滿靈性,學生的個性和才情才會得以彰顯。讓習作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讓多姿多彩的生活為習作插上美麗的翅膀。
參考文獻:
[1]孫建鋒.生活化作文教學的實踐探索[J].石家莊:河北教育,2001,(12).
[2]余樹財.作文教學應(yīng)該回歸體驗.石家莊:語文教學之友[J].2009(10).
[3]張達富.新課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學現(xiàn)狀與思考.語文教學之友[J].2010,(8).
[4]蔡庸禮、徐德木.閱讀與作文教學的有效統(tǒng)一[J].語文教學之友,2010,(11).
[5]葉圣陶《葉圣陶隨筆——生活教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2).